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落三秋叶是哪首诗?

解落三秋叶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解落三秋叶”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五言绝句《风》。全诗如下:
>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这首诗以“风”为主题,通过自然现象展现其力量与变化,是唐代咏物诗的经典之作。

二、诗句解析与艺术特色

1. “解落三秋叶”
“解落”意为吹落,生动描绘秋风扫落叶的景象。
“三秋”指深秋(农历九月),突出季节更替的萧瑟感。
标红重点:诗人用拟人手法(“解”)赋予风以主动性,增强画面感。

2. 全诗对比手法
– 后三句分别表现风的柔美(催开春花)、狂暴(掀起江浪)、灵动(吹斜竹林),形成多层次意象。

三、实际案例:教学与翻译应用

1. 小学语文教学
– 教师常以《风》为例讲解“咏物诗”,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如用风扇模拟“入竹万竿斜”)。
标红重点: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如吹动纸片)理解诗句的具象化表达。

2. 英文翻译对比
– 许渊冲译本:
> *It can blow the autumn leaves down,*
> *And flowers in spring adorn.*
“解落”译为“blow down”,保留动态,但中文的拟人韵味需结合注释说明。

四、延伸知识:李峤与咏物诗

– 李峤为“文章四友”之一,擅长咏物诗。
同类作品推荐:《中秋月》《书》等,均以简练语言捕捉事物本质。

结语

《风》以20字展现自然的壮美与细腻,“解落三秋叶”更成为后世描写秋景的典范句式。其教学与跨文化传播案例,印证了唐诗的持久生命力。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5
下一篇 2025年6月28日 下午8:01

相关推荐

  • 小李社写的诗有哪些?冷门诗社的作品探秘

    小李社写的诗有哪些?冷门诗社的作品探秘 一、小李社简介 小李社是20世纪80年代成立于中国的一个小众诗社,以成员“小李”为核心,聚集了一批追求先锋诗歌创作的青年诗人。尽管未进入主流文学视野,但其作品在实验性与思想性上具有独特价值。 二、代表诗人与作品 1. 核心成员“小李”的诗 小李(本名李默)的诗以碎片化语言和超现实主义意象著称,代表作包括:–…

    2025年6月15日
    980
  • 宋词与明清小说中的诗词在功能上有何不同?

    宋词与明清小说中的诗词在功能差异研究 一、引言 中国古典文学中,宋词与明清小说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文体形式。值得注意的是,明清小说中常穿插大量诗词,这些诗词与独立的宋词作品在功能上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功能差异不仅反映了文学体裁的发展演变,更体现了不同时期文学创作目的和审美追求的转变。 二、宋词的功能特点 (一)抒情言志的核心功能 宋词最初源于配乐演唱的曲子词,逐渐…

    2025年11月2日
    230
  • 描写西湖的名句有哪些?西湖美景的诗意表达

    西湖,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竞相吟咏的对象。以下是一些描写西湖的名句,以及它们对西湖美景的诗意表达: 名句及诗意表达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意表达:此句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诗人通过描绘西湖在晴天和雨天下的不同景致,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无论淡妆还是浓抹都显得那么美丽动…

    2024年10月2日
    2820
  • 关于清明节的诗词为何总带着哀伤?

    清明诗词中的哀伤底色:文化传统与情感表达的艺术解析 引言:清明时节的特殊文化内涵 清明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兼具自然节气与人文节日的双重属性。清明时节的诗词作品往往呈现出显著的哀伤基调,这种文学现象的形成既源于节日本身的文化传统,也受到诗人情感表达需求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深入探讨清明诗词中哀伤情感的文化根源与艺术表现。 清明诗词的哀伤传统溯源 节…

    3天前
    50
  • 刘诗诗二线艺人时期作品:揭秘她从配角到主角的成长之路

    刘诗诗二线艺人时期作品:揭秘她从配角到主角的成长之路 一、早期演艺生涯:从龙套到配角 刘诗诗(原名刘诗施)的演艺之路始于2004年,当时她考入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却因机缘巧合被导演平江锁金选中出演电视剧《月影风荷》(2004),饰演女主角叶风荷。尽管这是她的首部作品,但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重点内容:真正让刘诗诗进入大众视野的是2007年的《聊斋奇女子之辛十…

    2025年4月27日
    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