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生南国是哪一首诗?

红豆生南国是哪一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红豆生南国”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又名《江上赠李龟年》。此诗是盛唐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以红豆为意象表达思念之情,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

重点内容
– 诗题:《相思》
– 作者:王维(701-761年,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
– 创作背景:安史之乱后,王维借红豆寄托对友人李龟年的怀念。

二、全诗内容与注释

全诗原文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注释
1. 红豆:又名相思子,岭南地区植物,种子鲜红如血,古人常以此象征相思。
2. 南国:指中国南方,红豆的主要生长地。
3. 采撷(xié):采摘。

重点内容
– 诗歌通过“红豆”这一意象,将自然物象与情感巧妙结合,成为千古传诵的相思名句。

三、实际案例:诗歌的现代应用

案例1:文化传播

2021年,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中,歌手将《相思》改编为现代歌曲,以“红豆”为线索串联古今情感,引发年轻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共鸣。

案例2:教育领域

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相思》被选为古诗诵读篇目,教师常通过“红豆手工制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强化记忆。

重点内容
– 该诗因其情感普适性,常被用于文化交流情感表达场景。

四、诗歌的艺术特色

1. 意象鲜明:红豆的红色与“相思”情感形成视觉与情感的双重映射。
2. 语言凝练:仅20字,却包含设问、劝勉等多重层次。
3. 情感含蓄:不直接抒情,而借物喻情,体现唐诗“温柔敦厚”之美。


总结: “红豆生南国”是王维《相思》的首句,以物寄情成为中华文化中相思的经典符号。其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至今仍被广泛引用与再创作。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4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4

相关推荐

  • 《全唐诗》中是否混入了非唐人的作品?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全唐诗》中是否混入非唐人作品的专业文章。 — 《全唐诗》的真伪之辨:一部宏大的唐诗总集是否“纯粹”? 《全唐诗》作为清代官修的唐代诗歌总集,共收录了二千二百余位诗人的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作,被誉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长久以来,它被视为研究唐代文学最权威、最全面的文献。然而,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逐渐浮出水面:这部…

    2025年10月21日
    420
  • 有哪些诗句暗示了一切可以重新开始?

    暗示一切可以重新开始的诗句有很多,它们以精炼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新起点、新希望的向往和追求。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诗句: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出自魏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这句诗意味着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回,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它鼓励人们放下过去的遗憾和错误,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出自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2024年12月14日
    1.2K0
  • 诗歌鉴赏的多元视角:意象、情感、结构的深度解读

    诗歌鉴赏的多元视角:意象、情感、结构的深度解读 诗歌作为文学艺术的精粹,其鉴赏需从多元视角切入。本文将从意象分析、情感解读和结构剖析三个维度,结合经典案例,探讨诗歌的深层意蕴。 一、意象:诗歌的视觉密码 意象是诗歌中承载情感与思想的具象化元素,是诗人与读者沟通的桥梁。通过分析意象,可揭示诗歌的象征意义与美学价值。 案例:徐志摩《再别康桥》 – 核…

    2025年4月16日
    1500
  • 宋词中的“婉约”与后来《红楼梦》中的哀婉风格有何关联?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宋词婉约风格与《红楼梦》哀婉风格关联的专业文章。 宋词婉约与《红楼梦》哀婉的美学传承与流变 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学风格,如同一道绵延不绝的河流,前代的文学精髓总会以各种形式渗透并滋养后世的创作。宋代婉约词与清代旷世奇书《红楼梦》之间,便存在着这样一条深刻而动人的美学纽带。婉约词所奠定的“以悲为美”的审美范式、细腻深微的情感表达以及象征寄托的笔法…

    2025年11月2日
    220
  • 张祜寺庙诗有哪些?唐代题咏诗的宗教美学

    张祜寺庙诗及其宗教美学探析 一、张祜寺庙诗的代表作品 张祜(约785—849),唐代中晚期诗人,以题咏寺庙和宫词闻名。他的寺庙诗多聚焦于佛教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体现空灵超脱的宗教意境。以下是其代表性寺庙诗: 1. 《题杭州孤山寺》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 重点内容:以“不雨”“无云”凸显寺庙的永恒静谧,暗喻佛法超越自然规律。 …

    2025年5月8日
    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