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楼台先得月哪首诗?

近水楼台先得月:出处、释义与文化影响

一、诗歌出处与原文

“近水楼台先得月”出自宋代诗人苏麟的《断句》,全诗仅有两句:
>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此诗因言简意赅、寓意深刻而广为流传,后成为成语,比喻因地理位置或关系优势而优先获得利益或机会。

二、诗句背景与创作动机

据宋代俞文豹《清夜录》记载,苏麟当时任杭州属县巡检,因不满上司范仲淹提拔身边亲信却未注意到自己,故献此诗委婉表达诉求。范仲淹读后,立即举荐了他。
实际案例
现代职场中,类似现象被称为“马太效应”——资源往往向已有优势者集中。例如,硅谷科技公司员工因“地理临近性”更容易获得内部投资机会,印证了“近水楼台”的普适性。

三、文化内涵与延伸应用

1. 积极解读:强调把握优势资源的智慧。
– 如商业中选址靠近目标市场(如星巴克依托人流密集区),或职场中主动接触核心团队。
2. 消极批判:暗讽资源分配不公
– 案例:某些行业“圈子文化”导致外人难以进入,如传统艺术领域的师徒传承制。

四、相关诗词对比

与唐代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对比:
– 苏麟诗侧重现实利益关系,刘诗则体现豁达的竞争观

五、现代启示

个人层面:主动创造“近水”条件(如拓展人脉、提升可见度)。
组织层面:管理者需避免“偏倚效应”,公平分配机会。

结语:苏麟的诗句穿越千年仍具生命力,其双面性警示我们:既要善用优势,也需警惕不公。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1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1

相关推荐

  •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是一首什么诗?

    《过故人庄》与《故人具鸡黍》的诗歌类型及艺术特色分析 # 一、诗歌基本归属 《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田园诗代表作,而”故人具鸡黍”正是该诗的首句。全诗通过描写农家宴饮场景,展现了盛唐时期恬淡自然的田园生活风貌,属于典型的五言律诗。 实际案例对比:– 王维《渭川田家》:”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822…

    2025年6月27日
    920
  • 关于儿童的诗有哪些视频?童真视角与多媒体表达的融合

    关于儿童的诗有哪些视频?童真视角与多媒体表达的融合 一、儿童诗歌视频的兴起与意义 近年来,以儿童诗歌为主题的多媒体内容在视频平台(如YouTube、B站、抖音)迅速走红。这类视频通过动画、真人演绎、手绘插画等形式,将诗歌的韵律与童真视角结合,既满足教育需求,又激发孩子的想象力。重点内容:儿童诗歌视频的核心价值在于——1. 语言启蒙: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降低理解…

    2025年6月22日
    1000
  • 经典古体诗文有哪些必读之作?

    经典古体诗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们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以下是一些必读的经典古体诗文: 一、先秦时期的经典古体诗文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其中的《关雎》、《蒹葭》等篇章,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先秦时期人们的生活和情感世界。 二、两汉时期的经典古体诗文…

    2024年10月5日
    2810
  • 宋朝的灭亡,给宋词带来了怎样的绝响与余音?

    宋朝的灭亡,给宋词带来了怎样的绝响与余音? 宋朝(960-1279年)的灭亡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尤其是1279年崖山海战南宋的覆灭,标志着汉族政权首次完全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取代。这一剧变不仅重塑了政治格局,更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宋词作为宋代文学的代表,在国破家亡的背景下,从婉约清丽的风格转向悲壮沉郁,形成了“绝响”与“余音”交织的文学现象:绝响体现…

    2025年10月21日
    390
  • 陶渊明诗研究书单:理解五柳先生的必读书目

    陶渊明诗研究书单:理解五柳先生的必读书目 陶渊明(365—427),号五柳先生,是东晋末年至南朝宋初的杰出诗人、辞赋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其诗风平淡自然,内容多表现田园生活与隐逸情怀,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书单精选了研究陶渊明诗歌的权威著作,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其文学成就与思想内涵。 一、基础研究著作 1. 《陶渊明集校注》(逯钦立校注) – 重…

    2025年5月17日
    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