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幽篁里是哪一首诗?

独坐幽篁里是哪一首诗?

1. 诗歌出处与背景

“独坐幽篁里”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竹里馆》,是其五言绝句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七首。此诗创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辋川(今陕西蓝田)时期,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禅意美学

重点内容
– 诗题《竹里馆》指辋川别墅中的一处竹林亭阁,是王维与友人裴迪的唱和之地。
– 全诗仅20字,却融合了“诗、画、乐”三重意境,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

2. 全诗内容与翻译

原文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白话翻译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中,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竹林深处无人知晓,唯有明月静静映照。

重点内容
“幽篁”:指幽深的竹林,象征隐士的高洁品格(《楚辞·九歌》有“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
“明月相照”:以自然景物呼应孤独心境,体现“以物观我”的禅宗思想。

3. 艺术特色分析

3.1 诗画一体

王维被誉为“诗中有画”,此诗通过“幽篁—弹琴—明月”的意象组合,勾勒出一幅水墨写意画。例如:
– 宋代画家郭熙曾据此诗创作《竹里馆图》(现存摹本),以留白表现“人不知”的空寂感。

3.2 音韵与节奏

– 诗中“独—坐—弹—啸”四字均为动词,形成动作序列,暗合古琴曲的起承转合。
– 末句“明月来相照”平仄相间(平仄平平仄),模拟月光洒落的舒缓节奏。

4. 实际案例:跨文化解读对比

案例1:与日本俳句的对比

日本诗人松尾芭蕉的俳句“古池や蛙飛び込む水の音”(古池/青蛙跃入/水之声)与《竹里馆》异曲同工:
– 均以瞬间场景表现永恒禅意。
– 王维的“明月”与芭蕉的“水声”皆作为孤独的见证者

案例2:现代音乐改编

作曲家谭盾在交响诗《竹迹》中,以古琴模拟“弹琴复长啸”的声响,用弦乐颤音表现竹叶沙沙,印证了该诗的跨艺术生命力

5. 文学史地位

《竹里馆》被清代蘅塘退士选入《唐诗三百首》,成为启蒙必读之作。其价值在于:
开创性:突破六朝山水诗铺陈套路,以简驭繁。
国际影响:法国汉学家朱利安称其为“中国隐逸精神的密码”。

重点内容
王维此诗与李白《静夜思》、柳宗元《江雪》并列为“唐人三大孤独诗”,但独以“琴啸”动作赋予孤独以主动性。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5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6

相关推荐

  • 叙事诗有哪些楼层描写?叙事诗中的建筑元素

    叙事诗中的建筑元素:楼层描写的艺术表现 一、叙事诗中楼层描写的功能与意义 楼层描写在叙事诗中不仅是空间场景的具象化,更是情节推进、人物塑造和象征隐喻的重要载体。通过建筑空间的垂直分层(如宫殿、塔楼、民居),诗人能够:1. 强化叙事层次:如《神曲》中地狱、炼狱、天堂的三重结构;2. 暗示权力或命运:高层象征权威(如《伊利亚特》中的奥林匹斯山),底层则多表现压抑…

    2025年4月11日
    1780
  • 劝学诗中的智慧:哪些古诗至今仍是激励学子向上的精神灯塔?

    劝学诗中的智慧:哪些古诗至今仍是激励学子向上的精神灯塔? 一、劝学诗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价值 劝学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分支,最早可追溯至《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卫风·淇奥》)。汉代乐府诗《长歌行》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警句,奠定了劝学诗的核心价值观——珍惜时光、奋发进取。唐宋时期,随着科举制…

    2025年6月6日
    920
  • 哪一首是梁逸峰朗诵过的诗?

    梁逸峰朗诵过的诗歌解析 梁逸峰朗诵事件背景 梁逸峰是香港中学生朗诵比赛的参赛者,因其2010年在比赛中夸张的朗诵表演被拍摄上传网络后走红。他朗诵时独特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形成了强烈的”戏剧化”效果,被网友称为”朗诵帝”。 梁逸峰朗诵的具体诗作 梁逸峰在比赛中朗诵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这是孟浩然的一首…

    2025年6月28日
    910
  • 宋词在当时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些?

    宋词在当时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些? 宋词作为宋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其传播途径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这些途径不仅推动了宋词的繁荣,也使其在社会各阶层中产生了广泛影响。以下是宋词在宋代传播的主要途径及其实际案例。 一、口头传播:歌妓演唱与文人吟诵 口头传播是宋词最直接、最普遍的传播方式。歌妓在酒宴、茶楼等场合的演唱是宋词传播的核心渠道。她们通过优美的嗓音和表演,…

    2025年10月21日
    290
  • 张思德诗歌遗产:红色战士的诗意人生

    张思德诗歌遗产:红色战士的诗意人生 一、张思德:战士与诗人的双重身份 张思德(1915-1944)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著名的“为人民服务”典范,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也是一位用诗歌记录革命情怀的战士。他的诗歌创作虽未形成系统文集,却以质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红色战士的精神世界。 重点内容:张思德的诗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创作,而是革命实践的副产品,其价值在于…

    2025年4月20日
    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