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赠李白的十五首诗?

杜甫赠李白的十五首诗:盛唐双星的诗意对话

一、杜甫与李白的交游背景

杜甫与李白被誉为“李杜”,是盛唐诗坛的双子星。两人于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相识,虽交往时间仅一年有余,但杜甫为李白写下15首赠诗,足见其对李白的倾慕与怀念。这些诗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折射出盛唐文人间的精神共鸣。

重点内容:杜甫对李白的评价极高,称其“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而李白仅存2首赠杜甫的诗,形成鲜明对比。

二、杜甫赠李白诗的分类与主题

1. 直接赠诗

《赠李白》(五古)
>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解析:诗中既赞李白豪放不羁,又暗含对其人生际遇的惋惜。

《赠李白》(七绝)
>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 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
重点内容:杜甫以自身困顿反衬李白的超脱,表达对自由精神的向往。

2. 怀念与追忆

《春日忆李白》
>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解析:直接赞美李白诗歌的清新俊逸,并将其与南北朝名家庾信、鲍照相比。

《梦李白二首》(安史之乱后作)
>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重点内容:杜甫听闻李白流放夜郎,忧思成梦,诗中对李白的命运充满深切关怀

3. 对李白人生际遇的感慨

《天末怀李白》
>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解析:名句揭示李白才华与命运的矛盾,暗指其遭谗被贬的遭遇。

三、典型案例分析

1. 《饮中八仙歌》中的李白形象

虽非专赠李白,但诗中刻画李白:
>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重点内容:杜甫以夸张笔法突出李白的狂放与才情,成为后世对李白的经典认知。

2. 《不见》中的沉痛控诉

>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解析:李白晚年因永王璘案获罪,杜甫直言社会对天才的扼杀,体现文人相惜的深情。

四、历史评价与文学意义

1. 文学史价值:杜甫的赠诗是研究李白的第一手资料,补充了正史记载的不足。
2. 情感深度:诗中既有对友人的牵挂,也有对盛唐文化精神的追忆。
3. 艺术手法:杜甫善用对比(如《赠李白》中“丹砂”与“飘蓬”)、典故(如庾信、鲍照)深化主题。

重点内容:清人仇兆鳌评曰:”杜公赠白诗,首首皆肺腑流出,非寻常酬应之作。”


结语:杜甫的十五首赠诗,构建了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诗人对话”,既是个人情谊的见证,更是盛唐气象的诗意留存。**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1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1

相关推荐

  • 形容女子成熟的诗有哪些?诗词中女性成长与韵味的描绘

    形容女子成熟的诗有哪些?诗词中女性成长与韵味的描绘 一、古典诗词中的女性成熟之美 古典诗词中,女性成熟之美常通过仪态、气质、智慧等维度展现,既有外在的风韵,也有内在的积淀。以下是一些经典案例: 1. 《诗经·卫风·硕人》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此诗描绘了庄姜的美貌,但更突出其端庄大方的气质,体现了贵族女子的成熟风范。 2. 李清照《醉花…

    2025年6月11日
    830
  • 刘诗诗关晓彤综艺同台:姐妹花互动全记录

    刘诗诗关晓彤综艺同台:姐妹花互动全记录 1. 同台背景与节目亮点 近期,热门综艺《王牌对王牌》第七季迎来重磅嘉宾——刘诗诗与关晓彤的首次同台。两位女神分别以“古装女神”和“国民闺女”标签深入人心,此次合作引发观众强烈期待。节目组以“古风主题”为切入点,巧妙结合二人代表作《步步惊心》与《凤囚凰》,打造了一场视觉与情怀的双重盛宴。 重点内容:刘诗诗一袭白色汉服亮…

    2025年4月27日
    1030
  • 描写月亮诗有哪些?古诗中的婵娟之美全收录

    描写月亮诗有哪些?古诗中的婵娟之美全收录 一、月亮在古诗中的象征意义 月亮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常被用来寄托思念、孤寂、高洁、永恒等情感。– 思念:如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孤寂:如李白《月下独酌》中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高洁:如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

    2025年4月15日
    1610
  • 诗的艺术手法有哪些?诗词创作的技巧大全

    诗的艺术手法有哪些?诗词创作的技巧大全 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其艺术手法和创作技巧丰富多样。本文将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方面系统梳理诗词创作的核心技巧,并结合经典案例加以分析。 一、修辞手法:增强语言表现力 1. 比喻 比喻是通过相似性将一物比作另一物,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案例: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2025年4月14日
    1510
  • 从田园诗到山水诗有哪些?追溯中国诗歌的意境流变

    从田园诗到山水诗:追溯中国诗歌的意境流变 一、田园诗的兴起与审美特征 田园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类型,以陶渊明为代表,兴起于东晋时期。其核心审美特征为:1.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描绘农耕生活、田园风光,体现隐逸思想。2. 质朴的语言风格:如《归园田居》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白描手法展现恬淡意境。3. 哲学意蕴:融合道家“返璞归真”思想,如《饮酒·其五…

    2025年6月1日
    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