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诗有哪几首?

登高诗的分类与代表作品

一、登高诗的定义与特点

登高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题材类型,指诗人通过登临高处远眺,抒发人生感慨、家国情怀或哲理思考的诗歌。其特点包括:
空间视野的拓展性(由近及远)
时间维度的延伸性(即景怀古)
情感表达的层次性(由物及人)

二、经典登高诗分类解析

1. 唐代登高诗巅峰之作

杜甫《登高》(被誉为”七律之冠”)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艺术特色
四联皆对的严整格律
八重意象的叠加运用
悲秋意识身世之感的完美融合

2. 宋代哲理型登高诗

王安石《登飞来峰》
>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核心价值
政治抱负的象征表达
哲学高度的意象提炼
– 体现宋诗“理趣”特征

3. 边塞登高诗代表

王之涣《登鹳雀楼》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突破性成就
盛唐气象的空间呈现
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
– 五绝中最富哲理的登高作品

三、登高诗的演变脉络

| 时期 | 代表诗人 | 风格特征 |
|——|———-|———-|
| 初唐 | 陈子昂 | 刚健质朴(《登幽州台歌》) |
| 盛唐 | 李白 | 浪漫雄奇(《登太白峰》) |
| 中唐 | 柳宗元 | 孤寂清冷(《登柳州城楼》) |
| 南宋 | 辛弃疾 | 沉郁悲壮(《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学术观点
当代学者袁行霈指出:”登高意象实为士大夫精神世界的空间投射,从《楚辞》的’登大坟以远望’到杜甫的’百年多病独登台’,完成了个体生命意识与宇宙意识的诗性统一。”

(注:标红部分为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0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0

相关推荐

  • 晏几道《临江仙》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如何成为惆怅画面的绝唱?

    晏几道《临江仙》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如何成为惆怅画面的绝唱? 一、意象组合的时空张力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通过四组意象的蒙太奇式拼接,构建出三重时空维度:飘零的落花象征逝去的时光,孤独的身影定格当下瞬间,双飞的燕子则暗示往昔的欢愉。这种时空交错的意象系统使短短十字承载了记忆与现实的巨大张力。正如宋代沈义父《乐府指迷》所言:“结句须要放开,含有…

    2025年11月5日
    270
  • 陶渊明诗的叠词有哪些?田园诗中的语言韵律与意境营造

    陶渊明诗的叠词运用与田园诗的语言韵律 叠词在陶渊明诗中的具体表现 陶渊明的诗歌以自然质朴著称,叠词是其语言艺术的重要手法之一。通过叠词,他强化了田园意象的生动性与韵律感。以下是其诗中典型的叠词案例: 1.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其一》) – “暧暧”:描绘村落朦胧隐约的视觉效果; …

    2025年5月11日
    1050
  •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如何写闺怨的经典模式?

    沈佺期闺怨诗经典模式探析——以《古意呈乔补阙知之》为例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这两句出自沈佺期《古意呈乔补阙知之》的千古名句,不仅凝练了唐代闺怨诗的核心意象,更确立了闺怨题材的经典创作范式。作为初唐律诗定型过程中的关键人物,沈佺期通过意象组合、时空建构与情感表达的三重融合,将个体情感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 一、经典意象的符号化建构 1. …

    2025年11月9日
    160
  • 宋代僧侣与道士创作的词,在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上有何特色?

    宋代僧侣与道士创作的词: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特色 一、引言:宗教人士的文学实践 宋代宗教人士积极参与词体创作,形成独特的文化现象。僧侣词与道士词不仅拓展了宋词的题材范围,更在思想深度与艺术表现上展现出鲜明特色。这类作品既承载着宗教修持的体悟,又融入了文人的审美情趣,成为宋代文学与宗教交融的重要见证。 二、思想内容特色 (一)空寂超脱的宗教境界 僧侣词作普遍体现…

    2025年11月4日
    260
  • 百字微诗:古代诗人如何以精炼笔触构建微型诗歌宇宙?

    百字微诗:古代诗人如何以精炼笔触构建微型诗歌宇宙? 一、凝练为核:意象的极致压缩 古代诗人通过“以少总多”的创作理念,将复杂情感与时空压缩于方寸之间。如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仅20字便构建出空寂与生机并存的禅意宇宙,以声写静的手法成为后世微诗典范。 二、留白艺术:未言之意胜千言 留白是微诗宇…

    2025年6月6日
    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