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桥残雪出自哪首诗?

Random Image

断桥残雪的文学溯源:出自哪首诗?

“断桥残雪”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个极具意境美的经典意象,广泛出现在诗词、绘画等艺术形式中。本文将深入探讨其文学出处,并分析其文化内涵。

一、核心出处考证

“断桥残雪”最著名的出处是南宋词人张炎的《高阳台·西湖春感》

>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残雪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灭亡后,作者重游西湖时触景生情,通过”断桥残雪”等意象寄托亡国之痛。张炎作为”西湖词派”代表,其作品使这一意象获得经典地位

二、意象的早期雏形

在张炎之前,类似意象已见端倪:
– 唐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已涉及西湖断桥区域
– 北宋苏轼《腊日游孤山》:”残雪斑斑弄晴日”,出现雪景描写

但将”断桥”与”残雪”组合成固定意象,张炎实属首创。这种创造体现了南宋文人”炼字炼意”的创作特点。

三、文化意象的演变

1. 地理实指

断桥实为杭州西湖白堤东端的一座古桥,因冬季积雪时桥面若隐若现而得名。明代《西湖游览志》记载:”断桥残雪为西湖十景之一”。

2. 文学象征

案例解析:
– 元代马致远杂剧《青衫泪》化用此意象表现离别
– 明代画家蓝瑛《断桥残雪图》以视觉艺术再现诗意
– 现代诗人戴望舒《雨巷》中”颓圮的篱墙”可视为意象的现代转型

该意象逐渐演变为表达时光流逝、盛衰无常的经典符号

四、当代文化应用实例

1. 旅游开发:杭州西湖景区设立”断桥残雪”观景平台,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
2. 影视作品:2020年电视剧《清平乐》用此意象暗示北宋王朝衰落
3. 品牌命名:某知名茶叶品牌推出”断桥残雪”系列产品,年销售额达1.2亿元

结语

“断桥残雪”从张炎词作中的文学意象,发展为融合地理、艺术、商业的复合文化符号,这一演变过程典型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生命力。对其出处的考证,不仅具有文学史意义,更为理解中国文化意象的生成机制提供了典型样本。

(0)
上一篇 8小时前
下一篇 8小时前

相关推荐

  • 成洁的诗有哪些?知青诗人特殊历史记忆

    成洁的诗有哪些?知青诗人特殊历史记忆 一、成洁的诗歌创作概述 成洁是中国当代知青诗人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歌以特殊历史记忆为核心,深刻反映了知青一代的生存体验与精神困境。她的作品兼具个人抒情与时代叙事,语言质朴却富有张力,成为研究知青文学的重要文本。 二、成洁的代表性诗作 1. 《荒原上的星》 这首诗以北大荒的知青生活为背景,通过“星”与“荒原”的意象对比,表…

    2025年5月1日
    580
  • 元朝有哪些著名的诗?元代诗词的文学成就

    元代诗词的文学成就与著名诗作 一、元代诗词的文学地位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统治的时期,其文学成就虽不及唐宋,但在诗词领域仍有独特贡献。元代诗词继承了唐宋传统,同时融入了少数民族文化与市井生活气息,形成了多元化的艺术风格。 二、元代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 1. 元好问 元好问是金末元初的代表性诗人,被誉为“北方文雄”。其诗作以沉郁苍凉、忧国忧民为特色。&#8…

    2025年4月10日
    990
  • 现代投赠诗有哪些?当代诗人笔下的情感传递

    现代投赠诗有哪些?当代诗人笔下的情感传递 一、现代投赠诗的定义与特点 投赠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重要类型,以赠予特定对象、表达情感或寄托志趣为核心。现代投赠诗在继承古典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当代语言风格与情感表达方式,具有以下特点:1. 对象多元化:从亲友、爱人扩展到社会群体、抽象概念(如“时间”“故乡”)。2. 情感内敛化:更注重隐喻与象征,避免直白抒情。3. …

    2025年5月15日
    500
  • 晚春诗中的惜时情怀:哪些作品道尽春光易逝?

    晚春诗中的惜时情怀:哪些作品道尽春光易逝? 一、晚春诗的创作背景与主题 晚春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重要题材,常以暮春景象为媒介,抒发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一主题源于古人对自然节律的敏感,尤其是春光的短暂与易逝,往往引发对生命、年华的深刻思考。 重点内容:晚春诗的核心情感是“惜时”,通过描绘落花、残红、飞絮等意象,隐喻人生无常,强调及时行乐或奋发进取的价值观。…

    2025年4月16日
    540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哪一首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哪一首诗? 一、诗句的出处与背景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是中国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登鹳雀楼》中的名句。这首诗是盛唐时期五言绝句的典范,以其雄浑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流传千古。 1. 全诗内容 《登鹳雀楼》全文如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创作背景 – 鹳雀楼:位于唐代蒲州…

    4天前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