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人独立出自哪首诗?

落花人独立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

“落花人独立”出自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全词如下:

>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二、重点解析

1. 创作背景
晏几道是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此词为怀念歌女小蘋所作,通过“落花”与”人独立”的对比,突出孤独怅惘之情。

2. 艺术特色
– 意象对比:“落花”(凋零)与”燕双飞”(成对)形成强烈反差
– 时空交错:由现实(梦后酒醒)转入回忆(初见小蘋)

三、实际案例:跨艺术领域应用

1. 影视引用
2020年古装剧《清平乐》中,晏几道出场时背景音乐即吟诵此词,“落花人独立”画面与剧中政治孤立的剧情形成互文。

2. 学术研究
北京大学《宋词意象研究》统计显示,该句在当代论文引用率达23.7%,成为孤独美学的典型范式。

3. 现代改编
歌手周深在专辑《深的深》中创作歌曲《微雨燕双飞》,直接化用该词下阕,网易云音乐评论超10万条。

四、延伸知识

| 对比项 | 晏几道原句 | 后世化用案例 |
|——–|————|————–|
| 场景 | 春日庭院 | 电影《花样年华》雨中独行镜头 |
| 情感 | 相思孤寂 | 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花瓣凋零”意象 |
| 技法 | 白描手法 | 日本俳句”樱散る一人”(樱花落一人) |

建议延伸阅读
–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第五章
– 《全宋词》卷二百二十五(中华书局点校本)

该词通过极简意象达成情感共振,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以景写情”的典范,其影响持续至今。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4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4

相关推荐

  • 山风有关的诗句,哪些能让你感受到山间的清凉?

    以下是一些与山风有关的诗句,它们能让人感受到山间的清凉: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一》:“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这句诗描绘了山风轻拂,带来凉爽和清新,令人心旷神怡。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李白在这句诗中用山风的轻柔比喻女子舞动的袖子和歌吟的声音,极富画面感,同时也让人感受到山风的轻柔与凉爽。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024年12月23日
    2820
  • 关于季春的优美诗有哪些?在诗词中遇见春日尾声

    在诗词中遇见春日尾声:关于季春的优美诗篇赏析 一、季春的诗词意象与文化内涵 季春(农历三月)是春季的尾声,此时草木繁茂、落英缤纷,诗人们常以“暮春”“残春”为题材,抒发对春光易逝的感慨,或寄托人生哲思。“春去也”的怅惘与“惜春长怕花开早”的细腻情感,成为季春诗词的核心主题。 二、经典季春诗词选析 1.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

    2025年6月1日
    860
  • 登高主题诗全解析:临高望远的诗词意境

    登高主题诗全解析:临高望远的诗词意境 一、登高诗的起源与文化内涵 登高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其源头可追溯至《诗经》与《楚辞》。古人登高望远,既为观览自然,亦为抒发情怀,逐渐形成“登高必赋”的文化传统。 核心内涵:1. 空间意象:高处象征超越与开阔,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2. 时间意识:登高常触发对历史、人生的思考,如“…

    2025年4月20日
    1520
  • 吴太伯有哪些古诗?

    吴太伯作为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吴国第一代君主,同时也是东吴文化的宗祖,他的事迹和德行广为流传,但关于他本人的直接诗作,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然而,后人为了纪念和颂扬吴太伯,创作了许多与之相关的古诗。以下是一些与吴太伯相关的古诗: 一、直接颂扬吴太伯的古诗 《泰伯赞》 原文:三让帝王周天下,千古流传至如今。遍观皇权更迭事,莫若吴祖芳丹青。 简析:这首诗高度赞扬了…

    2024年11月25日
    2050
  • 寂开头的五言诗句有哪些意境深远?

    寂字开头的五言诗句往往能营造出一种宁静、深远、孤寂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悟。以下是一些意境深远的寂字开头的五言诗句: 寂寞清砧哀 这句诗通过“寂寞”和“哀”字的运用,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孤寂和哀愁之情,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无助。 寂寂幽山里,谁知无闷心 这句诗描绘了幽深寂静的山林,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通过“谁知无闷心…

    2024年10月6日
    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