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袖清风出自哪一首诗?

两袖清风出自哪一首诗?

“两袖清风”的出处

“两袖清风”这一成语源自明代诗人于谦的《入京》诗。全诗如下:

>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诗中,于谦以“清风两袖”表明自己为官清廉,不搜刮民财,进京时只带两袖清风,避免百姓非议。

成语的含义与演变

原意:形容为官者廉洁自律,不贪财物。
现代用法:泛指人品行正直、生活简朴,无经济负担。
重点内容:成语的核心在于“清廉”,常与“一身正气”连用,成为官员品德的象征。

实际案例:历史与当代的“两袖清风”

1. 于谦:诗作者亦是践行者

背景:明代官员于谦任巡抚时,地方官员常向京官送礼,他却只带随身衣物入京。
影响:其诗与行为成为后世廉政典范,明史称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2. 当代案例:焦裕禄

事迹:河南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生前穿补丁衣服、用旧办公桌,临终前存款仅20元。
社会评价:被誉为“两袖清风的干部楷模”,其精神被列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文化意义与启示

“两袖清风”不仅是成语,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传承
对官员:强调廉洁奉公,抵制腐败。
对普通人:倡导简朴生活,注重精神追求。

重点内容:在当今社会,这一成语仍被广泛引用,如中纪委宣传标语“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凸显其时代生命力。

结语

从于谦的诗到焦裕禄的事迹,“两袖清风”跨越时空,成为中华文化中清廉品德的标志性符号。理解其出处与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这一精神财富。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4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4

相关推荐

  • 有关朗读的诗句,哪些最能激发你的朗读热情?

    在探讨哪些诗句最能激发朗读热情时,我们首先要理解诗句中所蕴含的情感、韵律和意境,这些因素往往能触动人心,激发朗读时的激情和表现力。以下是我选出的几句特别能激发朗读热情的诗句,并附上详细的分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这句诗以其宏大的意境和豪迈的情感著称。朗读时,可以尽情展现黄河之水从天际奔腾而下的壮观景象,以及那种一去…

    2024年12月25日
    2200
  • 泪两行这是哪首诗?

    泪两行:探寻诗句的出处与情感表达 一、“泪两行”的诗句出处 “泪两行”并非出自某首特定的古诗,而是现代人对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艺术化提炼。这个短语最接近的出处可能是: 1.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林黛玉《题帕三绝》中的名句: >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 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

    2025年6月26日
    720
  • 快哉风是哪首诗中的句子?

    快哉风是哪首诗中的句子? 一、快哉风的出处 “快哉风”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该词是苏轼贬居黄州期间所作,其中“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成为千古名句,“快哉风”即指畅快、豪迈的自然之风,亦象征旷达的人生态度。 二、原词解析 1. 原文节选 >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一点浩然气…

    2025年6月27日
    660
  • 月下独酌翻译,如何准确传达李白诗意?

    翻译李白的《月下独酌》时,要准确传达其诗意,需要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以及李白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翻译及翻译要点的分析: 原文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翻译 月下独酌 一壶美酒摆花前,自…

    2025年1月2日
    1950
  • 带含的诗句有哪些意境深远?

    带“含”字的诗句在古典文学中屡见不鲜,它们往往通过巧妙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营造出深远的意境。以下是一些意境深远的带“含”字的诗句: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这句诗通过“含”字,将远处的西岭雪景巧妙地融入窗框之中,仿佛是一幅嵌在窗框中的画卷,展现了诗人凭窗远眺时所见到的壮丽景象。同时,门泊的东吴万里船又将视线拉回到近处,形成了远近结…

    2024年10月3日
    3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