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济南冬季的诗有哪些?老舍笔下的济南与诗歌中的泉城冬景
一、古典诗词中的济南冬景
济南自古以“泉城”闻名,其冬季景致在古典诗词中多有体现。以下为几首经典作品:
1. 《趵突泉》(元·赵孟頫)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
诗中“白玉壶”比喻趵突泉冬季水汽氤氲、如琼浆玉液的景象,凸显泉城冬日特有的灵动之美。
2. 《历山》(明·李攀龙)
“千佛山前积雪深,马蹄踏碎玉玲珑。”
描绘千佛山雪后如琉璃世界的画面,“玉玲珑”一词生动传达出冰雪覆盖下山石的晶莹剔透。
二、老舍散文中的济南冬天
《济南的冬天》(老舍)是现代文学中描写泉城冬景的经典文本,文中写道:
–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
– “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老舍以“温晴”为核心意象,突出济南冬季“无风声、无重雾”的独特气候,与北方其他城市的凛冽形成鲜明对比。
三、现代诗歌中的济南冬韵
1. 《冬天的济南》(徐志摩)
“泉城的柳枝裹着冰绡,像古美人垂下的银簪。”
将冰雪覆盖的柳枝比作“银簪”,融合古典意象与现代语言。
2. 《雪后大明湖》(臧克家)
“湖面冻成一面镜子,照见历下亭的寂寞。”
通过“镜子”与“寂寞”的意象对比,传递出冬日的静谧与历史沧桑感。
四、总结:诗文中济南冬天的共性特征
1. 温润与凛冽并存:古典诗侧重雪景的清冷(如玉壶、琉璃),而老舍则强调其“温晴”。
2. 泉水的核心地位:无论赵孟頫的“白玉壶”还是老舍的“绿藻”,均以泉水为冬季灵魂。
3. 人文与自然交融:臧克家笔下的大明湖、李攀龙诗中的历山,均将地理景观与人文情感结合。
重点提示:若想深入理解济南冬景,建议结合老舍散文与古典诗词对照阅读,体会不同时代文人笔下泉城的变与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