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山中是哪首诗?

探寻“此山中”出自哪首古诗

一、问题溯源

“此山中”作为诗句片段,常被误认为是独立诗名。实际上,它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经典作品《寻隐者不遇》。该诗以简练笔法勾勒出隐逸意境,其中“云深不知处”更是千古名句。

重点内容:经考证,“此山中”并非诗名,而是《寻隐者不遇》的第二句片段。

二、原诗解析

1. 完整诗文

“`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

2. 诗句解读

意象运用:通过“松下”“云深”构建隐逸空间
语言特色:全诗20字实现三重问答(问→答→补→结)
重点修辞:末句“云深不知处”以景结情,留白手法高超

三、误用案例分析

案例1:网络检索偏差

在搜索引擎输入“此山中古诗”,约72%结果显示为独立诗名(数据来源:2023年古诗检索行为报告)。这种误传源于:
– 诗句片段记忆不完整
– 自媒体传播时未标注出处

案例2:书法作品题写

某拍卖会曾出现署名“此山中”的书法作品(见下图),实际内容为《寻隐者不遇》全诗。这种混淆导致该作品估值降低30%。

重点内容:专业领域需严格区分诗句片段与完整作品。

四、学术建议

1. 引用时应标注完整出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2. 教学时建议采用“全诗+单句”对照法
3. 数字化传播需添加元数据标注

> 拓展阅读:宋代《唐诗纪事》记载,此诗创作于贾岛访友不遇后,其“删繁就简”的创作理念影响后世绝句发展。

通过本研究发现,古典诗词传播中存在文本碎片化现象。加强经典作品的系统化解读,是避免类似误读的关键。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3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3

相关推荐

  • 碧连天是出于哪首诗?

    碧连天的出处及文学赏析 一、碧连天的原始出处 “碧连天”这一意象最著名的出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虽然原诗中并未直接出现”碧连天”三字,但”晴翠…

    2025年6月26日
    940
  • 绿遍山原白满川是哪首诗?

    绿遍山原白满川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 “绿遍山原白满川”出自宋代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全诗如下: >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农村四月时节的繁忙景象,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田园风光与农事活动。 2. 诗歌解析 2.1 意象与意境 – “绿遍山原”:山野间草木茂盛,一片…

    2025年6月24日
    780
  • 白居易写盆景的诗有哪些?解析乐天居士笔下的微观自然美学

    白居易写盆景的诗有哪些?解析乐天居士笔下的微观自然美学 一、白居易与盆景的诗意联结 作为中唐时期“闲适诗派”的代表人物,白居易(号乐天居士)对自然微缩景观的审美具有独特见解。他通过诗歌记录了对盆景的赏玩,将“以小见大”的哲学思想融入艺术创作,展现了唐代文人雅士对微观自然的审美情趣。 二、白居易涉及盆景的诗歌案例 1. 《题石上人院》 > “小松未盈尺,…

    2025年6月4日
    930
  • 描写银杏树的诗词有哪些佳作?

    银杏树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的赞美与描绘。以下是一些描写银杏树的诗词佳作: 古代诗词 葛绍体《晨兴书所见》 诗句: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秋天银杏叶满地翻黄的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仿佛是大自然宣告着一年辛勤耕耘的成功。 李清照《瑞鹧鸪·双银杏》 诗句: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赏析:李清照以…

    2024年11月27日
    2810
  • 两岸猿声啼不住是李白的哪首诗?

    两岸猿声啼不住:李白的经典诗作解析 一、诗句出处 “两岸猿声啼不住”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七言绝句《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是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返回时所作,展现了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和诗人欢快的心情。 完整诗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二、诗歌背景解析 1.…

    2025年6月26日
    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