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桥的唐诗有哪些?品味唐诗中的桥元素

Random Image

有关桥的唐诗众多,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桥的形态与景致,还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唐诗及其品味:

1. 《商山早行》·温庭筠

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品味:此句以十个字勾勒出一幅早行图,板桥上的白霜和依稀的足迹,透露出旅人的孤寂与行路的艰辛。桥在这里不仅是通行的工具,更是旅人心中对家乡思念的寄托。

2.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品味:杜牧以二十四桥为背景,想象友人韩绰在月明之夜教歌女吹箫的情景,既展现了扬州的繁华与美丽,又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桥在这里成为连接现实与回忆的纽带。

3. 《枫桥夜泊》·张继

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品味:虽然诗中直接提到的是“枫桥”,但整首诗通过描绘寒山寺的钟声、江枫渔火等景象,营造了一种孤寂、愁苦的意境。枫桥不仅是地理上的坐标,更是诗人心中愁绪的寄托。

4. 《杨柳枝》·刘禹锡

诗句:“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品味:刘禹锡在这首诗中回忆了二十年前的板桥之别,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故人的深切思念。桥在这里见证了诗人的情感历程,成为他心中永恒的记忆。

5. 《早梅》·张谓

诗句:“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品味:张谓以寒梅和溪桥为意象,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梅花盛开的美丽图景。桥在这里不仅是背景,更与梅花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诗人心中宁静而美好的世界。

6. 《鹊桥仙》·秦观(虽非严格意义上的唐诗,但提及“鹊桥”意象)

诗句:“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品味:虽然秦观是宋代词人,但“鹊桥”意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广为流传。此词借牛郎织女的故事,歌颂了坚贞不渝的爱情。鹊桥在这里不仅是神话中的桥梁,更是人间真情的象征。

综上所述,唐诗中的桥元素不仅展现了桥的形态与功能,更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通过品味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桥在唐诗中的独特魅力和深远意义。

(0)
上一篇 2024年9月25日
下一篇 2024年9月25日

相关推荐

  • “星”开头的诗词,你能背出几首?

    以“星”字开头的诗词众多,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 1. 《春宿左省》 作者:唐·杜甫 诗句: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2. 《寄韩谏议 / 寄韩谏议注》 作者:唐·杜甫 诗句: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 3. 《望海潮·四之一》 作者:宋·秦观 诗句: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 4.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作者:唐·刘禹锡 诗句:星辰让光彩,风…

    2024年11月2日
    4800
  • 冰心的164首诗有哪些?繁星春水全集深度解读

    冰心《繁星》《春水》164首诗全集深度解读 # 一、冰心诗歌创作概览 冰心(1900-1999)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女诗人之一,其诗集《繁星》(164首)和《春水》(182首)开创了中国”小诗”创作的先河。本文重点聚焦《繁星》164首的体系化解读。 创作背景:1921-1922年留学期间受泰戈尔《飞鸟集》启发,以”…

    2025年6月15日
    350
  • 张致和的诗有哪些?渔歌子外的隐逸诗风

    张致和的诗有哪些?渔歌子外的隐逸诗风 一、张致和及其诗歌背景 张致和(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以隐逸诗风著称。其诗作多描绘自然山水,表达超脱尘世的情怀,与王维、孟浩然等山水田园诗人风格相近。尽管现存诗作不多,但《渔歌子》外的其他作品同样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张致和现存诗作梳理 目前可考的张致和诗作主要包括:1. 《渔歌子》(最著名,收录于《全唐诗》)…

    2025年5月8日
    500
  • 苏轼的高雅诗有哪些?在宋词巅峰处触摸文人风骨

    苏轼的高雅诗有哪些?在宋词巅峰处触摸文人风骨 一、苏轼诗歌的雅致境界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其诗作以“清雄雅健”著称,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摹,又蕴含深刻的人生哲思。高雅诗作的核心在于“以俗为雅”,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高度,展现文人的精神追求。 1. 自然与哲思的融合 –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2025年5月29日
    330
  • 梦见自己没穿裤子,是形象受损还是心理不安?

    梦见自己没穿裤子,是形象受损还是心理不安? 1. 梦境解析的理论基础 梦境是潜意识的表达,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未被满足的欲望或压抑情绪的伪装表现。荣格则提出,梦是集体无意识的象征,反映个体与原型的连接。“没穿裤子”的梦境常见于焦虑、羞耻或暴露感强烈的场景中,可能映射现实中的形象危机或心理不安。 — 2. 关键解读:形象受损还是心理不安? 2…

    2025年5月20日
    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