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西湖六月中是哪首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毕竟西湖六月中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如下: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重点内容:此诗为杨万里任职杭州期间所作,通过描绘西湖六月荷花的壮美景象,暗含对友人林子方的惜别之情。

二、诗歌解析与艺术特色

1. 意象运用
“接天莲叶”“映日荷花”:以夸张手法突出荷叶的绵延无际与荷花的鲜艳夺目,展现西湖盛夏的独特风光。
实际案例:现代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正是以诗中描绘的荷花盛景为核心景观。

2. 情感表达
– 表面写景,实则借景抒情。“毕竟”二字强调西湖六月的不可替代性,暗喻对友人的珍视。

三、文化影响与后世评价

重点内容:此诗被誉为“咏荷千古绝唱”,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成为西湖文化的重要符号。
实际案例:2023年杭州亚运会宣传片中,曾引用此诗展现城市人文底蕴。

四、延伸思考:杨万里的写景诗风格

杨万里擅长捕捉自然瞬间(“诚斋体”),同类作品如《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均体现其清新灵动、观察入微的特点。

结论:这首诗不仅是对西湖美景的礼赞,更承载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与情感表达方式。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5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5

相关推荐

  • 关于诗的标语有哪些?“诗歌不死”:当代诗歌运动的口号与精神

    关于诗的标语有哪些?“诗歌不死”:当代诗歌运动的口号与精神 一、诗歌标语的多元表达 诗歌标语是诗歌精神的浓缩体现,既传递创作理念,也反映时代思潮。以下是几种典型类型: 1. 经典传承型 – “诗言志,歌永言”(《尚书》) – “不学诗,无以言”(孔子) 2. 现代先锋型 – “诗歌是语言的起义”(北岛) – “…

    2025年5月11日
    920
  • 元代的弃妇诗有哪些?在市井杂剧中听见女性呐喊

    元代的弃妇诗有哪些?在市井杂剧中听见女性呐喊 元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尤其是弃妇诗和市井杂剧,它们以鲜明的女性视角展现了当时社会女性的生存困境与情感挣扎。本文将分析元代弃妇诗的典型作品,并结合杂剧中的女性形象,探讨其中蕴含的女性呐喊。 一、元代弃妇诗的典型作品 弃妇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元代诗人继承了这一传统,并在作品中融入了更强烈的…

    2025年5月29日
    780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哪首诗??

    杜甫《春望》中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解析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出自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春望》。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春,正值安史之乱期间,杜甫被困长安,目睹山河破碎、民生凋敝的景象,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五言律诗。 全诗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

    2025年6月24日
    590
  • 居高声自远出自哪首诗?

    居高声自远:出处、内涵与实际应用 一、诗句出处与原文 “居高声自远”出自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全诗如下: >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是唐代咏蝉”三绝”之一(另两首为骆宾王《在狱咏蝉》和李商隐《蝉》),通过蝉的意象表达高洁品格与内在力量。 二…

    2025年6月24日
    600
  • 孟浩然的诗有哪些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其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著称。以下是一些孟浩然的代表作及其简介: 1. 《春晓》 内容: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简介:这首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它描绘了诗人在春日清晨的所感所悟,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 2. 《宿建德江》 内容:移舟泊烟渚…

    2024年9月14日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