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出自哪首诗?

花非花出自哪首诗?

白居易的《花非花》

“花非花”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经典诗作《花非花》。这首诗以其朦胧的意境和深刻的哲思,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名篇。

诗歌原文

“`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

诗歌解析

1. 意象特点

“花非花,雾非雾”:开篇即用矛盾修辞法,营造出一种似真似幻的意境。
“夜半来,天明去”:暗示事物的短暂与无常。

2.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朦胧的意象,表达了人生短暂、美好易逝的哲理。白居易以“春梦”“朝云”比喻世间美好事物的转瞬即逝。

实际案例:文学应用

案例1:现代歌词引用

– 歌手周传雄在《寂寞沙洲冷》中化用此诗意境:”当记忆的线缠绕过往支离破碎,是慌乱占据了心扉,有花儿伴着蝴蝶,孤雁可以双飞,夜深人静独徘徊。”
引用效果:延续了原诗对短暂美好的怅惘感。

案例2:学术研究视角

– 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白乐天《花非花》一首,最得朦胧之美。”
研究价值:该诗被视为中国朦胧诗的早期典范。

文化影响

– 该诗衍生出成语”花非花雾非雾“,形容事物难以捉摸的特性。
– 在当代艺术中,常被用作展览主题(如2021年北京”花非花”当代水墨展)。

总结

白居易通过《花非花》创造了中国诗歌史上最具辨识度的意象之一。其“似有还无”的写作手法,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理解此诗的关键在于把握“短暂美学”这一核心命题。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4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4

相关推荐

  • 宋初诗坛的三体是指什么?

    宋初诗坛的“三体”:承前启后的诗歌流派 引言 宋初诗坛在继承唐代诗歌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三体”——白体、晚唐体和西昆体。这三个诗歌流派不仅展现了宋初诗人不同的艺术追求,更为宋代诗歌的独立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白体:平易浅近的通俗诗风 基本特征 白体是以唐代诗人白居易为宗的诗歌流派,主要活跃于宋太祖、太宗时期。这一流派崇尚…

    7小时前
    20
  • 陆游的绣停针叹半纪,跨万里秦吴,顿觉衰谢,有何人生感慨?

    陆游《绣停针》中的时空之叹与生命沉思 词作背景与文本解析 《绣停针·叹半纪》 是陆游晚年重要词作,其中”叹半纪,跨万里秦吴,顿觉衰谢”三句,以极具张力的时空对照,展现了他对生命历程的深刻反思。“半纪”指六十年光阴,”万里秦吴”则概括了他从巴蜀到江南的宦游轨迹,而”顿觉衰谢&#…

    2025年10月29日
    260
  • 纯写动物的诗有哪些?盘点古诗中不涉人世的生灵百态

    纯写动物的诗有哪些?盘点古诗中不涉人世的生灵百态 中国古代诗歌中,许多作品以动物为主题,通过描绘它们的形态、习性与生存状态,展现自然界的灵动与生机。这些诗作往往不涉及人类活动或情感,纯粹以动物为观察对象,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以下是一些典型例子与分析。 一、飞禽类:天空的精灵 重点内容:古诗中的飞禽常被赋予自由、高洁的象征,但部分作品仅客观描写其生物特性。 …

    2025年6月4日
    850
  • 苏辙追悼苏轼的诗有哪些?在兄弟诗中感受生死离别

    苏辙追悼苏轼的诗有哪些?在兄弟诗中感受生死离别 一、苏辙与苏轼的兄弟情深 苏轼与苏辙是宋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兄弟文人,合称“二苏”。两人不仅是血缘至亲,更是文学知己。苏轼一生宦海沉浮,苏辙始终相伴左右,甚至在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时,苏辙主动请求贬官以救兄长。这种深厚情感在苏轼去世后,化为苏辙笔下悲怆的悼亡诗。 二、苏辙追悼苏轼的代表诗作 1. 《亡兄子瞻端明墓…

    2025年6月1日
    970
  • 李白经典诗词有哪些?盛唐气象的诗歌艺术巅峰

    李白经典诗词有哪些?盛唐气象的诗歌艺术巅峰 一、李白诗歌的盛唐气象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盛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以豪放飘逸、想象瑰丽著称,充分展现了盛唐的自信、开放与蓬勃生机,被誉为“诗仙”。 盛唐气象在李白诗中的体现:1. 恢弘的格局:如《将进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气概。2. 自然的崇拜:…

    2025年5月16日
    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