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是哪首诗?

但愿人长久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作者

“但愿人长久”出自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是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时所作,表达了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

重点内容
– 词牌名:《水调歌头》
– 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主题:中秋怀人,兼具哲理与情感。

2. 全文赏析

原文节选: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艺术特色

虚实结合:从“把酒问月”到“乘风归去”,展现浪漫想象。
情感升华:结尾从个人思念上升到普世祝福,成为千古名句。

3. 实际案例:现代应用

案例1:文化传播

– 2022年央视中秋晚会以《但愿人长久》为主题,通过全息技术重现苏轼词境,观看量超2亿次。
标红效果:节目将“千里共婵娟”与航天员太空赏月画面结合,强化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案例2:教育引用

–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收录此词,要求学生“分析词中的人生哲理”。教师常以“月圆人圆”对比“月缺人离”,引导学生理解苏轼的豁达。

4. 常见误解辨析

– 误记为李白作品:因李白擅写月,但此词确为苏轼代表作。
“长久”指健康:非单纯“长寿”,而是情感与生命的双重祝愿

5. 总结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中秋为背景,将个人情感升华为人类共情。“但愿人长久”至今仍是节日祝福、文艺创作的经典素材,展现苏轼“以诗言志”的永恒魅力。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3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3

相关推荐

  • 关于端午节有哪些诗?诗词中的端午风情

    关于端午节有哪些诗?诗词中的端午风情 一、端午节与诗词的文化渊源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自古与诗词紧密相连。诗人常以端午为题材,抒发对屈原的怀念、描绘节日风俗,或寄托家国情怀。从唐代到清代,端午诗词数量庞大,风格多样,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经典端午诗词赏析 1. 唐代·杜甫《端午日赐衣》 重点内容:>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

    2025年4月13日
    1080
  • 窗前明月光出自于哪首诗?

    窗前明月光出自于哪首诗? 重点内容 “窗前明月光”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为人熟知的五言绝句之一,被誉为“千古思乡第一诗”。 — 诗歌全文及解析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创作背景:李白在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旅居扬州时所作,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8…

    2025年7月1日
    820
  •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承载着辛弃疾怎样的登临意?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解码辛弃疾的登临意 一、登临意象的历史语境 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创作于1205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值韩侂胄准备北伐之际。这位六十六岁的抗金老将登临镇江的北固亭,面对浩荡长江,写下“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的千古绝唱。此时距离北宋灭亡已近八十年,但中原故土始终是辛弃疾魂牵梦萦的精神原乡。 在唐宋文学传统中,登临意…

    2025年10月21日
    320
  • 关于诚信的诗句和名言,你了解多少?

    诚信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历代诗词和名言中都有关于诚信的深刻表述。诚信体现了个人的品德、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他人的尊重,它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和和谐关系的重要基础。以下是一些经典诗句和名言,表达了对诚信的推崇与赞美: 诗句中的诚信 “言必信,行必果。” —— 《论语·子路》 孔子在《论语》中强调“言必信,行必果”,即言辞一定要守信用,行动必须落实。体现了诚…

    2024年12月27日
    3100
  • 哪些诗人是名副其实的文武全才?

    哪些诗人是名副其实的文武全才? 在中国历史上,“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是许多文人的理想境界。然而,真正能在文学与军事领域同时取得卓越成就的诗人并不多见。以下通过具体案例,探讨几位名副其实的文武全才。 一、辛弃疾:词坛飞将与抗金英雄 辛弃疾是南宋豪放词派的代表,更是实战经验丰富的军事家。他的文学成就广为人知,但少有人知的是,他年轻时曾率五十骑兵突袭五…

    3天前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