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洞庭湖的诗句?

关于洞庭湖,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诗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洞庭湖诗句:

  1. 刘禹锡《望洞庭》

    • 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赏析:此诗描绘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宁静美景,将湖光秋月融为一体,潭面平静如镜,远望洞庭山水翠色欲滴,宛如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2. 李白《游洞庭五首·其二》

    • 诗句:“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 赏析:此诗描绘了月夜在洞庭湖泛舟的情景,南湖秋水清澈无烟,诗人产生了羽化登仙的浪漫念头,想要向洞庭湖赊来月色,将船停在白云边痛快地喝酒赏月。
  3.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诗句:“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赏析:此诗描绘了洞庭湖秋季壮阔的景象,湖水与天空相接,水天一色,云梦泽水汽蒸腾,波涛汹涌撼动岳阳城。
  4. 杜甫《登岳阳楼》

    • 诗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赏析:此诗描绘了岳阳楼上远眺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吴楚两地被洞庭湖分隔开来,天地日月仿佛都在湖水上浮动。
  5.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 诗句:“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 赏析:此词描绘了洞庭湖和青草湖相连,明月皎洁照耀,湖面广阔无垠,清澈澄澈,诗人泛舟其上,心境悠然自得。
  6. 其他诗句

    •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李白《游洞庭五首·其一》)
    •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李白《游洞庭五首·其二》)
    •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陈与义《登岳阳楼二首》)

这些诗句从不同角度、不同季节描绘了洞庭湖的美丽景色和壮阔气象,展现了诗人们对洞庭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27日 下午3:19
下一篇 2024年11月27日 下午3:21

相关推荐

  • “一鸣惊人”出自哪部史书?楚庄王霸业启示录

    一、”一鸣惊人”的典故出处 “一鸣惊人”这一成语出自《史记·滑稽列传》,原文记载了楚庄王与大臣伍举的一段对话。楚庄王即位初期,沉湎酒色、不理朝政,伍举以隐语劝谏:”有鸟在于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楚庄王答:”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此后,楚…

    2025年4月15日
    1600
  • 过年诗作精选:除了《元日》还有哪些佳作?

    过年诗作精选:除了《元日》还有哪些佳作?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创作的重要题材。除了王安石脍炙人口的《元日》,历代诗人还留下了许多描写春节的经典诗作。本文将为您精选几首艺术价值高、文化内涵丰富的春节诗词佳作。 一、唐代春节诗作代表 1. 孟浩然《田家元日》 重点内容:“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

    2025年6月10日
    1020
  • 孟浩然有哪首诗?

    孟浩然的诗歌代表作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并称为”王孟“,是盛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悠远著称,多描写田园生活和山水景色。 代表诗作分析 《春晓》 重点内容:这是孟浩然最广为流传的名篇之一,语言浅显却意境深远。 实际案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025年6月27日
    890
  • 唐朝的诗歌理论对创作有何指导?

    唐朝的诗歌理论对创作有何指导? 概述 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其诗歌理论不仅总结了前代经验,更对当代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代诗论的核心在于强调情景交融、语言精炼与意境营造,这些原则为诗人提供了明确的创作方向。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我们可以清晰看到理论如何指导实践。 主要诗歌理论及其指导作用 # 情景交融理论 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景语&#82…

    2025年10月25日
    350
  • 年轻人充满朝气的诗句,有哪些激励人心?

    年轻人充满朝气的诗句中,确实有不少能够激励人心的佳作。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诗句,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年轻人的活力、自信和追求梦想的精神: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出处: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诗句描绘了年轻人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形象,激励着年轻人要珍惜青春年华,挥洒自己的才华和激情。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出处:杜甫《闻…

    2024年12月15日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