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暮”的诗句有哪些?

Random Image

含有“暮”字的诗句非常丰富,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

  1.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2.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 钱福《明日歌》

    •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4. 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5. 孟浩然《宿建德江》

    •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6. 韩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

    •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7.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8. 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9. 屈原《九歌》

    •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
  10. 苏轼《陪欧阳公燕西湖》

    • 城上乌栖暮霭生,银釭画烛照湖明。
  11. 李流芳《南归诗十八首其一》

    • 还家春未暮,及见桃梨花。
  12. 丘葵《与可大水头闲望》

    • 前山倒影摇春水,野火飞烟入暮空。
  13. 张可久《【中吕】红绣鞋_次韵剑击西》

    • 游鱼翻冻影,啼鸟泛春声,落梅香暮景。
  14. 其他诗句

    • 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影挂潇湘。——毛文锡《临江仙·暮蝉声尽落斜阳》
    •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
    •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现代·毛泽东《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这些诗句中,“暮”字常被用来描绘傍晚时分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深沉或略带忧伤的氛围。同时,“暮”字也常与时间流逝、人生短暂等主题联系在一起,引发人们对生命、爱情、家国等深刻话题的思考。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25日
下一篇 2024年11月25日

相关推荐

  • 柳宗元的诗有哪些代表作?山水诗风深度解析

    柳宗元的诗有哪些代表作?山水诗风深度解析 一、柳宗元诗歌创作背景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一生经历了从政治巅峰到贬谪边缘的巨大转折,这种人生际遇深刻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被贬永州、柳州期间,柳宗元将满腔孤愤与对自然的感悟融为一体,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山水诗风。 二、柳宗元诗歌代表作 …

    2025年5月23日
    400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自哪首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处与内涵解析 一、诗句出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出自东汉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曹操的组诗《步出夏门行·龟虽寿》。全诗如下: >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二、诗句解读 1. 核心意象: &…

    5天前
    100
  • 打开鸟的诗有哪些?飞鸟意象的文学演变

    打开鸟的诗有哪些?飞鸟意象的文学演变 一、古典诗歌中的飞鸟意象 飞鸟在古典诗歌中常象征自由、孤独或超脱,是诗人寄托情感的重要载体。以下为典型作品: 1. 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以鸟鸣反衬山野幽静,体现禅意与自然和谐。 2.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飞鸟的生机与诗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相呼…

    2025年4月29日
    700
  • 田园诗中的乡村图景:哪些作品寄托着农耕文明情怀?

    田园诗中的乡村图景:哪些作品寄托着农耕文明情怀? 一、田园诗的定义与历史背景 田园诗是以乡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歌类型,起源于古希腊的忒奥克里托斯,在中国则发轫于先秦时期的《诗经》。这类诗歌通过描绘农耕、牧歌、田园风光等场景,寄托诗人对农耕文明的向往与怀旧之情。 重点内容:田园诗的核心是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并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理想化描绘,反映对工业化或…

    2025年4月16日
    750
  • 敬有关的诗句,哪些传递了敬意与尊重?

    以下是一些与“敬”有关的诗句,它们传递了深深的敬意与尊重: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传递的敬意与尊重:此句表达了对老师的崇高敬意。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道德的引领者,他们为学生解答疑惑,指引人生道路,值得我们深深的敬意和尊重。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 传递的敬意与尊重:此句以高山和大道为喻,表达了对德行高尚之人的崇敬…

    2024年12月28日
    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