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欲上时是哪首诗?

河豚欲上时是哪首诗?

1. 诗歌背景与出处

“河豚欲上时”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这首诗是苏轼为僧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题的题画诗,创作于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

原诗全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 诗句解析与重点内容

“河豚欲上时”:指春季河豚逆流而上产卵的习性,苏轼通过这一自然现象,生动描绘了早春的生机勃勃。
艺术手法:诗中结合视觉(桃花、蒌蒿)、触觉(水暖)和生态观察(河豚),体现了苏轼“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3. 实际案例:苏轼与河豚的文化关联

苏轼对河豚的喜爱广为人知。据《东坡志林》记载,他曾笑言“也值一死”来形容河豚的美味,可见其对此物的推崇。这一轶事与诗中“河豚欲上时”相呼应,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美食的独特审美。

4. 现代应用与延伸

教育领域:该诗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用于学习古诗的意象描写和情景交融手法。
文化推广:江苏扬中等地以“河豚文化节”结合苏轼诗句,推动地方旅游与饮食文化发展。

5. 总结

“河豚欲上时”不仅是苏轼对自然的敏锐捕捉,更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以物喻时”的经典案例。其跨领域的文化影响力(从文学到饮食)至今仍在延续。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4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4

相关推荐

  • 周密《玉京秋·烟水阔》的“客思吟商还怯怨歌长琼壶暗缺”如何将客思与秋景融合?

    周密《玉京秋·烟水阔》中客思与秋景的融合分析 一、词作背景与整体意境 周密作为宋末雅词代表作家,其《玉京秋·烟水阔》以精微的意象组合构建出独特的秋日意境。全词以”烟水阔”起笔,通过”碧砧度韵”、”银床飘叶”等意象铺垫出苍茫的秋日背景,为后续客思情感的抒发创造了典型环境。 二、核心词句的意…

    2025年11月2日
    240
  • 夏天的诗有哪些职业元素?夏日诗词中的行业风情

    夏天的诗有哪些职业元素?夏日诗词中的行业风情 一、夏日诗词中的职业元素概述 夏天的诗词不仅描绘自然风光,还常融入职业元素,反映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这些职业包括农夫、渔夫、织女、商人等,展现了夏日特有的行业风情。 二、具体职业元素及诗词案例 1. 农夫:烈日下的辛勤劳作 重点内容:夏季是农忙时节,诗词中常出现农夫耕作的场景。– 案例: &#8211…

    2025年4月11日
    1060
  • 唐朝的“女校书”薛涛的诗有何独特魅力?

    薛涛诗歌的独特魅力:从乐伎到“女校书”的艺术升华 一、身份与诗艺的双重独特性 薛涛(约768-832年)作为唐代少数获得官方认可的女性文人,其生平本身就具有传奇色彩。她本是长安官宦之女,随父入蜀后因父丧沦入乐籍,后因才华出众被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赏识,获授“校书郎”一职(虽未正式任命,但获此誉称)。这种从乐伎到“女校书”的身份转变,使她的诗歌既保留了女性视角的…

    2025年10月21日
    450
  • 戴贞的诗有哪些存世作品?清代女诗人的创作与生平考

    戴贞的诗有哪些存世作品?清代女诗人的创作与生平考 一、戴贞的存世作品考据 戴贞(生卒年不详),清代女诗人,其诗作散见于清代各类诗选及地方志中。目前可考的存世作品主要包括: 1. 《绣余草》(部分辑录):戴贞的个人诗集,现存残卷,收录于《清代闺秀诗钞》中,含诗作约20首。2. 《国朝闺秀正始集》收录作品:清代女诗人恽珠编选的女性诗集,收录戴贞《秋夜》《咏梅》等…

    2025年5月8日
    960
  • 宋代的“题画词”如何实现文学与视觉艺术的跨媒介互动?

    宋代的“题画词”:文学与视觉艺术的跨媒介互动 宋代是中国文化艺术高度繁荣的时期,文学与视觉艺术在这一时代实现了深刻的交融。其中,“题画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艺形式,将词作题写于画作之上,实现了文学与视觉艺术的跨媒介互动。这种互动不仅丰富了艺术表达的内涵,还推动了审美观念的演变。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宋代题画词的跨媒介特性,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阐述。 一、题画词的定义…

    2025年11月5日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