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是哪首诗?

路漫漫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

“路漫漫”出自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原文为: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不懈追求的坚定信念,成为千古名句。

2. 诗句解析

“路漫漫”:比喻人生或追求目标的道路漫长而艰难。
“修远”:强调路途的遥远和艰辛。
“上下求索”:体现诗人主动探索、不畏艰难的精神。

重点内容:这句诗不仅是屈原个人志向的写照,更成为后世激励人们坚持理想的经典名言。

3. 实际案例

案例1:教育领域

许多学校将“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校训,鼓励学生终身学习。例如:
北京大学在毕业典礼中多次引用此句,强调学术探索的持久性。

案例2:企业文化建设

华为公司在内部演讲中引用此诗,比喻科技研发需要长期投入,体现“艰苦奋斗”的企业精神。

案例3:个人励志

– 作家鲁迅在《彷徨》题记中化用此句,表达对民族出路的思考,展现知识分子的责任感。

4. 文化影响

– 该诗句被广泛用于书法、绘画、影视作品中,如纪录片《屈原》的开场字幕。
– 2020年,中国航天局以“路漫漫”命名月球车设计方案,象征太空探索的漫长征程。

重点内容:诗句跨越时空,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符号之一。

5. 总结

《离骚》中的“路漫漫”不仅是文学经典,更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个层面。其传递的坚韧不拔探索精神,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1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1

相关推荐

  •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为何能慰藉离伤?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中“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慰藉力量探析 一、词作背景与核心意象解析 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在杭州送别挚友钱穆父时写下《临江仙》。这首词中最震撼人心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以独特的时空视角构建了深刻的哲学意境。逆旅,即旅舍,苏轼将整个人生比作暂住的客舍,而每个生命个体都是行走其中的过客。这种意象突破了传统送别诗词的伤感模…

    2025年11月2日
    220
  • 苏轼与辛弃疾同属豪放派,他们的词风有何差异?

    苏轼与辛弃疾词风差异研究 一、引言 苏轼与辛弃疾作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其创作均展现出雄浑豪迈的气象,但二者在精神内核与艺术表现上存在显著差异。王国维《人间词话》曾精辟指出:”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这六个字精准概括了两位词人的本质区别。 二、精神境界的差异 2.1 苏轼的超然之”旷” 苏轼的词作渗透着道家…

    2025年10月21日
    230
  • 红红火火的唯美诗句,哪些让人热血沸腾?

    红红火火的唯美诗句,往往能够唤起人们内心的激情与热血,以下是一些让人热血沸腾的经典诗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这句诗以火红的太阳和绚烂的江花为意象,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热情洋溢的江南春景,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繁华与热烈之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这句诗以竹子为象征,表达了坚…

    2024年12月21日
    3180
  • 盛唐边塞思乡诗有哪些?金戈铁马中的柔情

    盛唐边塞思乡诗有哪些?金戈铁马中的柔情 一、盛唐边塞诗的时代背景 盛唐时期(713-766年),国力强盛,边疆战事频繁。文人从军、戍边成为风尚,边塞诗由此兴盛。这类诗歌既描绘金戈铁马的壮烈,也流露征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形成独特的“铁血柔情”风格。 二、边塞思乡诗的典型主题 1. 征战之苦与思乡之痛:将士在戍边中饱受艰辛,乡愁成为精神寄托。2. 自然意象的对比…

    2025年5月23日
    1170
  • 刘诗诗演的动漫有哪些?从荧幕到二次元的跨界演绎

    刘诗诗演的动漫有哪些?从荧幕到二次元的跨界演绎 一、刘诗诗的演艺生涯与动漫跨界 刘诗诗作为中国内地知名演员,凭借《步步惊心》《仙剑奇侠传三》等影视作品广受观众喜爱。近年来,她逐渐涉足二次元领域,通过配音、形象授权等方式参与动漫作品,展现了从荧幕到动画的多元才华。 二、刘诗诗参与的动漫作品案例 1. 《狐妖小红娘》月红篇(配音) – 角色:刘诗诗为…

    2025年4月25日
    1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