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桥残雪出自哪首诗?

Random Image

断桥残雪的文学溯源:出自哪首诗?

“断桥残雪”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个极具意境美的经典意象,广泛出现在诗词、绘画等艺术形式中。本文将深入探讨其文学出处,并分析其文化内涵。

一、核心出处考证

“断桥残雪”最著名的出处是南宋词人张炎的《高阳台·西湖春感》

>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残雪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灭亡后,作者重游西湖时触景生情,通过”断桥残雪”等意象寄托亡国之痛。张炎作为”西湖词派”代表,其作品使这一意象获得经典地位

二、意象的早期雏形

在张炎之前,类似意象已见端倪:
– 唐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已涉及西湖断桥区域
– 北宋苏轼《腊日游孤山》:”残雪斑斑弄晴日”,出现雪景描写

但将”断桥”与”残雪”组合成固定意象,张炎实属首创。这种创造体现了南宋文人”炼字炼意”的创作特点。

三、文化意象的演变

1. 地理实指

断桥实为杭州西湖白堤东端的一座古桥,因冬季积雪时桥面若隐若现而得名。明代《西湖游览志》记载:”断桥残雪为西湖十景之一”。

2. 文学象征

案例解析:
– 元代马致远杂剧《青衫泪》化用此意象表现离别
– 明代画家蓝瑛《断桥残雪图》以视觉艺术再现诗意
– 现代诗人戴望舒《雨巷》中”颓圮的篱墙”可视为意象的现代转型

该意象逐渐演变为表达时光流逝、盛衰无常的经典符号

四、当代文化应用实例

1. 旅游开发:杭州西湖景区设立”断桥残雪”观景平台,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
2. 影视作品:2020年电视剧《清平乐》用此意象暗示北宋王朝衰落
3. 品牌命名:某知名茶叶品牌推出”断桥残雪”系列产品,年销售额达1.2亿元

结语

“断桥残雪”从张炎词作中的文学意象,发展为融合地理、艺术、商业的复合文化符号,这一演变过程典型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生命力。对其出处的考证,不仅具有文学史意义,更为理解中国文化意象的生成机制提供了典型样本。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相关推荐

  • 诗幼乐有哪些营养?儿童诗歌的教育价值

    诗幼乐的营养成分与儿童诗歌的教育价值 一、诗幼乐的营养成分 诗幼乐(儿童诗歌教育产品)不仅提供精神滋养,还常与营养补充剂结合,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以下是其核心营养组成: 1. DHA与ARA:促进大脑发育,提升认知能力。例如,某品牌诗幼乐配方奶粉添加了深海鱼油提取的DHA,帮助幼儿语言启蒙。2. 益生菌与膳食纤维:优化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如部分产品添加动物双…

    2025年5月23日
    700
  • 杜甫岳阳诗作赏析:他如何描绘岳阳的美景?

    杜甫岳阳诗作赏析:他如何描绘岳阳的美景? 一、杜甫与岳阳的文学渊源 杜甫(712-770)作为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晚年漂泊湖湘期间曾多次途经岳阳,留下多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岳阳独特的江湖景观与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相结合,形成了兼具壮美与悲怆的文学表达。 二、杜甫笔下岳阳的四大美学特征 1. 雄浑的江湖气象 在《登岳阳楼》中,杜甫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025年6月10日
    580
  • 鞋的诗有哪些?诗词中的足下风情

    鞋的诗有哪些?诗词中的足下风情 一、鞋在诗词中的文化意象 鞋在古代诗词中不仅是生活用品,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足下”既可指代鞋子,也象征行旅、离别或身份。例如:– “脚下无尘”(《庄子》)体现超脱世俗的意境。– “履”(古代鞋的统称)常与礼仪、地位关联,如《诗经·小雅》中的“赤舄几几”,描写贵族华美的礼鞋。 二、经典诗词中的鞋意象…

    2025年4月13日
    720
  • 不知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哪首诗?

    不知“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黄河之水天上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创作于天宝十一年(752年),是李白被排挤出长安后,与友人岑勋、元丹丘饮酒时所作,充分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关键信息: – 诗名:《将进酒》– 作者:李白(唐代)– 全句:“君不见黄河之…

    2025年7月1日
    530
  • 吹海风的诗句如何让人心旷神怡?

    吹海风的诗句之所以能够让人心旷神怡,是因为它们通过细腻的描绘、生动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将海风的轻柔、凉爽以及它所带来的宁静与自由之感,巧妙地传递给读者,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海风拂面的惬意与舒适。以下是对吹海风诗句如何让人心旷神怡的详细分析: 1. 细腻的描绘,感受海风的轻柔 许多描绘海风的诗句,都注重通过细腻的语言,将海风的触感、气息以及它所带来的感受,…

    2024年12月30日
    1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