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袖清风出自哪一首诗?

两袖清风出自哪一首诗?

“两袖清风”的出处

“两袖清风”这一成语源自明代诗人于谦的《入京》诗。全诗如下:

>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诗中,于谦以“清风两袖”表明自己为官清廉,不搜刮民财,进京时只带两袖清风,避免百姓非议。

成语的含义与演变

原意:形容为官者廉洁自律,不贪财物。
现代用法:泛指人品行正直、生活简朴,无经济负担。
重点内容:成语的核心在于“清廉”,常与“一身正气”连用,成为官员品德的象征。

实际案例:历史与当代的“两袖清风”

1. 于谦:诗作者亦是践行者

背景:明代官员于谦任巡抚时,地方官员常向京官送礼,他却只带随身衣物入京。
影响:其诗与行为成为后世廉政典范,明史称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2. 当代案例:焦裕禄

事迹:河南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生前穿补丁衣服、用旧办公桌,临终前存款仅20元。
社会评价:被誉为“两袖清风的干部楷模”,其精神被列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文化意义与启示

“两袖清风”不仅是成语,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传承
对官员:强调廉洁奉公,抵制腐败。
对普通人:倡导简朴生活,注重精神追求。

重点内容:在当今社会,这一成语仍被广泛引用,如中纪委宣传标语“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凸显其时代生命力。

结语

从于谦的诗到焦裕禄的事迹,“两袖清风”跨越时空,成为中华文化中清廉品德的标志性符号。理解其出处与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这一精神财富。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4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4

相关推荐

  •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如何在道德与情感间挣扎?

    张籍《节妇吟》中的伦理困境:中唐士人的道德与情感挣扎 诗歌文本与历史语境 张籍的《节妇吟》创作于中唐时期,表面描写一位已婚女子拒绝第三者求爱的故事,实则寄托着作者在政治抉择中的复杂心境。全诗以”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开篇,至”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达到情感高潮,完美呈现了道德规范与真实情感之间的剧烈…

    2025年11月9日
    150
  • 辛弃疾的诗有哪些古诗?豪放词风代表作解析

    辛弃疾的古诗与豪放词风代表作解析 # 一、辛弃疾的古诗概述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将领。虽然他以豪放派词人著称,但现存诗作仅120余首,远少于其600多首词作。其古诗主要分为:– 爱国抒怀诗(如《送湖南部曲》)– 田园闲适诗(如《即事》)– 哲理咏史诗(如《读史》) 重点内容:…

    2025年5月23日
    1220
  • 友谊和爱国诗有哪些作品?双重主题的诗意表达

    友谊与爱国诗的双重主题:诗意表达与经典案例 一、友谊与爱国诗的双重主题概述 友谊与爱国是诗歌中常见的两大主题,二者结合的作品往往通过个人情感与国家情怀的交融,展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与对祖国的忠诚。这类诗歌既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又升华了民族精神的崇高。 重点内容:双重主题的诗意表达通常通过以下方式呈现:1. 以友谊为纽带,抒发爱国情怀:诗人借与友人的互动,表达…

    2025年6月22日
    1210
  • 宫怨诗有哪些?诗词中的深宫幽怨

    宫怨诗有哪些?诗词中的深宫幽怨 一、宫怨诗的定义与特点 宫怨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专门描写宫廷女性哀怨情感的题材,主要表现深宫女子在孤独、压抑环境下的思乡、失宠、青春虚度等情绪。其特点包括:– 意象典型:常用“冷月”“孤灯”“秋扇”等象征孤独的意象。– 情感含蓄:通过环境烘托或隐喻表达怨情,避免直抒胸臆。– 社会批判:间接揭露…

    2025年4月10日
    1980
  • 赞红梅的诗有哪些?咏梅诗词中的傲骨与风韵

    赞红梅的诗有哪些?咏梅诗词中的傲骨与风韵 梅花自古被誉为“花中四君子”之首,其傲雪凌霜的品格和清雅高洁的风韵,成为文人墨客争相吟咏的对象。本文梳理经典赞红梅的诗词,并分析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核与艺术魅力。 — 一、红梅的象征意义 红梅在传统文化中代表:– 坚韧不屈:不畏严寒,独放寒冬– 高洁品格:不与百花争艳,自守孤芳&#82…

    2025年5月8日
    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