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洞庭湖的诗句?

关于洞庭湖,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诗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洞庭湖诗句:

  1. 刘禹锡《望洞庭》

    • 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赏析:此诗描绘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宁静美景,将湖光秋月融为一体,潭面平静如镜,远望洞庭山水翠色欲滴,宛如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2. 李白《游洞庭五首·其二》

    • 诗句:“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 赏析:此诗描绘了月夜在洞庭湖泛舟的情景,南湖秋水清澈无烟,诗人产生了羽化登仙的浪漫念头,想要向洞庭湖赊来月色,将船停在白云边痛快地喝酒赏月。
  3.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诗句:“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赏析:此诗描绘了洞庭湖秋季壮阔的景象,湖水与天空相接,水天一色,云梦泽水汽蒸腾,波涛汹涌撼动岳阳城。
  4. 杜甫《登岳阳楼》

    • 诗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赏析:此诗描绘了岳阳楼上远眺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吴楚两地被洞庭湖分隔开来,天地日月仿佛都在湖水上浮动。
  5.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 诗句:“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 赏析:此词描绘了洞庭湖和青草湖相连,明月皎洁照耀,湖面广阔无垠,清澈澄澈,诗人泛舟其上,心境悠然自得。
  6. 其他诗句

    •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李白《游洞庭五首·其一》)
    •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李白《游洞庭五首·其二》)
    •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陈与义《登岳阳楼二首》)

这些诗句从不同角度、不同季节描绘了洞庭湖的美丽景色和壮阔气象,展现了诗人们对洞庭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27日 下午3:19
下一篇 2024年11月27日 下午3:21

相关推荐

  • 夏日凉爽的诗句让人感受如何?

    夏日凉爽的诗句,往往能带给人们一种清新、宁静且愉悦的感受。这些诗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里难得的凉爽时刻,让人仿佛能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由内而外的清凉与惬意。 当读到“绿荫浓密遮炎日,清风徐来透心凉”这样的诗句时,人们仿佛能看到茂密的树叶遮挡住了炎炎烈日,一阵清风拂过,带来了丝丝凉意,透过心扉,让人心情为之一振。 又或者“竹影摇曳映窗纱,夏夜微凉入梦华”…

    2024年12月31日
    2000
  • 白居易的诗为何在日本备受推崇?

    白居易的诗为何在日本备受推崇? 引言 白居易(772–846)作为中唐代表性诗人,其作品在平安时代(794–1185)传入日本后,迅速成为贵族阶层与文人的精神食粮。日本学者丸山清子曾指出:“白诗在日本的受容程度,甚至超越其在本土的影响力。”这种现象既源于诗歌本身的普世价值,也与日本独特的文化筛选机制密切相关。 一、诗歌风格的精准契合 1. 平易晓畅的语言特质…

    2025年10月25日
    360
  • 西方的诗有哪些?外国诗歌经典鉴赏

    西方诗歌经典鉴赏 一、西方诗歌的主要流派与代表诗人 西方诗歌历史悠久,流派纷呈,以下为几个重要流派及其代表诗人: 1. 古典主义诗歌 – 代表诗人:荷马(Homer)、维吉尔(Virgil) – 特点:注重形式与韵律,主题多围绕英雄史诗与神话。 – 案例:荷马的《伊利亚特》(*Iliad*)和《奥德赛》(*Odyssey*…

    2025年4月13日
    1330
  • 有关冬至的诗有哪些?节气诗中的民俗画卷与生命哲学

    冬至的诗有哪些?节气诗中的民俗画卷与生命哲学 一、冬至诗的经典代表 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点,自古便是诗人抒怀的对象。以下为历代经典冬至诗作: 1.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重点内容:白居易以羁旅之思写冬至,“影伴身”与&#…

    2025年5月8日
    1180
  • 柳宗元《江雪》的“独钓寒江雪”是清高孤傲还是绝望坚守?

    柳宗元《江雪》的“独钓寒江雪”:清高孤傲还是绝望坚守? 一、诗歌文本与历史背景 《江雪》全文仅20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此诗创作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时值王叔文改革集团失败,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这是柳宗元政治生涯的重大转折,也是理解其诗歌意境的关键背景。 二、“清高孤傲”的解读视角 2.1 意象构建…

    2025年11月9日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