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什么意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感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什么意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感悟)

【讲话原文】

中国人历来讲究“信”。2000多年前,孔子就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任是人与人关系的基础、国与国交往的前提。我们要防止浮云遮眼,避免战略误判,就要通过经常性沟通,积累战略互信。这个问题解决好了,中美合作基础就会更加坚实,动力就会更加强劲。

——习近平在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6月6日)

【出处】

《论语·为政》

【原典】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释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句话出自《论语》,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义,不知他怎么做人?就像牛车、马车没有木销子,还怎么行走呢?这里孔子用反诘语气表达肯定含义,言下之意就是,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车无销,不可行驰于路;人无信,不可行走世间。讲求信义,相互信任,可以说是人与人交往的“底线要求”。因此,《论语》里孔子的学生曾子,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为人办事尽心了吗?与人相交诚信了吗?所学知识践习了吗?为事要忠、为人要信、为学要习,孔子最看重的人生品格里,信,就是关乎能否立身的重要一条。

人们常用“一诺千金”来衡量信的价值,其实,何止千金,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信是为人立世的重要关键点,没有信誉的支撑,就没有人格的树立。《史记》中记载过一个“尾生常存抱柱信”的动人故事:尾生是一位守信的青年,他和心上人相约于桥下见面,可是女子没来,大水却来了,尾生抱定“不见不散”的信念,牢牢抱着桥柱在涨水中就此溺亡。后人往往将这件事理解为尾生重情义的表现,为他的痴情而感动,其实倒也并非如此。尾生所痴的不是心中的“情”,而是他许诺的“信”。倘若真是重情之人,他应当为了心上人而保重自己,至少可以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去等待。可他却宁愿用“生死不移”来证明一份“信守不变”。尾生的约会等待,是“信”的意义,大于了“情”的意味。

正因为信如此重要,所以古人对自己的出言十分谨慎。从战国时期的《春秋谷梁传》就态度鲜明地指出:“言而不信,何以为言!”到汉代的《大戴礼记》更同意这观点,说:“可言不信,宁无言也!”如果言而无信,那就宁可不说话!唐代《臣轨》中更把信字提到修身、齐家、治国的高度:“故君臣不信,则国政不安;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兄弟不信,则其情不亲;朋友不信,则其交易绝。夫可以为始,可与为终者,其唯信乎。”信,不仅仅是品格的高层次要求,而是人生的必要性条件。

故此,古人对信的教育和反思时刻警醒在心头。《韩诗外传》中就记载了“孟母不欺子”的一段故事。孟子小时和其他孩子一样喜欢好奇地问为什么,一次他看到邻家杀猪,就问母亲他们为什么要杀猪。孟母心不在焉地随口打发他说:杀猪给你吃!但是话刚脱口而出,她就后悔了,怎么可以教给孩子“人无信义”的理念呢?于是,贫寒度日的孟母依然拿出钱来向邻家买了猪肉,在孟子面前做到了“言出必行”。

因为对信的重视,古人甚至将其赋予了神圣的仪式感。中国的印章,就是一种仪式化的凭信。对于个人来讲,名章为凭,红印一盖,就代表着本人信誉;对于一国来讲,国之玉玺,郑重一落,就印盖出了国家信誉。这种仪式感在生活中也十分常见:平日里,我们一句邀约的问候语、一篇工作的计划书、一段信誓旦旦的承诺,都是在进行着某种信约的发起和践行;我们每一天的言行印证、每句话的结果论证,都比印盖在契约上的印章更有说服力、更有真实度、更具考验性的人生信义证明。

信是人与人关系的基础,也是国与国交往的前提。《左传》中曾说,“信,国之宝也”,信用是国家的重宝。信誉建立,比城池建造更难,建立之后的维持亦难,信诺百事可能才筑造起一道信任的高墙,但毁诺一事就可颠覆信任的根基。这个道理,两千六百年前的晋文公重耳就深深懂得。重耳做公子时曾流亡楚国,为感谢楚成王对他的款待,便留下信言说,倘若将来他能回国,如果遭遇晋楚两国交战,一定让晋军退避九十里,以谢今日收留之情。这就是成语“退避三舍”的由来。后来,战况果如重耳所言,晋楚两军对决,晋军退避九十里后才战。而在晋军后退的时候,军吏曾表示过强烈反对,但重耳的舅舅子产,代替重耳发言说,如果没有楚国的前恩就没有晋国的今天,不能背弃恩惠而食言。的确,国之信,重九鼎,对内,民无信不立,对外,国无信不威。这正是《孔子家语》里说的“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是一种品格,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信是一种责任,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信,更是一种准则,人无信不可,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威。人们常说“天道酬勤”,其实“天道”也“酬信”——付出诚信,一定能收获信誉。

(0)
上一篇 2024年3月17日 下午3:33
下一篇 2024年3月17日 下午3:33

相关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原文(陶渊明桃花源诗原文赏析)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译读 晋朝太元年间,湖南有一武陵人以捕鱼为生。 一次,他沿河而上,不知走了多远,忽见一大片桃花林。 这片桃林分布在河两岸,行数百步而不出,中无杂树,桃树绿叶青翠,花色鲜艳,落英缤纷,蜂蝶飞舞,一派旺盛景象。 渔人很奇怪,继续前行,想看看桃花林那边是什么? 走出桃林,是河的尽头,有一山,山有一洞,洞口甚小,向里看,有光亮。 渔人便弃船徒步…

    1天前
    30
  • 爱国诗词现代简短(关于热爱祖国的古诗词)

    爱国诗词是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用诗词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题材。爱国诗既有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也有以梦述怀,其思想高尚,情感纯真,文质兼美,艺术性强,成为古代文学一道亮丽的风景。

    2023年12月27日
    140
  • 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诗词(再别康桥徐志摩赏析)

    《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桥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2024年3月13日
    170
  • 素媛案罪犯家中遇袭(已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赵斗淳头上贴创可贴,离开警局 据海外网12月17日电,当地时间16日晚,韩国素媛案罪犯赵斗淳在家中遭陌生男子袭击,导致头部受伤,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韩媒拍下赵斗淳头上贴创可贴,接受调查后离开警局的画面。 赵斗淳出狱当天 据韩国SBS电视台报道,16日晚9时,一名20来岁的男子找上门来,敲门自称警察。待赵斗淳开门后,男子与其发生口角,还闯入室内,用钝器袭击赵斗…

    2024年4月1日
    140
  • 夫妻相处之道人生感悟朋友圈(两口子过日子经典说说)

    1、做一个会装糊涂,且健忘的人。 不能什么事情都要搞个究竟,弄个明白,有些事情自己心里清楚就行了,但完全没有必要捅破,特别是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得过且过,差不多就算了,同时过去了以后,也别再提了,翻旧账的行为是非常不理智,不高级的。 2、做一个懂得示弱,有韧性的人。 人与人之间,一定会有个性、想法、脾性与意志上的冲突,发生了冲突,并不可怕,因为再恩爱的夫妻也…

    2024年3月7日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