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古风流人物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千古风流人物”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经典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苏轼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作,创作于其被贬黄州期间,借赤壁之战的历史典故抒发人生感慨。
重点内容:
– 全句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篇即气势磅礴,以长江奔流比喻历史长河,引出对历史英雄的追忆。
– 此词被誉为“宋词豪放派的开山之作”,奠定了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诗句解析与文学价值
1. 意象运用:
– “大江”象征时间流逝,“风流人物”指历史上才华横溢、功业卓著的英雄(如周瑜、诸葛亮等)。
– 苏轼通过对比自然永恒与人生短暂,表达对功名利禄的豁达。
2. 艺术特色:
– 豪放与婉约结合:既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壮阔,也有“人生如梦”的深沉感慨。
– 历史与现实交织:借周瑜“雄姿英发”的形象,反衬自身壮志难酬的无奈。
重点内容:
– 该词被收录于《全宋词》及中学语文教材,是中国古典文学必读篇目。
三、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应用
1. 文化传播:
– 在央视纪录片《苏东坡》中,此句被用作开篇引言,凸显苏轼的历史观。
– 2022年电视剧《梦华录》引用该词,引发观众对宋词的热议。
2. 商业引用:
– 某白酒品牌以“千古风流人物”为广告语,强调品牌的历史底蕴。
– 旅游景点(如黄冈赤壁)将此词刻于石碑,作为文化地标。
四、延伸思考
苏轼通过“千古风流人物”的慨叹,揭示了人类对永恒与意义的追寻。这一主题跨越时空,至今仍能引发共鸣,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符号。
重点内容:
– 建议结合苏轼生平(如“乌台诗案”)深入理解词中情感,体会其“超然物外”的哲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