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雾非雾是哪首诗?

花非花雾非雾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作者

“花非花,雾非雾”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花非花》。这首诗是白居易晚年的作品,以其朦胧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闻名,被归类为“感伤诗”

> 原文
> 花非花,雾非雾,
> 夜半来,天明去。
> 来如春梦几多时?
> 去似朝云无觅处。

2. 诗歌解析与重点内容

意象朦胧:诗中用“花”“雾”“春梦”“朝云”等短暂易逝的意象,表达对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感慨。
哲理性:暗含佛教“诸法无我”的思想,强调世间万物皆虚幻无常。
艺术手法:通过否定式比喻(“非花”“非雾”)和时间对比(夜半来/天明去),强化虚无缥缈的意境。

标红重点
>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两句,被后世广泛引用,成为描写“短暂美好”的经典诗句。

3. 实际案例:现代文化中的引用

影视作品:琼瑶剧《花非花雾非雾》直接借用诗句为题,暗示剧中人物关系的虚幻与纠葛。
流行音乐:周杰伦歌曲《兰亭序》歌词“花非花,雾非雾”化用此诗,呼应爱情中的朦胧与遗憾。
商业文案:某香水广告以“花非花”为概念,强调产品“若隐若现”的香气特质。

4. 与其他诗歌的对比

| 诗歌 | 作者 | 主题相似点 | 差异点 |
|————-|——–|———————|———————-|
| 《花非花》 | 白居易 | 虚幻无常 | 短小精悍,意象跳跃 |
| 《锦瑟》 | 李商隐 | 追忆逝去的美好 | 用典繁复,情感隐晦 |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时空哲思 | 铺陈宏大,画面感强 |

5. 总结

白居易的《花非花》以极简的语言深刻的隐喻,成为唐诗中独特的“朦胧诗”代表。其影响力跨越千年,至今仍被现代文艺作品重新诠释,印证了经典诗歌的永恒价值

提示:若需进一步研究,可关注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对比其感伤诗与叙事诗的风格差异。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4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4

相关推荐

  • 联合国诗有哪些?跨越国界的诗歌对话与共鸣

    联合国诗有哪些?跨越国界的诗歌对话与共鸣 一、联合国诗的定义与意义 联合国诗(United Nations Poetry)泛指以和平、人权、文化多样性等联合国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诗歌创作。这类诗歌通过语言艺术打破地理与文化的隔阂,促进全球对话,成为跨文化理解的桥梁。 核心意义:– 推动全球人文交流:诗歌作为情感载体,能快速引发共鸣。– …

    2025年6月1日
    1040
  •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为何成为诗歌题材?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为何成为诗歌题材? 引言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情感悲剧之一。这段宫廷情缘不仅被载入史册,更成为历代诗人反复吟咏的经典题材。其跨越政治、文化与美学的多重维度,构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独特的艺术现象。 历史背景与爱情特质 帝王爱情的极致呈现 唐玄宗作为开创开元盛世的明君,与绝代佳人杨玉环的相遇,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戏剧张力…

    2025年10月21日
    310
  • 表现苏轼个性的诗有哪些?解码东坡诗词中的人格魅力

    表现苏轼个性的诗有哪些?解码东坡诗词中的人格魅力 苏轼(号东坡居士)作为宋代文学巨匠,其诗词不仅艺术成就卓著,更折射出他豁达乐观、豪放不羁、心系苍生的独特人格魅力。以下通过具体诗作,解码苏轼诗词中的个性特质。 一、豁达超脱:逆境中的精神超越 苏轼一生屡遭贬谜,却始终以豁达心态面对。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 “莫听穿林…

    2025年6月3日
    1200
  • 宋词中的“豪放”传统,在南北宋之交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宋词中的“豪放”传统在南北宋之交的演变研究 一、北宋豪放词风的奠基与特征 苏轼对豪放词风的开创性贡献标志着北宋词坛的重要突破。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壮阔的自然意象与深沉的历史感慨相结合,突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苏轼将诗的题材与意境引入词体,实现了“以诗为词”的艺术革新,使词从佐欢侑酒的娱乐工具转变为抒…

    2025年11月5日
    220
  • 晚明诗坛有哪些诗人?公安派与竟陵派的诗学革新

    晚明诗坛的诗人群体与诗学革新 一、晚明诗坛的主要诗人 晚明诗坛(约1573-1644年)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重要转型期,这一时期涌现出多个具有鲜明特色的诗人群体: 1. 公安派代表诗人: – 袁宗道(1560-1600):开创者,主张”独抒性灵” – 袁宏道(1568-1610):理论旗手,提出”性…

    2025年5月4日
    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