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安出自哪首诗?

Random Image

祈安出自哪首诗?

“祈安”的出处与背景

“祈安”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著名的古代诗词,而是源自中国传统祈福文化中的常见用语,多见于民间仪式、匾额或宗教文献中。其核心含义为“祈求平安”,体现了人们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若从诗歌角度追溯,与之意境相近的文本可参考以下两类:
1. 《诗经·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亦孔之固”,表达对上苍庇佑平安的祈愿。
2. 唐代白居易《赠邻里往还》:“愿为同社人,鸡豚宴春秋”,隐含对和谐安宁的期盼。

实际案例:文学与民俗中的“祈安”

1. 匾额与建筑

福建泉州天后宫悬有“祈安锡福”匾额,体现妈祖信仰中的平安诉求。
台湾寺庙常见“祈安醮”仪式,源自道教,通过诵经祈福消灾。

2. 现代创作引用

– 作家简媜在散文《水问》中化用:“香火袅袅,是人间最朴素的祈安”,将民俗意象升华为文学表达。

学术视角:祈福语的文化内涵

标红重点
“祈安”属于“以语言为载体的象征行为”(民俗学者刘魁立语),其核心是通过特定文本实现心理慰藉
– 类似词汇如“禔福”(《汉书》)、“康宁”(《尚书》)均属同一语义系统。

结论

“祈安”虽非严格意义上的诗句,但其文化根脉可追溯至《诗经》以降的平安叙事。在当代,它仍活跃于宗教、建筑与文学中,成为中国传统祈福文化的活态见证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相关推荐

  • 除夕的诗有哪些?节日诗词的团圆意象

    除夕的诗有哪些?节日诗词的团圆意象 一、除夕诗词的文学传统 除夕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便是文人墨客抒怀的重要题材。除夕诗词不仅承载着辞旧迎新的时间意义,更通过团圆、守岁、思乡等意象,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核。 1. 经典除夕诗词举例 – 《除夜作》- 高适 >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 故乡今夜思…

    2025年4月10日
    930
  • 加到诗中的数学元素?数字与诗意的奇妙融合

    数字与诗意的奇妙融合:数学元素在诗歌中的运用 数学与诗歌的跨界对话 数学与诗歌看似分属理性与感性的两极,但两者在结构、节奏与象征层面存在深刻联系。数学为诗歌提供精确的框架,而诗歌赋予数学情感的温度。这种跨界融合催生了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 数学元素在诗歌中的表现形式 1. 数字的象征意义 数字在诗歌中常被赋予文化或哲学内涵。例如:– 杜甫《春望》中…

    2025年4月24日
    1030
  • 窗外的雪是哪首诗?

    窗外的雪是哪首诗?——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雪意象解析 一、雪意象在中国诗词中的文化内涵 雪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一个高频出现的自然意象,承载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和情感寄托。从《诗经》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开始,雪就与时空转换、人生境遇紧密相连。 重点内容:唐代诗人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8221…

    2025年6月28日
    330
  • 三拜的诗有哪些?古代祭祀文化的诗歌见证

    三拜的诗有哪些?古代祭祀文化的诗歌见证 一、三拜礼与古代祭祀文化 三拜是中国古代祭祀、朝觐等重大仪式中的核心礼节,体现对天地、祖先、神灵的至高敬意。《周礼·春官》记载:“三拜者,天地人之礼也”,强调其贯穿自然与人文的象征意义。在诗歌中,三拜常作为祭祀仪轨的具象化表达,承载着古人对宇宙秩序的认知与伦理情感的寄托。 二、经典诗歌中的“三拜”意象 1. 《诗经·小…

    2025年5月15日
    750
  • 尊老敬老,哪些诗句或名言传递了这一美德?

    尊老敬老的美德在古诗词和名言中得到了广泛的传颂,以下是一些传递这一美德的诗句和名言: 诗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名句,表达了子女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对长辈的敬重和孝顺。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元代诗人王冕的《墨萱图·其一》中的诗句,描绘了慈母倚门盼望游子归来的情景,体现了对母亲的思念和孝顺。 老吾老,以及人…

    2024年12月26日
    1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