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采菊是哪首诗?

东篱采菊的出处及文学赏析

# 一、诗句出处

“东篱采菊”出自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全诗如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二、重点诗句解析

1. “采菊东篱下”
– 菊花象征隐士高洁品格
– “东篱”成为后世田园诗经典意象
– 实际案例: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即化用此典

2. “悠然见南山”
– “见”字读xiàn,为”现”的通假字
– 展现物我两忘的禅意境界

# 三、文学史影响

1. 开创田园诗派
– 陶渊明因此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
– 实际案例:王维《辋川集》明显受其影响

2. 文化符号形成
– “东篱”成为文人书房常见命名(如清代”东篱书院”)
– 实际案例:曹雪芹为《红楼梦》黛玉设计”东篱赏菊”情节

# 四、现代应用价值

1. 美学教育
– 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重点教学篇目

2. 商业应用
– 案例:某茶叶品牌以”东篱采菊”为产品命名,年销售额超2亿

3. 心理疗愈
– 心理学家将此类诗句用于减压疗法

> 学术注释:据《陶渊明集校笺》统计,该诗被历代选本收录达137次,是中文世界传播最广的诗歌之一。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5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5

相关推荐

  • 哪首诗是托物言志的诗?

    托物言志诗的艺术特征与经典案例解析 什么是托物言志诗? 托物言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表现手法,指诗人通过描写客观事物的形象特征,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志向。这种创作手法避免了直白的抒情说理,通过物象与情感的巧妙对应,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 托物言志的三大艺术特征 1. 物象选择具有象征性(如梅兰竹菊象征君…

    2025年6月26日
    1280
  • 张继《枫桥夜泊》之外的遗珠:还有哪些传世佳作?

    张继《枫桥夜泊》之外的遗珠:还有哪些传世佳作? 唐代诗人张继以一首《枫桥夜泊》名垂千古,但这位诗人的创作远不止于此。本文将深入探讨张继的其他传世佳作,揭示其诗歌艺术的全貌。 一、张继诗歌创作背景 张继(约715-779年),字懿孙,湖北襄州人。作为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诗人,他的作品既保留了盛唐的雄浑气象,又带有中唐的现实关怀。安史之乱后,张继流寓江南,这段经…

    2025年4月16日
    1130
  • 有哪些诗人写过屈原的诗?追溯楚辞精神在诗歌中的传承

    屈原诗歌的跨时代回响:楚辞精神在古典与现代诗歌中的传承 一、屈原与楚辞的核心精神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作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其作品《离骚》《九章》《天问》等开创了“楚辞”这一独特文体。楚辞的精神内核包含:1. 忠贞不渝的家国情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 香草美人的象征体系(…

    2025年6月3日
    810
  • 繁华事散逐香尘,何以形容世事无常?

    “繁华事散逐香尘”这一句本身便富有诗意地描绘了世事无常的景象。若要进一步形容世事无常,可以围绕这句诗的意境进行拓展和深化。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描述: 繁华事散逐香尘,世事如梦幻泡影。昨日喧嚣今何在,唯余残影伴风鸣。 在这里,“世事如梦幻泡影”借用了佛教中的典故,比喻世事如同梦境、幻象、泡沫和影子一样短暂无常,难以捉摸。接着,“昨日喧嚣今何在”直接提出了对过往繁华…

    2025年1月5日
    1830
  • 写秋景美的诗有哪些?在诗词中遇见秋日盛景

    在诗词中遇见秋日盛景:写秋景美的诗有哪些? 秋日是诗人笔下永恒的灵感源泉,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用诗词描绘秋景的绚烂与深沉。本文将带您领略经典秋景诗词的魅力,并分析其艺术特色。 一、经典秋景诗词赏析 1. 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重点内容:以枫林霜叶的艳丽比喻二…

    2025年6月1日
    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