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幽篁里是哪一首诗?

Random Image

独坐幽篁里是哪一首诗?

1. 诗歌出处与背景

“独坐幽篁里”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竹里馆》,是其五言绝句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七首。此诗创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辋川(今陕西蓝田)时期,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禅意美学

重点内容
– 诗题《竹里馆》指辋川别墅中的一处竹林亭阁,是王维与友人裴迪的唱和之地。
– 全诗仅20字,却融合了“诗、画、乐”三重意境,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

2. 全诗内容与翻译

原文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白话翻译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中,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竹林深处无人知晓,唯有明月静静映照。

重点内容
“幽篁”:指幽深的竹林,象征隐士的高洁品格(《楚辞·九歌》有“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
“明月相照”:以自然景物呼应孤独心境,体现“以物观我”的禅宗思想。

3. 艺术特色分析

3.1 诗画一体

王维被誉为“诗中有画”,此诗通过“幽篁—弹琴—明月”的意象组合,勾勒出一幅水墨写意画。例如:
– 宋代画家郭熙曾据此诗创作《竹里馆图》(现存摹本),以留白表现“人不知”的空寂感。

3.2 音韵与节奏

– 诗中“独—坐—弹—啸”四字均为动词,形成动作序列,暗合古琴曲的起承转合。
– 末句“明月来相照”平仄相间(平仄平平仄),模拟月光洒落的舒缓节奏。

4. 实际案例:跨文化解读对比

案例1:与日本俳句的对比

日本诗人松尾芭蕉的俳句“古池や蛙飛び込む水の音”(古池/青蛙跃入/水之声)与《竹里馆》异曲同工:
– 均以瞬间场景表现永恒禅意。
– 王维的“明月”与芭蕉的“水声”皆作为孤独的见证者

案例2:现代音乐改编

作曲家谭盾在交响诗《竹迹》中,以古琴模拟“弹琴复长啸”的声响,用弦乐颤音表现竹叶沙沙,印证了该诗的跨艺术生命力

5. 文学史地位

《竹里馆》被清代蘅塘退士选入《唐诗三百首》,成为启蒙必读之作。其价值在于:
开创性:突破六朝山水诗铺陈套路,以简驭繁。
国际影响:法国汉学家朱利安称其为“中国隐逸精神的密码”。

重点内容
王维此诗与李白《静夜思》、柳宗元《江雪》并列为“唐人三大孤独诗”,但独以“琴啸”动作赋予孤独以主动性。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相关推荐

  • 诗句里有颜色的诗有哪些?在诗词中遇见斑斓世界

    诗句里有颜色的诗有哪些?在诗词中遇见斑斓世界 颜色是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人通过色彩的运用,营造出丰富的画面感和情感氛围。从“红”的炽热到“青”的冷寂,每一种颜色都承载着独特的美学意义。以下是经典诗句中的颜色运用及分析。 一、红色:热烈与生机 红色在诗词中常象征热情、生命力和繁华。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红…

    2025年6月1日
    560
  • 红军不怕远征难,背后有何英雄事迹?

    “红军不怕远征难”这句诗,深刻表达了红军长征途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在长征途中,无数红军战士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英雄赞歌。以下是一些背后的英雄事迹: 1. 飞夺泸定桥 时间:1935年5月29日 地点: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 英雄事迹: 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必须夺取泸定桥才能打开北上通道。泸定桥横跨大渡河,…

    2025年1月9日
    1470
  • 这首诗的来历有哪些?经典诗歌的创作背景与接受史研究

    经典诗歌的创作背景与接受史研究:以《静夜思》为例 # 一、诗歌的来历与创作背景 经典诗歌的诞生往往与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和个人情感密切相关。以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为例:– 创作时间:学界普遍认为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李白时年26岁,客居扬州。– 个人境遇:李白当时仕途失意,漂泊异乡,思乡之情成为创作核心动机。&#82…

    2025年5月28日
    660
  • 孙权和刘备的诗有哪些?三国英雄在诗歌中的形象塑造

    孙权和刘备的诗有哪些?三国英雄在诗歌中的形象塑造 一、孙权与刘备的诗歌作品 1. 孙权的诗 孙权作为东吴的开国君主,虽以政治军事才能闻名,但传世的诗歌极少。目前可考的仅有《吴大帝诔》中的部分片段,内容多与治国理念相关,文学价值有限。 2. 刘备的诗 刘备的诗歌同样罕见,但《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其临终前作《遗诏敕刘禅》,其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成…

    2025年6月11日
    580
  • 托物咏怀诗有哪些?从梅兰竹菊看文人精神品格的隐喻体系

    托物咏怀诗有哪些?从梅兰竹菊看文人精神品格的隐喻体系 一、托物咏怀诗的定义与特点 托物咏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类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物象(如植物、动物、器物等),借物喻人、以物言志,抒发个人情感与精神追求。其核心特点是:1. 象征性:物象被赋予人格化特质(如梅的傲雪、竹的虚心)。2. 隐喻体系:物象与文人品格形成固定关联,构成文化符号。 二、梅兰竹菊:文人…

    2025年5月28日
    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