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的诗,你知道几首?感受诗词中的芬芳气息

Random Image

当然知道啦!茉莉花,那可是诗词中的常客,它的清香、洁白、高雅,不知引得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来来来,让我带你一起走进那些描写茉莉花的古诗词,感受那份从字里行间飘出的芬芳气息吧!🌸✨

宋代诗人笔下的茉莉花

  • 陈淳《茉莉》

    茉莉开时香满枝,钿花狼藉玉参差。
    茗杯初歇香烟烬,此味黄昏我独知。

这首诗简洁明快,茉莉花开,香气四溢,诗人在黄昏时分独自品味这份清香,别有一番韵味。

  • 许景迂《茉莉花》

    自是天上冰雪种,占尽人间富贵香。
    不烦鼻观偷馥郁,解使心俱清凉。

许景迂将茉莉花比作天上的冰雪种,赞美其香气高贵而清新,能令人心旷神怡。

  • 江奎《茉莉》

    灵种传闻出越裳,何人提挈上蛮航。
    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

江奎对茉莉花的喜爱溢于言表,甚至放言若修花史,定将其列为人间第一香,可见其香气之独特魅力。

清代诗人笔下的茉莉花

  • 德容《茉莉花》

    冰姿玉骨净尘烟,南国携来种自妍。
    花史高名空第一,只今谁识藐姑仙。

德容用“冰姿玉骨”来形容茉莉花的高洁,赞美其不染尘埃的美丽。

  • 赵芬《青玉案·茉莉花》

    纱厨玉枕清无暑。点缀晚妆眉妩。
    一片幽怀谁与诉。盈盈素质,泠泠碧露,欲摘人何处。
    暗香渐觉金凤度。起傍花阴自延伫。
    欲问冰蟾愁几许。越罗凉透,楚天云暮,脉脉浑无语。

赵芬的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茉莉花的清雅与幽香,以及词人在花下的孤独与愁绪。

其他经典诗句

  • “荔枝乡里玲珑雪,来助长安一夏凉。”(宋·许棐《茉莉》)

    这句诗以“玲珑雪”来形容茉莉花的纯洁与美丽,同时表达了其在炎炎夏日中带来的清凉。

  • “晚来小立向风前,细雨微风绝可怜。疏放一枝浑似雪,湘帘月上影婵娟。”(清·钱蘅生《茉莉花》)

    钱蘅生的这首诗则描绘了茉莉花在夜晚细雨微风中的娇美姿态,如仙子般亭亭玉立。

怎么样?是不是已经沉浸在这些诗词中的芬芳气息里了呢?每一句诗都仿佛一朵盛开的茉莉花,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与韵味。🌸📖

(0)
上一篇 2024年10月21日
下一篇 2024年10月21日

相关推荐

  • 含眼睛的诗句中,哪些最能表达情感?

    含眼睛的诗句在表达情感方面往往具有独特的魅力,它们通过描绘眼睛的神态、光芒和情感,深刻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忧伤、思念等情感。以下是一些最能表达情感的含眼睛的诗句: 表达喜悦与爱慕 《诗经·卫风·硕人》 诗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情感:通过描绘女子笑容甜美、眼神灵动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女子的爱慕与欣赏。 白居易《筝》 诗句: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 情感…

    2024年12月19日
    1890
  • 终南望馀雪,祖咏诗中有何雪景?

    祖咏的《终南望馀雪》是一首描绘终南山雪景的五言绝句,诗中展现的雪景清新明朗,朴实俏丽,充满了诗情画意。以下是诗中具体描绘的雪景内容: 一、终南山的整体印象 诗的开篇“终南阴岭秀”,便勾勒出了终南山的整体印象。终南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面,是秦岭山脉的一段,山势雄伟,景色秀美。诗中的“阴岭”指的是终南山的北面山岭,由于背向阳光,故称“阴岭”。这里的“秀”字,既赞…

    2025年1月7日
    1420
  • 叙事诗与儿童诗的边界:从《孔雀东南飞》到童谣创作

    叙事诗与儿童诗的边界:从《孔雀东南飞》到童谣创作 一、叙事诗与儿童诗的定义与特征 1. 叙事诗:以讲述故事为核心,注重情节完整性和人物塑造,语言风格多样,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等古典作品。 – 重点内容:叙事诗常包含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情感冲突,如《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反映封建礼教压迫。2. 儿童诗:以儿童认知水平和审美需求为…

    2025年4月27日
    650
  • 现代诗有哪些诗短诗?精悍凝练的当代诗选

    现代诗中的短诗艺术:精悍凝练的当代诗选 一、现代短诗的特质 现代短诗以凝练的语言、意象的跳跃性和情感的爆发力为核心特征,通常不超过10行,却能在有限篇幅中传递深刻哲思或瞬间感悟。“以小见大”是其核心美学追求。 重点内容:– 语言极简:剔除冗余修饰,每个字词承担多重意义– 留白艺术:通过断裂的语法制造想象空间&#…

    2025年4月19日
    1260
  • 林则徐诗歌遗产:虎门销烟背后的文人情怀

    林则徐诗歌遗产:虎门销烟背后的文人情怀 一、林则徐的双重身份:政治家与诗人 林则徐(1785-1850)以虎门销烟的壮举闻名于世,但鲜为人知的是,他同时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贯穿一生,既记录了历史事件,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人情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成为传世名句,体现了其以诗言志的文人传统。 二、诗歌中的家国…

    2025年4月20日
    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