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动地出自哪首诗?

惊天动地出自哪首诗?——典故意象溯源与文学应用研究

一、典出溯源

“惊天动地”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李白墓》一诗:
>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诗中通过“惊天动地文”盛赞李白诗作的震撼力,后演变为成语,形容声势浩大或影响深远(《汉语大词典》第7册)。

二、语义演变考据

1. 原始语境:专指文学作品的震撼力(白居易用例)
2. 明代扩展:《警世通言》用”惊天动地的事业”指代重大历史事件
3. 现代用法:涵盖自然现象(如地震)、社会事件(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被外媒评价为”惊天动地的文化展示”)

三、经典应用案例

(1)文学创作

– 金庸《倚天屠龙记》第24回:
> “这一掌当真含有惊天动地之势,掌风到处,烛火齐灭。”
通过武功描写强化场景张力

(2)新闻传播

2008年汶川地震报道(《人民日报》5月13日头版):
> “这场惊天动地的灾难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生命救援故事”
准确传递灾害的严重性与人文关怀

四、跨文化对比

| 文化体系 | 对应表达 | 典型场景 |
|———-|———-|———-|
| 汉语 | 惊天动地 | 文学/重大事件 |
| 英语 | earth-shattering(地动山摇) | 科技突破(如earth-shattering discovery) |
| 日语 | 天驚地動(てんきょうちどう) | 传统能剧表演 |

五、教学建议

在古诗文教学中,可对比李商隐《韩碑》”公之斯文若元气”与白居易此诗,引导学生理解唐代诗人对文学力量的崇拜。当代写作中,需注意:
慎用于日常场景(易显夸张)
宜搭配具体意象(如”惊天动地的改革浪潮”比抽象使用更有效)

> 学术注释:据《全唐诗》卷440校勘,现存最早版本为宋刻本《白氏长庆集》,”惊天动地”四字保存完整,可见其作为成语的稳定性。

通过本词条研究可见,经典意象的跨时代生命力既源于原始文本的感染力,更依赖后世创作者对语境的精准把握。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2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2

相关推荐

  • 小学有哪些描写田园的诗?童蒙教材中的自然教育与诗意启蒙

    小学有哪些描写田园的诗?童蒙教材中的自然教育与诗意启蒙 一、田园诗在小学教材中的教育价值 田园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题材,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农事活动和乡村生活,传递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习田园诗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还能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自然的观察力,是自然教育与诗意启蒙的重要载体。 二、小学教材中常见的田园诗案例 以下列举…

    2025年6月24日
    1070
  • 浟碧诗有哪些产品?文创品牌与诗歌的商业化路径

    浟碧诗的产品线与商业化路径探索 浟碧诗的核心产品 浟碧诗作为新兴的文创品牌,以诗歌为内核,通过多元化的产品设计实现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融合。其主要产品线包括: 1. 诗歌主题文创周边 – 定制诗集:与独立诗人合作推出限量版诗集,如《月光落在左手上》联名款,采用手工装帧和环保纸张,单册售价达198元仍供不应求。 – 艺术装饰画:将经典诗…

    2025年5月8日
    1190
  • 于谦著名的诗有哪些诗?民族英雄的诗歌风骨

    于谦著名的诗有哪些诗?民族英雄的诗歌风骨 一、于谦及其诗歌的历史地位 于谦(1398-1457)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以“民族英雄”之名载入史册。他在“土木堡之变”后力挽狂澜,保卫北京,其诗歌亦如其人,充满忠义之气和家国情怀。 二、于谦的代表诗作 1.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025年4月19日
    1780
  • “羁旅”诗如何抒发游子漂泊无依的普遍性人生体验?

    羁旅诗中的漂泊意识:游子无依人生的普遍性书写 引言 羁旅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类型,深刻记录了游子漂泊无依的生存状态。这类诗歌通过时空交错的意象组合与情感投射,将个体经验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困境,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共鸣机制。本文将通过具体诗作分析,探讨羁旅诗如何构建漂泊者的精神图谱。 时空错位中的身份迷失 空间转换的疏离感 “他乡”与“故乡”的二元对立构…

    2025年11月9日
    100
  • 苏辙妻子诗作探秘:名人配偶的文学才情

    苏辙妻子诗作探秘:名人配偶的文学才情 一、历史背景与文献记载 苏辙(1039—1112)作为北宋文坛巨擘苏轼的弟弟,其家族文学成就斐然,但关于其妻子史氏的记载却寥寥无几。据《宋史》及部分宋代笔记,史氏出身书香门第,善诗文,但因古代女性作品多未署名或散佚,其才情长期被忽视。近年来学者通过梳理苏辙文集、宋代女性诗词选集及地方志,逐渐发现史氏文学活动的蛛丝马迹。 …

    2025年4月20日
    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