墀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建筑术语发音与文化象征

墀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建筑术语发音与文化象征

一、墀的读音与基本释义

“墀”的拼音为“chí”,声调为第二声(阳平)。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墀指“台阶上的空地”或“宫殿前的台阶”,是传统建筑中的专业术语。

重点内容:墀常与“丹墀”连用,如“丹墀”(dān chí),特指古代宫殿前用红色涂料装饰的台阶,象征皇权与尊贵。

二、墀在建筑中的实际应用

1. 传统建筑中的墀

墀多见于宫廷、庙宇和大型宅院,功能包括:
礼仪性:如故宫太和殿前的丹墀,是皇帝举行大典时百官跪拜的区域。
装饰性:墀常以石材或砖砌成,表面雕刻云龙、瑞兽等图案,体现等级制度。

案例:北京故宫太和殿前的三层丹墀,以汉白玉砌筑,正中铺设浮雕“御路石”,是明清皇家建筑的典型代表。

2. 现代建筑中的演变

当代仿古建筑(如西安大唐芙蓉园)仍保留墀的设计,但材质更多元化(如花岗岩、混凝土),功能转向景观装饰。

三、墀的文化象征意义

重点内容:墀不仅是建筑构件,更是权力与礼制的符号
1. 皇权象征:丹墀的红色与高度凸显帝王“至高无上”。
2. 等级区分:古代官员根据品级站立不同位置的墀,如“文东武西”。
3. 吉祥寓意:墀上的纹饰(如莲花、螭首)寄托国泰民安之愿。

案例:曲阜孔庙大成殿前的墀,采用龙纹浮雕,体现儒家文化中“礼”与“秩序”的融合。

四、常见误读与辨析

1. 误读为“xī”或“tí”:需注意“墀”仅读“chí”。
2. 与“阶”“陛”的区别
– 阶:泛指台阶;
– 陛:特指帝王宫殿的台阶;
墀:强调台阶上的平台或装饰部分

结语

墀(chí)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元素,兼具实用功能与文化内涵。从故宫丹墀到孔庙纹饰,它见证了古代社会的礼制与艺术智慧,至今仍是研究建筑史与文化的关键符号。

(0)
上一篇 4天前
下一篇 4天前

相关推荐

  • 有哪些童年的方言诗?乡音里的童年记忆复刻

    乡音里的童年记忆复刻:方言诗中的童趣与乡愁 方言诗的定义与文化价值 方言诗是指以地方方言为载体的诗歌形式,它保留了特定地域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色,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相较于普通话诗歌,方言诗更贴近日常生活,尤其能唤起童年记忆中的乡土情感。 经典的童年方言诗案例 1. 四川童谣《胖娃儿胖嘟嘟》 “`胖娃儿胖嘟嘟,骑马上成都。成都又好耍,胖娃儿骑白…

    2025年5月18日
    1540
  • 何处得秋霜出自哪首诗?

    何处得秋霜出自哪首诗? 诗句出处 “何处得秋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全诗如下: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诗句解析 1. 核心意象: – “秋霜”比喻白发,象征诗人因愁绪而生的衰老。 – “三千丈”的夸张手法,突出愁绪之深重。 2. 情感表达: 李白通过对镜自问的写法…

    2025年6月24日
    620
  • 诗人笔下的绿,有哪些令人难忘的诗句?

    诗人笔下的“绿”,常常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与宁静美好,以下是一些令人难忘的诗句: 王维《送别 / 山中送别 / 送友》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这句诗以春草之绿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期盼,绿意盎然中蕴含着深情厚谊。 白朴《天净沙·夏》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 雨后绿树成荫,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清新与宁静,绿荫低垂,更显得画檐生动…

    2024年12月14日
    2470
  • 诗豪写过的诗有哪些?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领衔解读

    刘禹锡“诗豪”称号的由来及其代表诗作解读 一、刘禹锡“诗豪”称号的文学史定位 刘禹锡(772-842)作为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与白居易并称“刘白”,被白居易赞誉为“诗豪”。这一称号源自其诗歌中雄浑豪迈的气象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其作品既继承盛唐气象,又开创中唐新声。 二、刘禹锡代表诗作分类解析 (一)政治讽喻诗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

    2025年5月8日
    1000
  • 出入风波里是哪首诗?

    出入风波里:探寻诗句的出处与意境 一、诗句溯源 “出入风波里”出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渔翁》一诗。全诗如下: >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出入风波里,此身何所营。 二、诗句解析 1. 字面含义 &#8220…

    2025年7月1日
    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