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的古诗,你了解多少?

Random Image

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关于她的古诗有很多,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

女娲补天

  • 《女娲补天》原文(节选)

    • 原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淮南子·览冥训》)
    • 译文:远古时代,四根天柱倾折,大地陷裂;天有所损毁,不能全部覆盖万物,地有所陷坏,不能完全承载万物;烈火燃烧不灭,洪水浩大汪洋泛滥并且不消退;猛兽吞食善良的人民,凶猛的禽鸟抓取年老弱小的人吃掉。在这时,女娲熔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斩断大龟的四脚竖起天的四根梁柱,杀死水怪黑龙来拯救冀州,累积芦苇灰烬来制止抵御洪水。苍天得以修补,四个天柱得以扶正直立;过多的洪水干涸了,冀州太平了;恶禽猛兽死去,善良的人民百姓生存下来。
  • 后世诗词中的“女娲补天”

    • 李贺《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 辛弃疾《归朝欢·题赵晋臣敷文积翠岩》:“我笑共工缘底怒,触断峨峨天一柱,补天又笑女娲忙,却将此石投闲处。”
    • 李白《崇明寺佛顶尊胜陁罗尼幢颂》:“共工不触山,娲皇不补天。”
    • 湛贲《日五色赋》:“光浮石璧,谓娲皇之补天;影入词林,疑江淹之梦笔。”
    • 柳亚子《丹青引》:“补天炼石梦荒唐,滴粉研朱心惘怅。”
    • 黄遵宪《续怀人诗》之六:“只恨书空作唐字,独无炼石补天词。”

女娲造人

  • 《女娲造人》相关古诗

    • 古诗:“碧生九层崖,三峡罩五雁。女娲来拈芝,我有石粉化人。七dial滴神泪,九州山虽高悬。女娲行八行,石粉浆使之聚。人来彭彭秦中,长发若有雪天。女娲光明高照,捏出三千成眷。金甲万丈寻,笔尖把五千人。鼎中人有计,魂魄永不间。万里弥九天,神光垂千川。女娲给人类,灵魂发源传。”(《百度文库》)
    • 译文:碧绿的九层山崖上,三峡被五雁笼罩。女娲来到这里拈取灵芝,我用石粉化作了人类。七滴神泪洒落,九州之山虽高悬于天。女娲行走八方,用石粉和浆水使他们聚集。人们纷纷来到秦中地区,长发飘飘如同雪天。女娲光明高照,捏出了三千眷属。金甲万丈高悬,笔尖描绘着五千人类。鼎中的人们有了计划,魂魄永不分离。万里之内弥漫九天之上,神光垂照千川。女娲赋予了人类灵魂发源的传承。
  • 其他提及女娲造人的诗句

    • 李白《上云乐》:“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
    • 唐代文学家皮日休《偶书》:“女娲掉绳索,縆泥成下人。至今顽愚者,生如土偶身。”
    • 宋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田锡《擬古》:“天风吹雨来,黄土为柔埴。一经女娲手,蹶然含性识。”
    • 潘牥《相士》:“女娲抟土费工夫,个个生来个个粗。”

女娲与婚姻

  • 女娲与婚姻相关的传说

    • 传说中,女娲不仅创造了人类,还设置了婚姻制度,让男女相互结合,繁衍后代。因此,女娲也被奉为“婚姻之神”。

综合类

  • 其他提及女娲的古诗句

    • 卢仝《与马异结交诗》:“女娲本是伏羲妇,恐天怒,捣炼五色石,引日月之针,五星之缕把天补。”
    • 某唐代诗人:“王母桃花冻不绯,五色石裂女娲噫。”
    •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本来真面目,幻来新就臭皮囊。”
    • 辛弃疾《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
    • 汪懋麟《在昔一首赠前廷尉李咉碧先生》:“只手扶日轮,片言补天罅。”
    • 《红楼梦》第一回:“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 某唐代诗人:“女娲青泥万山外,争突云日寒峥嵘。”
    • 某唐代诗人:“女娲炼五石,天缺犹可补。”
    • 某唐代诗人:“补天残片女娲抛,扑落禅门压地坳。”
    • 某唐代诗人:“谁为女娲手,补此天地裂。”

这些古诗不仅展现了女娲在神话中的形象,还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通过品读这些古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神话的魅力。

(0)
上一篇 2024年10月14日
下一篇 2024年10月14日

相关推荐

  • 带将军的诗有哪些?边塞诗中的武将形象建构

    带将军的诗有哪些?边塞诗中的武将形象建构 一、边塞诗中的“将军”意象概览 边塞诗作为唐代诗歌的重要题材,常以将军为核心意象,通过战争场景、戍边生活等主题,塑造了丰富多元的武将形象。这些形象既包含英勇善战的统帅,也有悲情无奈的将领,反映了时代对武将的集体想象与价值评判。 典型诗作举例 1. 王昌龄《从军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重点内容:…

    2025年5月8日
    650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哪首诗?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处与赏析 诗句出处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东汉末年曹操的乐府诗《龟虽寿》,全诗为:“`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句解析 1. 核心意象 – “…

    2025年7月1日
    180
  • 春风若有怜花意出自哪首诗?

    春风若有怜花意出自哪首诗? 诗句出处与背景 “春风若有怜花意” 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这是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名句,全诗如下: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重点解析:1. 诗…

    2025年6月24日
    180
  • 晚明诗有哪些风格?竟陵派与公安派的审美对决

    晚明诗歌的风格流变与审美对决:竟陵派与公安派的诗学之争 一、晚明诗歌的整体风格特征 晚明诗歌(16世纪末至17世纪中叶)处于社会动荡与思想变革的背景下,呈现出多元并存、新变求异的特点,主要风格包括:1. 复古与革新的交织:部分诗人延续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张,但更多诗人转向个性解放与性灵抒发。2. 性灵说的崛起:以公安派为代表,主张“独抒性灵…

    2025年5月8日
    520
  • 和笛子有关的诗句,如何描绘音乐之美?

    和笛子有关的诗句中,诗人们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笛子音乐之美。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诗句及其分析,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描绘了笛声的美妙与独特: 直接描绘笛声之美 诗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出处: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分析:此句通过“暗飞声”和“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描绘,展现了笛声在春风中飘散、弥漫整个洛阳城的景象,形象地表现了笛声的悠扬与广…

    2024年12月20日
    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