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复西归是哪一首诗?

Random Image

何时复西归是哪一首诗?

诗歌背景与出处

“何时复西归”出自汉代乐府诗《长歌行》,这是一首劝诫世人珍惜时光、奋发向上的经典作品。全诗以自然景物起兴,通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等意象,引出对光阴易逝的感慨,最终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警句点明主旨。

重点内容
– 诗句“何时复西归”的上一句是“百川东到海”,以流水比喻时间一去不返。
– 该诗被收录于《乐府诗集》,是汉代民间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诗句解析与案例

1. 诗句原文节选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 实际案例:教育应用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长歌行》常被用作珍惜时间的典型案例。例如:
– 教师会引导学生对比“朝露”与“秋叶”的意象,理解时光流逝的不可逆性
– 通过“百川东到海”的比喻,学生能更直观地体会“年少需努力”的深刻寓意。

文化影响与误读澄清

1. 常见误读

部分读者误将“何时复西归”与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中“奔流到海不复回”混淆。需注意:
– 《长歌行》为汉代乐府诗,风格质朴;
– 李白诗句更具浪漫主义色彩。

2. 现代引用

该诗常用于激励演讲或时间管理主题的写作中。例如:
– 某企业培训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为主题,强调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重点内容
《长歌行》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普世性,跨越千年仍能引发共鸣。

总结

“何时复西归”出自《长歌行》,以自然现象隐喻人生哲理,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惜时主题的典范。其语言简练、意象生动,至今仍被广泛传诵与应用。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相关推荐

  • 刘诗诗和杨洋的歌有哪些?当演员跨界音乐领域的碰撞

    刘诗诗与杨洋的音乐跨界:演员与歌手的双重身份碰撞 1. 演员跨界音乐领域的现象概述 近年来,演员跨界音乐领域已成为娱乐圈的常态。许多演员凭借自身人气和多元才华,尝试发行单曲或专辑,甚至参与音乐综艺。这一现象既是对个人能力的拓展,也是市场流量变现的体现。刘诗诗和杨洋作为一线演员,也曾涉足音乐领域,尽管作品数量有限,但仍引发粉丝热议。 2. 刘诗诗的音乐作品 刘…

    2025年6月1日
    740
  • 春节相关诗全解析:从守岁到元宵的诗词年俗

    春节相关诗全解析:从守岁到元宵的诗词年俗 一、春节诗词的文化背景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自古便是文人墨客吟咏的主题。诗词中的春节年俗不仅记录了古代社会的风貌,更承载了人们对团圆、吉祥的永恒追求。从唐代的宫廷庆典到宋元的市井风情,诗词成为穿越时空的“年俗画卷”。 重点内容:– 时间跨度:春节诗词涵盖腊月祭灶、除夕守岁、正月元宵等多个节点…

    2025年4月20日
    900
  • 关于“于”的诗句有哪些动人之处?

    关于“于”的诗句,其动人之处往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感表达之深沉 诗句中的“于”字,常常作为介词或助词,连接着诗人深沉的情感与所描绘的景象或事物。例如,杜甫的《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通过“于”字未直接出现但隐含的情感连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壮阔与人生之无常的深刻感慨。 二、意境营造之悠远 含有“于”的诗句,往往能够营造出一种悠远…

    2024年10月4日
    2170
  • 送别诗现代图片有哪些?视觉化呈现的离愁别绪

    现代送别诗视觉化呈现:图像中的离愁别绪 一、现代送别诗的视觉化趋势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送别诗的呈现方式从纯文字拓展到视觉化表达。通过摄影、插画、数字艺术等形式,离愁别绪被赋予更直观的感染力。 重点内容:现代送别诗的图像化核心在于“意象转化”,即将传统诗歌中的意象(如柳枝、长亭、孤帆)转化为现代视觉符号(如车站、行李箱、背影)。 二、典型视觉化案例解析 1…

    2025年4月27日
    770
  • 赞美扬州诗词有哪些诗?跟随古人足迹领略扬州风华

    赞美扬州诗词有哪些诗?跟随古人足迹领略扬州风华 扬州,这座被誉为“淮左名都”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的灵感源泉。从唐代的李白、杜牧,到宋代的苏轼、姜夔,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扬州的繁华与风雅。本文将带您走进经典诗词中的扬州,感受这座城市的千年风华。 一、唐代诗人笔下的扬州 1.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重点名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025年6月1日
    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