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动地出自哪首诗?

惊天动地出自哪首诗?——典故意象溯源与文学应用研究

一、典出溯源

“惊天动地”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李白墓》一诗:
>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诗中通过“惊天动地文”盛赞李白诗作的震撼力,后演变为成语,形容声势浩大或影响深远(《汉语大词典》第7册)。

二、语义演变考据

1. 原始语境:专指文学作品的震撼力(白居易用例)
2. 明代扩展:《警世通言》用”惊天动地的事业”指代重大历史事件
3. 现代用法:涵盖自然现象(如地震)、社会事件(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被外媒评价为”惊天动地的文化展示”)

三、经典应用案例

(1)文学创作

– 金庸《倚天屠龙记》第24回:
> “这一掌当真含有惊天动地之势,掌风到处,烛火齐灭。”
通过武功描写强化场景张力

(2)新闻传播

2008年汶川地震报道(《人民日报》5月13日头版):
> “这场惊天动地的灾难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生命救援故事”
准确传递灾害的严重性与人文关怀

四、跨文化对比

| 文化体系 | 对应表达 | 典型场景 |
|———-|———-|———-|
| 汉语 | 惊天动地 | 文学/重大事件 |
| 英语 | earth-shattering(地动山摇) | 科技突破(如earth-shattering discovery) |
| 日语 | 天驚地動(てんきょうちどう) | 传统能剧表演 |

五、教学建议

在古诗文教学中,可对比李商隐《韩碑》”公之斯文若元气”与白居易此诗,引导学生理解唐代诗人对文学力量的崇拜。当代写作中,需注意:
慎用于日常场景(易显夸张)
宜搭配具体意象(如”惊天动地的改革浪潮”比抽象使用更有效)

> 学术注释:据《全唐诗》卷440校勘,现存最早版本为宋刻本《白氏长庆集》,”惊天动地”四字保存完整,可见其作为成语的稳定性。

通过本词条研究可见,经典意象的跨时代生命力既源于原始文本的感染力,更依赖后世创作者对语境的精准把握。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2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2

相关推荐

  • 有哪些一组的诗?主题创作与系列书写的价值

    主题创作与系列书写的价值:论组诗的艺术表现与文化意义 一、组诗的定义与形式特征 组诗指由多首独立成篇的诗歌组成的有机整体,各诗之间通过主题、意象、情感或叙事逻辑紧密关联。其核心特征包括:1. 主题统一性:如杜甫《秋兴八首》以“秋日感怀”贯穿;2. 结构互补性:单首诗可独立鉴赏,组合后产生1+1>2的审美效果;3. 创作自觉性:诗人有意构建系列性文本,如…

    2025年6月22日
    840
  • 赞美霍去病的诗有哪些?十大经典诗句中的英雄气概

    赞美霍去病的诗有哪些?十大经典诗句中的英雄气概 霍去病,西汉名将,少年英雄,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封狼居胥”的壮举名垂青史。历代文人墨客为其写下无数赞颂之诗,以下精选十大经典诗句,展现其英雄气概与不朽功勋。 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重点内容:这句出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是霍去病拒绝汉武帝赐宅时的豪言,彰显其家国情怀与壮志雄心,成为千古名句。 二、“…

    2025年6月15日
    1120
  • 像马诗的诗有哪些?咏物诗的意象拓展

    像马诗的诗有哪些?咏物诗的意象拓展 一、什么是“马诗”? “马诗”通常指以马为吟咏对象的咏物诗,通过描绘马的形态、精神或命运,寄托诗人的情感与志向。唐代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是经典代表,如:>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诗中以马喻人,表达对自由与建功立业的渴望。 二、类似“马诗”的咏物诗案例 1. 咏鹰诗 杜甫《画鹰》:&gt…

    2025年4月19日
    1070
  • 边塞诗有哪些地域?从雁门关到西域:古代战争与边疆的诗意地图

    从雁门关到西域:古代战争与边疆的诗意地图 边塞诗的地域分布与历史背景 边塞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题材,以描绘边疆战争、戍边生活、异域风光为核心,其创作地域集中在中国古代王朝的北部、西北及西南边疆。这些地域不仅是军事要塞,更是文化交融的窗口。 1. 东北边疆:辽东与燕山 重点内容:唐代诗人高适的《燕歌行》中“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便指向辽东战场。这一…

    2025年5月11日
    1250
  • 山水画意诗词精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东方美学

    山水画意诗词精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东方美学 一、东方美学的核心:诗画交融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传统艺术的至高境界,源于唐代王维的创作实践与苏轼的理论总结。这种美学理念强调视觉与语言的互通,通过诗词的意象构建画面感,又通过绘画的留白传递诗意。 典型案例:王维《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

    2025年4月27日
    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