湖光秋月两相和是哪首诗?

湖光秋月两相和是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作者

“湖光秋月两相和”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七言绝句《望洞庭》。全诗如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二、诗句解析与重点标红

1. 首句“湖光秋月两相和”
“和”字是关键,既指秋月与湖光的和谐交融,又暗含声音的柔和(如《礼记》中“其声和以柔”)。
实际案例:学者袁行霈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分析,此句通过视觉与触觉的通感,营造出空灵静谧的意境。

2. 艺术手法
– 后三句运用比喻(“镜未磨”喻湖面朦胧,“白银盘”“青螺”喻山水),展现洞庭湖的宁静与壮美

三、与其他作品的对比

1. 与杜甫《登岳阳楼》对比
– 杜甫写洞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突出动荡宏大,而刘禹锡则侧重细腻和谐
实际案例:在《唐诗鉴赏辞典》中,霍松林点评刘诗“以小见大”,青螺意象独具匠心。

四、教学应用建议

重点内容:可结合地理知识(洞庭湖季节性景观)讲解“镜未磨”的成因(秋季水汽氤氲)。
课堂活动:让学生对比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与刘诗,分析不同诗人对水月关系的刻画。

五、总结

刘禹锡通过白描与比喻,将洞庭秋夜升华为人与自然和谐的经典意象。“两相和”不仅是景物的融合,更寄托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参考其《秋词》中“晴空一鹤排云上”的乐观精神)。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6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6

相关推荐

  • 锦瑟无端五十弦是哪首诗?

    锦瑟无端五十弦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锦瑟无端五十弦”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七言律诗《锦瑟》。此诗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以含蓄深婉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著称,被誉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朦胧诗”典范。 关键信息: – 诗题:《锦瑟》– 作者:李商隐(晚唐诗人)– 体裁:七言律诗 — 二、全诗内容与重点解析 《锦…

    2025年6月24日
    800
  • 古代哪些嫔妃有幸获得册宝?

    在古代,特别是清朝时期,嫔妃获得册宝是一种极高的荣誉,它象征着皇帝对嫔妃的宠爱和地位的肯定。根据历史记载和文献,以下是一些有幸获得册宝的嫔妃及其相关信息: 清朝时期获得册宝的嫔妃 皇后 皇后作为后宫之主,自然会获得册宝。册宝是皇后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通常包括金册和金宝。 皇贵妃 皇贵妃是后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的嫔妃,她们在册封时也会获得册宝,包括金册和金宝。 贵…

    2024年12月11日
    2490
  • 陆游的诗有哪些职业元素?放翁的行业观察

    陆游的诗有哪些职业元素?放翁的行业观察 一、陆游诗歌中的职业元素概述 陆游(号放翁)是南宋著名诗人,其诗歌题材广泛,不仅涵盖爱国情怀、田园生活,还包含对社会各行业的细致观察。他的诗作中多次出现农民、工匠、医者、渔夫等职业形象,反映了南宋社会的职业分工与民生百态。 二、具体职业元素分析 1. 农耕生活:农民与田园 陆游晚年隐居山阴(今绍兴),创作了大量描写农耕…

    2025年4月11日
    1250
  • 锄禾的改编诗有哪些版本?从农事诗到现代寓言的创意演变

    锄禾的改编诗有哪些版本?从农事诗到现代寓言的创意演变 一、引言:从《悯农》到文化符号 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又名《锄禾》)是中国最著名的农事诗之一,原诗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描绘农民劳作的艰辛,成为珍惜粮食的经典象征。随着时代变迁,其改编版本不断涌现,从传统农事诗演变为现代寓言,甚至被赋予社会批判…

    2025年5月8日
    1410
  • 冬季李白的诗有哪些?最经典的十首雪景诗推荐

    冬季李白的诗有哪些?最经典的十首雪景诗推荐 李白作为唐代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其诗作中不乏对冬季雪景的描绘。这些作品既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又融入了诗人的豪情与哲思。以下是李白最经典的十首与雪景相关的诗作,并附上具体案例分析。 — 一、李白诗中的冬季意象 李白的雪景诗常以夸张的想象和雄奇的笔触著称,将雪与山川、酒、剑等意象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雪…

    2025年5月15日
    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