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落三秋叶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解落三秋叶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解落三秋叶”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五言绝句《风》。全诗如下:
>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这首诗以“风”为主题,通过自然现象展现其力量与变化,是唐代咏物诗的经典之作。

二、诗句解析与艺术特色

1. “解落三秋叶”
“解落”意为吹落,生动描绘秋风扫落叶的景象。
“三秋”指深秋(农历九月),突出季节更替的萧瑟感。
标红重点:诗人用拟人手法(“解”)赋予风以主动性,增强画面感。

2. 全诗对比手法
– 后三句分别表现风的柔美(催开春花)、狂暴(掀起江浪)、灵动(吹斜竹林),形成多层次意象。

三、实际案例:教学与翻译应用

1. 小学语文教学
– 教师常以《风》为例讲解“咏物诗”,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如用风扇模拟“入竹万竿斜”)。
标红重点: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如吹动纸片)理解诗句的具象化表达。

2. 英文翻译对比
– 许渊冲译本:
> *It can blow the autumn leaves down,*
> *And flowers in spring adorn.*
“解落”译为“blow down”,保留动态,但中文的拟人韵味需结合注释说明。

四、延伸知识:李峤与咏物诗

– 李峤为“文章四友”之一,擅长咏物诗。
同类作品推荐:《中秋月》《书》等,均以简练语言捕捉事物本质。

结语

《风》以20字展现自然的壮美与细腻,“解落三秋叶”更成为后世描写秋景的典范句式。其教学与跨文化传播案例,印证了唐诗的持久生命力。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相关推荐

  • 海之诗经典有哪些?蔚蓝深处的文学浪潮

    海之诗经典有哪些?蔚蓝深处的文学浪潮 一、海之诗的文学意义 海洋作为文学母题,自古至今激发着诗人的灵感。它既是自由的象征,又是未知的深渊,承载着人类对自然、生命与冒险的复杂情感。海之诗通过意象、节奏与隐喻,构建了独特的审美体系。 二、经典海之诗作品解析 1. 古代经典 – 《奥德赛》(荷马):“葡萄酒暗色的大海”成为西方文学中海洋意象的奠基之作,…

    2025年4月24日
    1040
  • 骨肉流离道路中是哪首诗?

    骨肉流离道路中:杜甫《哀王孙》的深刻解读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骨肉流离道路中”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哀王孙》。这首诗创作于安史之乱期间(755-763年),是杜甫”三吏三别”之外又一反映战乱苦难的代表作。 创作背景:– 安禄山攻陷长安,玄宗仓皇西逃– 皇室贵族四散逃命,王孙公子流落民…

    2025年7月1日
    460
  • 唐代诗人有哪些

    唐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诗人。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唐代诗人及其简要介绍: 李白:被誉为“诗仙”,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作豪放奔放,想象丰富,语言奇妙,如《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 杜甫:被誉为“诗圣”,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如《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

    2024年9月14日
    2760
  • 我要看我的诗有哪些?自我审视与创作反思的路径

    自我审视与创作反思的路径:我要看我的诗有哪些? 一、自我审视的必要性 诗歌创作不仅是情感的表达,更是艺术的锤炼。自我审视是诗人提升创作水平的核心路径,它能帮助作者:– 发现潜意识的表达(如未被察觉的隐喻或重复意象)– 识别技术性缺陷(如韵律失衡、语言冗余)– 明确个人风格的发展方向 案例:诗人艾米莉·狄金森通过反复修订手稿…

    2025年6月22日
    490
  • 王勃有哪些送别诗?初唐四杰的离歌绝唱

    王勃有哪些送别诗?初唐四杰的离歌绝唱 一、王勃送别诗的创作背景 作为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的送别诗融合了南朝绮丽文风与唐代刚健气象。其作品多创作于宦游期间,尤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代表,展现了唐初士人昂扬精神与豁达胸襟。 二、王勃经典送别诗解析 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重点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艺术特色:突…

    2025年4月13日
    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