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西湖六月中是哪首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毕竟西湖六月中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如下: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重点内容:此诗为杨万里任职杭州期间所作,通过描绘西湖六月荷花的壮美景象,暗含对友人林子方的惜别之情。

二、诗歌解析与艺术特色

1. 意象运用
“接天莲叶”“映日荷花”:以夸张手法突出荷叶的绵延无际与荷花的鲜艳夺目,展现西湖盛夏的独特风光。
实际案例:现代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正是以诗中描绘的荷花盛景为核心景观。

2. 情感表达
– 表面写景,实则借景抒情。“毕竟”二字强调西湖六月的不可替代性,暗喻对友人的珍视。

三、文化影响与后世评价

重点内容:此诗被誉为“咏荷千古绝唱”,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成为西湖文化的重要符号。
实际案例:2023年杭州亚运会宣传片中,曾引用此诗展现城市人文底蕴。

四、延伸思考:杨万里的写景诗风格

杨万里擅长捕捉自然瞬间(“诚斋体”),同类作品如《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均体现其清新灵动、观察入微的特点。

结论:这首诗不仅是对西湖美景的礼赞,更承载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与情感表达方式。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5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5

相关推荐

  • 陌上人如玉出自哪首诗?

    陌上人如玉出自哪首诗? 陌上人如玉的出处 “陌上人如玉”并非出自古代诗词,而是现代网络流行语。其完整表述为“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常用于形容风度翩翩、气质出众的男子。尽管此句常被误认为古诗,实则为当代网友创作,融合了古典意象与现代审美。 误传来源与相似古诗 由于句式工整、意境典雅,许多人误以为它源自古诗。与之意境相近的古诗包括:1. 《诗经·郑风·有女同…

    2025年7月1日
    690
  • 唐朝诗人是如何通过诗歌抒发人生理想的?

    唐朝诗人如何通过诗歌抒发人生理想 一、诗歌与人生理想的交融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诗人们将人生理想与诗歌创作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抒情传统。他们通过精妙的艺术手法,在诗歌中寄托对政治抱负、道德追求和精神自由的向往。 二、仕途理想的政治抒怀 (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初盛唐诗人常以雄浑笔触抒发报国志向。杨炯《从军行》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

    2025年10月25日
    250
  • “纸上得来终觉浅”的下一句是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深刻启示:知行合一的智慧与实践价值 下一句是什么? “纸上得来终觉浅”的下一句是:“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诗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完整诗句为:“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诗句传递的核心道理 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陆游在这首诗中强调,仅从书本获得的知识是浅薄的,真正深入理解事物本质…

    5小时前
    10
  •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的“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如何表白高洁人格?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的高洁人格表白 一、词句背景与文学意象解析 张孝祥作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其《念奴娇·过洞庭》创作于乾道二年(1166年)遭谗罢官北归途中。词中”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七字,通过月光意象与冰雪隐喻的巧妙结合,构建出独特的自我人格表白体系。 1. 月光意象的双重象征 “孤光&#…

    2025年11月5日
    190
  • 王维分别诗有哪些意境?山水田园诗人的离愁美学

    王维分别诗的意境探析 山水田园诗人的离愁美学 王维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其分别诗不仅承载了传统送别的情感内核,更通过自然意象与禅意哲思的融合,构建出独特的艺术境界。以下从意境分类与美学特征两方面展开分析。 — 一、王维分别诗的核心意境 1. 空灵淡远的自然之境 王维常以山水景物为媒介,将离愁转化为对自然永恒的观照。例如《送元二使安西》中“…

    2025年5月8日
    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