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龙云从虎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风从龙云从虎的出处及文化内涵解析

# 一、诗句原始出处

“风从龙,云从虎” 出自中国先秦典籍《周易·乾卦》的文言传(《易传》部分),并非独立成诗的诗句。原文为:
>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 关键特征解析

1. 哲学象征:通过自然现象揭示阴阳相感、物类相召的哲学思想
2. 对仗结构:典型的先秦骈偶句式,体现”龙虎”作为对偶意象的早期运用
3. 影响范围:成为后世”龙虎风云”文化母题的源头

# 二、后世诗歌化用案例

# 1. 李白《胡无人》中的直接引用

重点案例:唐代李白在边塞诗《胡无人》中完整化用该典故:
>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创作背景
– 创作于安史之乱时期
– 用《周易》意象喻指战争风云变幻
标红重点:将哲学概念转化为军事意象

# 2. 辛弃疾《水龙吟》的意象重构

宋代辛弃疾在《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中创新运用:
> “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前文含龙虎意象铺垫)

艺术特色
– 将原始意象政治化
– 龙虎象征抗金力量
– 体现豪放派用典特征

# 三、文化演变的三个阶段

| 时期 | 表现形式 | 典型作品 |
|——-|———-|———-|
| 先秦 | 哲学隐喻 | 《周易》 |
| 汉唐 | 军事象征 | 李白《胡无人》 |
| 宋元 | 政治寓言 | 辛弃疾词作 |

重点演变规律
1. 从自然哲学到社会象征的转化
2. 意象组合的固定化过程(龙虎+风云)
3. 在明清小说中发展为命运共同体意象(如《水浒传》天罡地煞)

# 四、当代误读辨析

常见误区
– 误认为独立诗句(实际是《周易》文段)
– 混淆原始出处与后世用典(如误归为《诗经》)
– 忽略哲学本义而过度文学化解讀

学术建议
研究该意象时应建立三重认知框架
1. 原始文本的哲学含义
2. 文学化过程中的意象变形
3. 当代文化中的符号化运用

> 案例补充:在2022年央视《典籍里的中国》节目中,专家特别强调该句”体现中华文明对自然规律的辩证认知”,证实其持续的文化生命力。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相关推荐

  • 让人宽心的诗句,哪些能帮你缓解压力?

    在面对压力时,一些宽心的诗句能够帮助我们缓解紧张情绪,调整心态,以下是一些具有宽心效果的诗句,它们各自从不同角度提供了心理慰藉: 1. 关注当下,享受现在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四》)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罗隐《自遣》) “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白居易《对酒五首》)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2024年12月25日
    2810
  • 横槊赋诗是哪首诗?

    横槊赋诗是哪首诗? 一、横槊赋诗的历史背景 横槊赋诗典出《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描述曹操在赤壁之战前夜,于长江战船上横槊(长矛)吟诗的场景。这一典故并非特指某一首诗,而是体现曹操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兼诗人的豪迈气概。重点内容:历史上曹操确实创作了《短歌行》《观沧海》等名篇,但“横槊赋诗”更偏向文学描写,非具体诗作。 二、关联诗作分析 1. 《短歌行》 曹操的《…

    2025年6月27日
    670
  • 成语”分崩离析”出自何处?《论语》中的社会警示

    成语”分崩离析”出自何处?《论语》中的社会警示 “分崩离析”的出处 “分崩离析”最早见于《论语·季氏》,原文为:>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这是孔子对鲁国权臣季孙氏专权、国家内部分裂的批判。“分崩”指国家分裂,”离析&#…

    2025年4月15日
    940
  • 五有关的诗句你能背出几首?

    当然可以,以下是几首与“五”有关的经典诗句: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唐) 相关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析:虽然诗中没有直接出现“五”字,但“更上一层楼”寓意着不断攀登、追求更高的境界,而“五”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圆满和极致,此句可引申为向“五”这一圆满境界的追求。 《春望》 作者:杜甫(唐) 相关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

    2024年12月30日
    1810
  • 杜甫哪首诗最好?

    杜甫哪首诗最好?——兼论其诗歌艺术成就 一、杜甫诗歌的总体评价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歌以沉郁顿挫为主要风格,真实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成就。 二、评判杜甫最佳诗作的标准 评判杜甫哪首诗最好,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标准:1. 思想深度:反映社会现实…

    2025年6月28日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