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肌玉骨出自哪首诗?

冰肌玉骨出自哪首诗?——典故意象溯源与文学应用分析

一、典故溯源:苏轼《洞仙歌》

“冰肌玉骨”最早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洞仙歌·冰肌玉骨》,全词以五代后蜀君主孟昶与花蕊夫人的宫廷轶事为背景,描绘女性超凡脱俗的美貌。

> 原词节选
>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 此处以“冰肌玉骨”比喻女子肌肤莹洁、气质高华,成为后世经典审美意象。

学术依据
《全宋词》明确收录此词,清代词学家朱彝尊评其”咏美人之神韵,千古独绝”。

二、意象流变与文学影响

1. 宋代以后的化用

李清照《醉花阴》:”玉骨冰肌未肯枯”,继承苏轼意象并赋予坚韧品格。
《红楼梦》第五回描写薛宝钗”肌肤莹润”,暗合”冰肌玉骨”的审美传统。

2. 跨文化传播案例

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在《中国文学概说》中,将”冰肌玉骨”译为”氷の肌に玉の骨”,视为中国古典美学的典型符号。

三、现代应用与误读辨析

1. 常见误用

部分网络文章误将”冰肌玉骨”归于《长恨歌》,实为混淆白居易”温泉水滑洗凝脂”的意象。

2. 商业文化案例

护肤品广告(如某品牌”冰肌水”)直接引用该词,强化产品”纯净透亮”的卖点。
武侠小说:金庸《神雕侠侣》描写小龙女”周身莹然”,隐含”冰肌玉骨”的江湖仙子形象。

四、总结

“冰肌玉骨”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核心意象,从苏轼的宫廷叙事走向大众审美,其跨时代生命力印证了传统文化符号的持久影响力。正确溯源与理解此类典故,对文学研究和文化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 参考文献
> 1. 苏轼《东坡乐府》(中华书局点校本)
> 2.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 3. 商业广告语料库(2020-2023)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2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3

相关推荐

  • 江河万里总有源出自哪首诗?

    江河万里总有源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 “江河万里总有源”并非出自古代诗词,而是现代创作的诗句。其灵感可能源于古人对江河源头的咏叹,如杜甫《登高》中“不尽长江滚滚来”等名句,但直接对应的古诗原文并不存在。 二、相关古诗意象 古代诗词中常见以江河比喻生命、文化传承的意象,例如:1.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

    2025年6月27日
    1030
  • 江西南城麻姑山,有哪些诗词描绘?

    江西南城麻姑山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名山,自古以来就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并留下诗词佳作。以下是一些描绘江西南城麻姑山的诗词: 南北朝 谢灵运:《游麻源三谷》 诗句:“南州实炎德,桂木凌寒山。铜陵映碧涧,石澄泻红泉。既枉隐沦客,亦栖肥循贤。险径无测度,天路非术阡。遂登群峰首,邈若升云烟。羽人绝仿佛,丹邱徒空筌。且申独往意,乘月弄清湲。” 唐代 李商隐…

    2024年10月4日
    2230
  • 关于季节的有哪些诗?春夏秋冬与诗意轮回

    春夏秋冬与诗意轮回:季节诗歌的审美探索 # 一、季节诗歌的文化意义 季节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人类情感的载体。古今中外,诗人常以四季为镜,投射生命感悟与哲学思考。中国古典诗歌强调“感物吟志”,西方浪漫主义则推崇自然与心灵的共鸣。 重点案例:– 杜甫《春望》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将春景与忧国之情交织– 华兹华斯《水仙》通过“我孤独地…

    2025年5月30日
    880
  • 今日背诵有哪些好的诗?经典诗词的当代传承与记忆价值

    今日背诵有哪些好的诗?经典诗词的当代传承与记忆价值 一、经典诗词的背诵价值 背诵诗词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更能提升个人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素养。经典诗词中蕴含的哲理、情感和艺术手法,对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具有深远影响。 重点内容:– 增强记忆力:通过韵律和意象辅助记忆,如《静夜思》的简洁明快。– 培养人文情怀:如杜甫《春望》中的家国情怀…

    2025年6月24日
    620
  • 耗费精力的诗有哪些?苦吟诗人的创作秘辛

    耗费精力的诗有哪些?苦吟诗人的创作秘辛 一、什么是“耗费精力的诗”? 耗费精力的诗指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反复推敲、字斟句酌,甚至耗费数年时间完成的诗作。这类诗歌往往以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著称,但背后是诗人极大的心力投入。 重点内容:唐代诗人贾岛曾言“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正是苦吟诗人的典型写照。 二、苦吟诗人的创作特点 1. 字字推敲:对每个字的音、形、义反复…

    2025年5月18日
    1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