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脊椎”与“木椎”发音区别

椎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

一、椎的读音与基本释义

“椎”是一个多音字,在现代汉语中有两个常见读音:

1. zhuī(第一声)
– 释义:指构成脊柱的骨节,如“脊椎”、“颈椎”。
– 词性:名词
– 示例:“人体有33块椎骨”

2. chuí(第二声)
– 释义:古代指敲击工具(同“槌”),如“木椎”、“铁椎”。
– 词性:名词/动词
– 示例:“用椎击鼓”

二、“脊椎”与“木椎”发音区别

| 词语 | 拼音 | 声调 | 词义 |
|——|——|——|——|
| 脊椎 | jǐ zhuī | 第三声+第一声 | 脊柱的医学称谓 |
| 木椎 | mù chuí | 第四声+第二声 | 木质敲击工具 |

重点区别
– 脊椎的“椎”读zhuī,与生物结构相关
– 木椎的“椎”读chuí,与工具/动作相关

三、实际案例辨析

案例1:医学报告(正确发音)

> “患者L5/S1椎(zhuī)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
> *错误示范:若读作chuí间盘会引发歧义*

案例2:历史文献(正确发音)

> 《史记·留侯世家》:“为铁椎(chuí)重百二十斤”
> *指张良刺杀秦始皇用的重型武器*

四、常见误读分析

1. 方言干扰
部分地区方言将“椎(zhuī)骨”误读为chuí骨,如:
❌ “腰椎(chuí)疼痛” → ✅ 应读腰椎(zhuī)

2. 形近字混淆
– 椎(zhuī/chui) vs 锥(zhuī)
“锥形”(zhuī)与“椎体”(zhuī)同音不同义

五、记忆技巧

“生物用zhuī,工具用chuí”口诀:
– 带月字旁(与身体相关):脊椎(zhuī)、颈椎(zhuī)
– 带木字旁/金字旁:木椎(chuí)、铁椎(chuí)

> 学术提示: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椎”作工具义时已规范为“槌”,但古籍和成语中仍保留“椎”的写法(如“椎心泣血”读chuí)。

(0)
上一篇 2025年9月28日 下午9:20
下一篇 2025年9月28日 下午9:20

相关推荐

  • 朝辞白帝彩云间是哪一首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是哪一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朝辞白帝彩云间”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七言绝句《早发白帝城》。该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是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返回时所作,被誉为”唐诗中速度感最强的作品”。 二、全诗内容与重点解析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

    2025年6月24日
    810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为何能成为千古名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千古名句的审美密码解析 一、意象构建的永恒魅力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出自《诗经·小雅·采薇》,这八个字构建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具感染力的离别场景。杨柳意象的选择体现了古人高超的审美智慧——柳枝的柔韧与离人的不舍形成情感共鸣,柳絮的飘零与游子的漂泊产生意象叠加。这种自然意象与人类情感的完美融合,成为该诗句跨越时空的核…

    3天前
    30
  • 庐山瀑布,真的如李白所写那般壮观吗?

    庐山瀑布,真的如李白所写那般壮观吗? 引言:诗仙的千古绝唱与现实之问 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诗句,为庐山瀑布镀上了不朽的艺术光环。这首创作于公元725年的诗作,不仅成为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巅峰之作,更在千百年来塑造了无数人对庐山瀑布的想象。然而,当我们真正站在庐山三叠泉前时,不禁要问:现实中…

    3天前
    40
  • 关于奋笔疾书的诗句,有哪些能激发写作灵感?

    关于奋笔疾书的诗句,往往蕴含着诗人对于写作的热情、才思的泉涌以及文字间的激情碰撞。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文学创作的魅力,还能激发人们的写作灵感。以下是一些能够激发写作灵感的诗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创作时的磅礴气势和非凡才华,仿佛笔墨落下就能惊动风雨,诗篇写成能感动鬼神。它鼓励人们在写作时大胆挥洒,不拘一格。 才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 形容才…

    2024年12月19日
    2530
  • 陶渊明古诗中的田园风光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田园风光的描绘和赞美。以下是一些陶渊明古诗中描绘田园风光的经典诗句及其赏析: 《饮酒·其五》 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田园中悠闲自得的生活。尽管居住在人间,却听不到车马的喧嚣,因为心境高远,使得…

    2024年12月16日
    2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