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最著名的一首诗?

林则徐最著名的一首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一、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

林则徐(1785—1850)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以虎门销烟和抵抗西方列强侵略闻名。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因主战被贬新疆伊犁,途中写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表达其忧国忧民、坚贞不屈的精神。

二、诗歌全文与重点解析

全诗如下
>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重点内容标红

1.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两句是林则徐毕生信念的浓缩,意为“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个人祸福而逃避或迎趋”。后被广泛引用,成为爱国名句

2. 历史意义
诗句体现了林则徐“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家精神,即使在贬谪途中仍心系国家,展现了传统士大夫的责任感。

三、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影响

1. 政治领域的引用
– 2003年,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引用此句,强调“政府工作应以国家利益为先”
– 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及此诗,赞颂林则徐的爱国情操

2. 教育与社会传播
– 该诗被收入中学语文教材,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经典案例。
– 在纪念虎门销烟180周年活动中,诗句被制成标语,强化民族精神传承。

四、总结

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不仅是一首个人抒怀之作,更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象征。其核心诗句跨越时空,至今仍激励国人为国家利益勇于担当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1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1

相关推荐

  • 李白偷懒?哪些诗作被戏称为“偷懒”之作?

    李白偷懒?哪些诗作被戏称为“偷懒”之作? 一、李白诗歌的“偷懒”争议 作为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李白的作品以豪放飘逸著称。然而,后世学者和文学爱好者发现,部分诗作存在句式重复、意象雷同的现象,甚至被戏称为“偷懒”之作。这种“偷懒”并非贬义,而是指李白在创作中巧妙化用自身语汇,或受乐府诗格式限制的结果。 — 二、“偷懒”诗作的典型表现 1. …

    2025年6月9日
    710
  • 钢铁厂题材诗有哪些?工业美学的诗意诠释

    钢铁厂题材诗有哪些?工业美学的诗意诠释 一、钢铁厂诗歌的题材分类 钢铁厂作为工业文明的象征,在诗歌中常被赋予多重意象。其题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劳动赞歌:歌颂工人的辛勤与坚韧,如郭沫若《炉中煤》以“炉火”隐喻劳动者的热情。2. 工业景观:描绘钢铁厂的宏大场景,如北岛《岗位》中“高炉的火焰吞没了星空”。3. 时代反思:批判工业化对自然的侵蚀,如于坚《哀滇…

    2025年4月24日
    1370
  • 励志的史诗有哪些诗?从《离骚》到《正气歌》的精神传承

    励志的史诗有哪些诗?从《离骚》到《正气歌》的精神传承 一、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励志传统 中国古代诗歌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更是民族精神与人格力量的载体。从屈原的《离骚》到文天祥的《正气歌》,这些作品以磅礴的笔触书写了逆境中的坚守、理想中的奋争,成为激励后人的精神丰碑。 核心特点:1. 家国情怀: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2. 逆境不屈:在困厄中彰显人格力量。3. …

    2025年4月29日
    1210
  • 白了少年头是哪首诗?

    “白了少年头”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 “白了少年头”出自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的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该词是岳飞的代表作之一,以慷慨激昂的笔触表达了作者精忠报国、收复河山的壮志豪情,以及壮志未酬、时光易逝的悲愤。 原词节选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

    2025年7月1日
    540
  • 带有讽喻的诗有哪些手法?从白居易到现代诗的社会批判

    带有讽喻的诗有哪些手法?从白居易到现代诗的社会批判 一、讽喻诗的核心手法 讽喻诗通过象征、反讽、夸张、对比等手法,以含蓄或尖锐的方式批判社会现象。以下是主要手法: 1. 象征与隐喻 – 用具体意象暗示抽象社会问题,如白居易《卖炭翁》以“满面尘灰烟火色”象征底层劳动者的艰辛。 – 现代诗人北岛《回答》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用“通行…

    2025年5月8日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