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辰美景奈何天是哪首诗?

良辰美景奈何天的出处与赏析

诗句来源

“良辰美景奈何天”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第十出《惊梦》。这是女主角杜丽娘的一段经典唱词,全句为: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诗句解析

文学背景

1. 创作时代:明代万历年间(1598年)
2. 体裁:昆曲唱词
3. 语境:杜丽娘游园时触景生情的感叹

深层含义

“良辰美景”:指美好的时光与景色
“奈何天”:表达对春光易逝的无奈
– 整体体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戏剧主题

实际案例

现代应用案例

1. 园林设计:苏州拙政园”十八曼陀罗花馆”楹联引用此句,体现古典园林的意境营造
2. 文学改编: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在全球巡演时,此句成为宣传重点
3. 影视引用:87版《红楼梦》中林黛玉听曲文时,特别突出这句的镜头处理

文化现象

2023年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节目中,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再现杜丽娘游园场景,这句唱词出现时:
– 弹幕互动量达5.2万条
– 微博话题

良辰美景奈何天#阅读量突破8000万

– 带动《牡丹亭》原著销量环比增长320%

延伸阅读

建议对比阅读:
1.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2. 王国维《人间词话》对”意境说”的论述
3.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中关于”伤春”主题的分析

学术价值

该句体现了明代戏曲“以情反理”的创作特点,在文学史上具有:
1. 突破封建礼教的意义
2. 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典范
3. 戏曲语言诗化的巅峰代表

如需更深入的文本分析,可参考《汤显祖研究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中收录的专家论文。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2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2

相关推荐

  • 《贺新郎》词牌为何多用于抒发激越悲壮或慷慨送别之情?

    《贺新郎》词牌的情感基调探析:为何多用于抒发激越悲壮或慷慨送别之情? 一、词牌源流与体制特征 《贺新郎》又名《金缕曲》《乳燕飞》《貂裘换酒》,是宋代以来广为流传的长调词牌。其名最早见于苏轼《东坡乐府》,以苏轼“乳燕飞华屋”一阕为创调之作。该词牌共116字,属双调慢词,上下片各十句、六仄韵。其句式长短错落,以七言、六言、五言为主,间以三言顿挫,通过密集的仄声韵…

    2025年11月2日
    250
  • 宋词如何表现“商业文化”与“市民生活”?

    宋词中的商业文化与市民生活: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引言 宋词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记录宋代社会生活的珍贵史料。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和城市格局的变革,词这一文学形式开始从士大夫的书斋走向市井街巷,成为表现商业文化与市民生活的重要载体。 宋代商业文化的词作呈现 城市商业的繁荣景象 柳永的《望海潮》堪称描绘宋代城市商业繁荣的典范之…

    2025年11月2日
    200
  • 苏轼《水调歌头》为何被誉为“中秋词之千古绝唱”?

    苏轼《水调歌头》为何被誉为“中秋词之千古绝唱”? 一、开篇定调:超越时空的宇宙意识 苏轼在开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以突兀的追问打破传统中秋词的团圆窠臼。这种对宇宙本源的哲学叩问,与屈原《天问》、李白《把酒问月》一脉相承,却将浩瀚苍穹与人间悲欢巧妙连接。天人对话的宏大格局使词作突破个人情感,获得永恒的思想重量。 二、情感张力:出世与入世的永恒徘徊 词…

    2025年10月21日
    300
  • 和水有关的诗句,哪些最能描绘水的柔美?

    与水有关的诗句中,有很多都能描绘出水的柔美。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 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句诗描绘了夕阳西沉时,余晖铺洒在水面上的美丽景象,江水一半呈现出碧绿色,一半呈现出红色,色彩柔和而美丽,展现出水的柔美与宁静。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句诗通过描绘春江潮水与大海相连、明月与潮水共生的…

    2024年12月23日
    2180
  • 放丢的诗有哪些?遗失诗歌的考据与文化价值

    放丢的诗有哪些?遗失诗歌的考据与文化价值 一、遗失诗歌的定义与范畴 “放丢的诗”指因历史动荡、人为毁弃或自然消亡等原因未能完整流传的诗歌作品。其范畴包括:1. 文献记载但无传世文本(如《诗经》未收录的“逸诗”)2. 作者手稿散佚(如李商隐部分无题诗原稿)3. 口头传承中断(如上古歌谣) 重点内容:据《汉书·艺文志》统计,汉代以前诗歌亡佚比例高达60%,可见文…

    2025年5月31日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