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松间照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明月松间照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作者

“明月松间照”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代表作《山居秋暝》。该诗创作于王维隐居辋川时期,生动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山间的幽静景色,展现了诗人寄情山水、追求超脱的隐逸情怀。

2. 全诗内容与重点赏析

《山居秋暝》全文如下: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核心意象分析
“明月松间照”:通过月光穿透松林的视觉描写,营造空灵静谧的意境,“照”字动态化地展现了光影流动之美
“清泉石上流”:以听觉与视觉结合,强化山居的生机与纯净,与上句形成动静相宜的画面。

3. 实际案例:诗歌的现代应用

文学教育:该诗被收录于中小学语文教材,作为唐代山水诗的典范,帮助学生理解“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文化衍生
– 苏州园林“拙政园”的“松风水阁”景点,其命名灵感来源于此诗。
– 2023年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歌手以现代音乐重新演绎此诗,推动传统文化传播。

4. 诗歌的艺术价值

王维以“诗画一体”的创作手法,将禅意与自然融合,使《山居秋暝》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意境美学的巅峰之作。诗中“明月松间照”等名句至今被广泛引用,成为东方审美的重要符号。

提示:若需进一步分析诗歌的格律或比较其他田园诗,可提供更详细研究方向。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相关推荐

  • 现代优秀诗有哪些特点?解析当代诗歌的革新与情感表达

    现代优秀诗有哪些特点?解析当代诗歌的革新与情感表达 一、现代优秀诗歌的核心特点 1. 语言革新与实验性 – 现代诗歌打破传统格律束缚,注重语言的多义性和意象的跳跃性。例如,诗人北岛的《回答》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通过悖论式表达强化批判性。 – 口语化倾向:如于坚的《尚义街六号》,用日常对话重构诗意,展现生活…

    2025年5月11日
    730
  • 有哪些夏天的现代诗?热浪中的诗意栖居

    热浪中的诗意栖居:现代诗中的夏日意象 一、夏天在现代诗中的独特地位 夏天作为四季中最富张力的季节,在现代诗中常被赋予多重象征意义——既是炽热生命的狂欢,也是孤独与焦灼的隐喻。诗人通过灼热的阳光、蝉鸣、暴雨等意象,构建出充满矛盾美学的诗意空间。 重点内容:现代诗对夏天的书写往往突破传统田园牧歌模式,更强调个体体验与时代情绪的共振。 — 二、经典现代…

    2025年6月15日
    490
  • 长恨春归无觅处是哪首诗?

    长恨春归无觅处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作者 “长恨春归无觅处”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全诗如下:>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首诗是白居易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时所作,通过对比山间与平地的花期差异,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惊喜与哲思。 2. 诗歌解析与重点内容 – 核…

    2025年6月24日
    380
  • 离别是一首诗,将我们带入忧愁的梦境?

    离别是一首诗:将我们带入忧愁的梦境? 离别的诗意与情感内核 离别是人类情感中最具诗意的体验之一。它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分离,更是一种心理与精神的过渡。诗人常将离别比作“忧愁的梦境”,因为其模糊了现实与想象的边界,让人在回忆与期待中徘徊。重点内容:离别的诗意源于其双重性——既是终结,也是开始;既是痛苦,也是成长的契机。 实际案例:徐志摩《再别康桥》 徐志摩在《再别…

    2025年6月26日
    480
  • 关于屈原的诗有哪些诗?纪念诗魂的文学传承

    关于屈原的诗有哪些诗?纪念诗魂的文学传承 屈原的诗歌作品 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楚辞的奠基人。他的作品以浪漫主义风格和深沉的家国情怀著称,主要代表作包括: 1. 《离骚》 – 屈原最著名的长诗,被誉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 通过香草美人的比喻,表达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和遭谗被贬的愤懑。 &#82…

    2025年4月19日
    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