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古诗有哪些

Random Image

端午节的古诗众多,这些诗作不仅描绘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还寄托了人们对屈原等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以下是一些经典的端午节古诗:

  1. 《乙卯重五诗》[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端午节山村中的所见所感,以及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如吃粽子、挂艾草等。

  2. 《五月五日》[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此诗表达了对屈原的深切怀念和对谗言诽谤的痛恨。

  3. 《和端午》[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诗人通过端午节竞渡的习俗,表达了对屈原忠贞不渝精神的赞美和对其不幸遭遇的悲叹。

  4. 《五月五日》[唐]白居易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蚊蚋,风帆远地天。
    闲身逢假日,醉眼对芳筵。
    老病难禁乐,逢欢亦暂开。

    白居易的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美食和节日氛围,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老病缠身的无奈和对欢乐时光的珍惜。

  5. 《乙卯重五诗》[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首诗与第一首同名,但内容有所不同,同样描绘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山村的美好景象。

此外,还有如《五月五日天晴明·竞渡》、《七律·端午》等诗作,都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端午节的节日氛围和文化内涵。这些古诗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学宝库,也让我们在品味中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0)
上一篇 2024年9月14日
下一篇 2024年9月14日

相关推荐

  • 李白的诗套路有哪些?解码诗仙的创作密码

    李白的诗套路有哪些?解码诗仙的创作密码 一、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基调 李白的诗歌以浪漫主义为核心,常通过夸张想象、超凡意象和自由奔放的语言展现。– 案例:《将进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以极度自信的口吻强化豪情。– 套路:善用“大鹏”“黄河”“九天”等宏大意象,营造壮阔意境。 二、酒与仙的符号化表达 酒和仙是李白诗中的高…

    2025年4月27日
    810
  • 夸奖才女的诗有哪些?古诗词中女性才情的绝美赞歌

    夸奖才女的诗有哪些?古诗词中女性才情的绝美赞歌 自古以来,才女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成为文人墨客赞颂的对象。古诗词中不乏对才女的倾慕与赞美,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女性的聪慧与才情,也折射出古代文人对女性才华的认可。以下是一些经典案例,带您领略古诗词中对才女的绝美赞歌。 一、直接赞美才女的诗作 1. 李清照《醉花阴》——自述才情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

    2025年5月18日
    600
  • 有哪些赞美桃花的诗?诗词中的桃花颂歌

    诗词中的桃花颂歌:赞美桃花的经典诗作赏析 桃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象,自古便是诗人笔下的宠儿。它象征着春天、爱情、美好与希望,历代文人墨客为之倾注了无数深情。本文将梳理赞美桃花的经典诗词,并结合实际案例解析其艺术魅力。 一、桃花的文化象征 桃花在诗词中常被赋予多重寓意:– 春天的使者:如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中“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2025年4月14日
    810
  • 杜牧关于苏州的诗有哪些?寻踪江南名城的文化印记

    杜牧关于苏州的诗有哪些?寻踪江南名城的文化印记 一、杜牧与苏州的历史渊源 杜牧(803—852年),晚唐著名诗人,曾于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至九年(835年)任苏州刺史。虽任期短暂,但苏州的繁华与风物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其诗作中多次提及苏州,成为研究唐代江南文化的重要文献。 重点内容:杜牧在苏州期间,不仅治理有方,还以诗笔记录这座城市的“水乡风情”与“市…

    2025年6月4日
    370
  • 图画诗的古诗有哪些?诗画同源:古代诗歌中的视觉美学

    诗画同源:古代诗歌中的视觉美学 图画诗的古诗有哪些? 图画诗,又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强调通过文字构建视觉意象,使读者在阅读时产生画面感。这类诗歌往往具有强烈的空间感、色彩感和构图意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诗画同源”美学理念的追求。 — 一、典型的图画诗古诗案例 1. 王维《山居秋暝》 > 空山新雨…

    2025年5月11日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