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有哪些古诗词?带你领略文化之美!

建德,这个充满历史底蕴的地方,自古以来就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 今天,就让我带你一起领略建德的文化之美,通过古诗词感受那里的山水风情和人文魅力吧!

1. 《宿建德江》·孟浩然

  • 诗句: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赏析:这首诗是孟浩然漫游至建德江畔时所作,描绘了建德江畔日暮时分的宁静美景,以及诗人内心的淡淡愁绪。诗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一句,更是成为了千古名句,让人感受到建德江水的清澈与月色的温柔。

2. 《大江东去海气如酒》·杜牧

  • 诗句:淮阴市井笑声深,千门万户曈曈日。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空余池上葭萌草。
  • 赏析:杜牧曾驻足游览建德,被这里的自然风景和朴实民风所感动。他用朴实的笔锋,将建德的美丽风光与独特文化生活一一描绘出来,让人感受到建德的历史韵味和人文情怀。

3. 《建德县三十韵》·魏观

  • 诗句:乘舟至建德,颇爱山水清。山水虽可爱,人烟苦凋零。
  • 赏析:魏观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建德山水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了对人烟凋零的感慨。通过他的笔触,我们可以感受到建德山水的清丽之美以及诗人对当地民生的关切。

4. 《西山》·陆游

  • 诗句:西山周回七十里,不与中原争壮美。洞壑峥嵘铺琼砌,疏篁半出落翠屏。
  • 赏析:陆游的这首诗以清逸脱俗的笔触描绘了建德西山的自然风光。诗中的“洞壑峥嵘铺琼砌,疏篁半出落翠屏”一句,更是生动地展现了西山的奇峰异石和翠绿竹屏。

5. 《莫愁湖》·冯梦龙

  • 诗句:湖水清声动宿荷,曲岛回廊接翠洲。晚霞灿烂梁园静,月华双照夜愁收。
  • 赏析:冯梦龙用绚烂多姿的笔触描绘了建德境内莫愁湖的美景。诗中的“湖水清声动宿荷,曲岛回廊接翠洲”一句,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如诗如画的湖光山色之中。

结语

以上这些古诗词只是建德文化宝库中的冰山一角,但已经足以让我们领略到建德的山水之美和人文之韵。🌸📜 每一首诗都是一幅流动的画卷,让我们在品读中感受到建德的独特魅力。如果你有机会亲临建德,不妨带着这些古诗词的意境去探寻那些隐藏在山水间的美丽故事吧!

(0)
上一篇 2024年10月11日 下午9:34
下一篇 2024年10月11日 下午9:35

相关推荐

  • 林生的诗有哪些特色?当代诗坛的意象探索

    林生的诗有哪些特色?当代诗坛的意象探索 一、林生诗歌的核心特色 1. 意象的碎片化与重组 林生的诗歌常通过断裂的意象拼贴,构建多义性文本。例如《雪夜独行》中:“玻璃的裂痕/蔓延成河/钟摆吞下十二个月亮”,将“玻璃”“钟摆”“月亮”等看似无关的意象并置,强化时空的错位感。 2. 方言与古典语汇的融合 他擅长在现代诗中嵌入方言词汇(如闽南语“厝角”指屋角)与文言…

    2025年4月22日
    1300
  • 明月清辉夜是哪首诗?

    明月清辉夜的诗句溯源 一、核心问题解析 “明月清辉夜”并非独立存在的完整诗句,而是现代人对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的组合提炼。该短语融合了两个经典元素:– “明月”(高频诗词意象)– “清辉”(特指月光皎洁的状态) 二、相近诗句对照 1. 杜甫《月夜》 “香…

    2025年6月28日
    710
  • 李白诗中的自我突围:哪些篇章展现了他对自由与理想的追寻?

    李白诗中的自我突围:哪些篇章展现了他对自由与理想的追寻? 一、引言 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其诗作以豪放不羁、想象瑰丽著称。他的诗歌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是对自由与理想的永恒追寻。本文将通过具体诗篇,分析李白如何在诗歌中实现自我突围,展现其对精神自由的渴望与人生理想的执着。 — 二、李白诗歌中的自由精神 1. 《将进酒》:挣脱世俗束缚的狂…

    2025年6月6日
    720
  • 护苗儿童诗有哪些?在诗词中遇见纯真与希望

    护苗儿童诗有哪些?在诗词中遇见纯真与希望 儿童诗是童心世界的窗口,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韵律美,为孩子们传递真善美。护苗儿童诗尤其注重思想性、教育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既能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又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经典护苗儿童诗推荐 1. 《小小的船》——叶圣陶 重点内容:这首诗以童趣的视角描绘夜空,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案例:> 弯弯的月…

    2025年6月1日
    1060
  • 唐朝李商隐的词有哪些诗?“无题诗”中的朦胧美与情感密码

    唐朝李商隐的词与诗:“无题诗”中的朦胧美与情感密码 一、李商隐的诗词创作概览 李商隐(约813—858年),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其诗以含蓄深婉、意象朦胧著称,尤其以“无题诗”为代表,开创了独特的审美风格。 1. 李商隐的词作 李商隐以诗名世,词作传世较少,现存较可信的仅有《杨柳枝》《韩翃舍人即事》等少数几首。其词风延续了诗歌的婉约细腻,但影响…

    2025年7月13日
    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