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整首诗?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古诗《四喜》的深度解析

一、诗歌全文与背景

重点内容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这首短诗出自宋代汪洙的《神童诗·四喜》,以凝练的语言概括了人生四大喜事。其中“洞房花烛夜”(婚姻之喜)与“金榜题名时”(科举及第)因关联个人成就与家庭荣耀,成为后世引用频率最高的经典意象。

二、诗句的文学与文化内涵

1. 洞房花烛夜
– 象征婚姻与家族延续的喜悦,古代婚礼中“红烛”“合卺酒”等仪式强化了这一场景的仪式感。
实际案例:唐代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通过新婚隐喻科举应试,体现双喜文化的交融。

2. 金榜题名时
– 反映科举制度下“学而优则仕”的社会价值观,如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狂喜。
重点内容:明代《醒世恒言》记载,书生赵旭因金榜题名而改变家族命运,印证了这一喜事的社会影响力。

三、现代应用与衍生创作

后人曾戏谑地为原诗添加后缀,形成反差幽默:
“久旱逢甘雨——一滴,他乡遇故知——债主。
洞房花烛夜——隔壁,金榜题名时——做梦。”

重点内容:这种改编反映了当代人对传统“四大喜”的解构,凸显理想与现实的张力。

四、结语

《四喜》诗以高度符号化的语言,浓缩了中国人对生命圆满的期待。洞房花烛金榜题名作为核心意象,至今仍是婚庆、升学场景中的高频祝福语,体现传统文化持久的生命力。

(注:若需进一步考据或扩展其他案例,可提供具体方向。)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2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11:02

相关推荐

  • 浙东唐诗有哪些画配诗?山水诗与绘画艺术的互文关系

    浙东唐诗中的画配诗及其与绘画艺术的互文关系 一、浙东唐诗与绘画艺术的背景 浙东地区(今浙江东部)作为唐代文人雅士的聚集地,孕育了大量以山水为主题的诗歌。“浙东唐诗之路”上的诗人如王维、孟浩然、李白等,不仅以诗写景,更通过文字构建视觉意象,形成与绘画艺术的深度互文。 二、典型画配诗案例解析 1. 王维《山居秋暝》与青绿山水 空山新雨后,…

    2025年7月13日
    1040
  • 《琵琶记》“赵五娘吃糠”为何是感人至深的情节?

    《琵琶记》“赵五娘吃糠”为何是感人至深的情节? 《琵琶记》作为元末戏曲家高明的代表作,被誉为“南戏之祖”,其中“赵五娘吃糠”是整部作品中最具感染力的核心情节之一。这一片段通过极端困境下的伦理抉择与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苦难,展现了人性的坚韧与崇高,至今仍能引发观众的深切共鸣。 一、情节背景:伦理困境的极端化呈现 故事发生于东汉末年,书生蔡伯喈奉父命赴京应试,高中后…

    2025年11月2日
    210
  • 獐麋豕鹿是指哪些具体野兽?

    “獐麋豕鹿”这一表述可能源于古代文献或成语,用来泛指不同类型的野兽。下面分别解释这四个词所指的具体野兽: 獐: 学名:Hydropotes inermis 俗称:河麂、牙獐 分类:偶蹄目鹿科獐属哺乳动物 特征:小型鹿类,体长91-103cm,尾长6-7cm,体重14-17kg。雌雄两性均完全无角,雄性生有外露的犬齿。体毛多棕黄色、灰黄色,浓密粗长。 分布与习…

    2024年10月5日
    3380
  • 离别的思念的诗句有哪些

    离别的思念,自古以来便是诗人笔下常见的主题,他们用深情的笔触描绘了离别后的哀愁与思念。以下是一些经典的离别思念诗句: 王维《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友人离去后自己将孤独无依的感慨。 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壮阔…

    2024年9月22日
    2610
  • 苏轼为何在江城子中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深度解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创作动因 一、词作背景与情感内核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所作的千古绝唱。创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正月二十日,时任密州知州的苏轼在梦中与亡妻重逢,醒后悲从中来,提笔写下这首悼亡词。此时距离王弗病逝恰好十年,但苏轼的思念之情并未随时间消退,反而因仕途坎坷而愈…

    3天前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