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楼台先得月哪首诗?

Random Image

近水楼台先得月:出处、释义与文化影响

一、诗歌出处与原文

“近水楼台先得月”出自宋代诗人苏麟的《断句》,全诗仅有两句:
>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此诗因言简意赅、寓意深刻而广为流传,后成为成语,比喻因地理位置或关系优势而优先获得利益或机会。

二、诗句背景与创作动机

据宋代俞文豹《清夜录》记载,苏麟当时任杭州属县巡检,因不满上司范仲淹提拔身边亲信却未注意到自己,故献此诗委婉表达诉求。范仲淹读后,立即举荐了他。
实际案例
现代职场中,类似现象被称为“马太效应”——资源往往向已有优势者集中。例如,硅谷科技公司员工因“地理临近性”更容易获得内部投资机会,印证了“近水楼台”的普适性。

三、文化内涵与延伸应用

1. 积极解读:强调把握优势资源的智慧。
– 如商业中选址靠近目标市场(如星巴克依托人流密集区),或职场中主动接触核心团队。
2. 消极批判:暗讽资源分配不公
– 案例:某些行业“圈子文化”导致外人难以进入,如传统艺术领域的师徒传承制。

四、相关诗词对比

与唐代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对比:
– 苏麟诗侧重现实利益关系,刘诗则体现豁达的竞争观

五、现代启示

个人层面:主动创造“近水”条件(如拓展人脉、提升可见度)。
组织层面:管理者需避免“偏倚效应”,公平分配机会。

结语:苏麟的诗句穿越千年仍具生命力,其双面性警示我们:既要善用优势,也需警惕不公。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相关推荐

  • 李白对仗诗有哪些?青莲居士的律诗艺术成就

    李白对仗诗的艺术特征及律诗成就研究 一、李白对仗诗的典型范例 作为盛唐诗歌的巅峰代表,李白虽以”诗仙”的浪漫气质著称,但其律诗创作中同样展现出精湛的对仗艺术。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对仗诗案例: 1. 《渡荆门送别》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以”月”对”云”,&…

    2025年5月4日
    850
  • 现代爱国诗诗句有哪些?艾青《我爱这土地》名句赏析

    现代爱国诗诗句有哪些?艾青《我爱这土地》名句赏析 一、现代爱国诗经典诗句 现代爱国诗以深沉的情感、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艺术感染力著称,以下为代表性诗句: 1. 艾青《我爱这土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以“土地”象征祖国,直抒胸臆,表达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 2. 闻一多《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

    2025年5月1日
    850
  • 共淋雨的诗句中哪句最动人?

    在共淋雨的诗句中,有一句非常动人,充满了浪漫与诗意,那就是: “两处相思同淋雨,此生也算共白头。”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遣悲怀·三首》其一,是一首感人肺腑的悼亡之作。它表达了即使相隔两地,只要心中有爱,便能跨越生死,永结同心的深情厚意。诗句中的“两处相思同淋雨”,描绘了一幅两人虽身处异地,却同时沐浴在细雨中的画面,这种情境下的相思之情,更显深沉与真挚。…

    2024年12月30日
    1610
  • 故园无此声出自哪一首诗?

    故园无此声出自哪一首诗? 1. 诗歌出处 “故园无此声”出自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这首词是纳兰性德随康熙皇帝出巡关外时所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1.1 原词全文 >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 重点内容解析 – “故园无此声”:指故乡没有…

    2025年7月1日
    420
  • 苏轼抗敌诗考:哪些作品展现了东坡居士的铁血丹心?

    苏轼抗敌诗考:哪些作品展现了东坡居士的铁血丹心? 一、苏轼抗敌诗的历史背景 苏轼(1037—1101)生活的北宋中后期,外患频仍,辽、西夏等政权长期威胁中原。尽管苏轼以“豪放词宗”闻名,但其诗作中不乏忧国忧民的篇章,尤其在与西夏对峙的背景下,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重点内容:苏轼虽未亲临战场,但其任职陕西凤翔、密州等地时,直面边防危机,诗风逐…

    2025年6月7日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