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洞庭湖的诗句?

Random Image

关于洞庭湖,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诗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洞庭湖诗句:

  1. 刘禹锡《望洞庭》

    • 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赏析:此诗描绘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宁静美景,将湖光秋月融为一体,潭面平静如镜,远望洞庭山水翠色欲滴,宛如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2. 李白《游洞庭五首·其二》

    • 诗句:“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 赏析:此诗描绘了月夜在洞庭湖泛舟的情景,南湖秋水清澈无烟,诗人产生了羽化登仙的浪漫念头,想要向洞庭湖赊来月色,将船停在白云边痛快地喝酒赏月。
  3.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诗句:“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赏析:此诗描绘了洞庭湖秋季壮阔的景象,湖水与天空相接,水天一色,云梦泽水汽蒸腾,波涛汹涌撼动岳阳城。
  4. 杜甫《登岳阳楼》

    • 诗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赏析:此诗描绘了岳阳楼上远眺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吴楚两地被洞庭湖分隔开来,天地日月仿佛都在湖水上浮动。
  5.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 诗句:“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 赏析:此词描绘了洞庭湖和青草湖相连,明月皎洁照耀,湖面广阔无垠,清澈澄澈,诗人泛舟其上,心境悠然自得。
  6. 其他诗句

    •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李白《游洞庭五首·其一》)
    •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李白《游洞庭五首·其二》)
    •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陈与义《登岳阳楼二首》)

这些诗句从不同角度、不同季节描绘了洞庭湖的美丽景色和壮阔气象,展现了诗人们对洞庭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27日
下一篇 2024年11月27日

相关推荐

  • 抽刀断水水更流是哪首诗里的?

    抽刀断水水更流:诗句出处与文学解析 # 诗句来源考据 “抽刀断水水更流”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该诗创作于天宝十二载(753年),是李白在宣城(今属安徽)为送别族叔李云所作。全诗原文如下: >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2025年6月24日
    230
  • 独酌成诗有哪些手法?李白式的孤独与浪漫解码

    独酌成诗有哪些手法?李白式的孤独与浪漫解码 一、独酌成诗的核心手法 独酌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独特的创作方式,尤以李白为代表。其核心手法包括: 1. 以酒为媒,激发诗兴 酒是诗人与自我对话的催化剂。李白《月下独酌》中“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通过酒打破孤独,将寂寞转化为诗意。 2. 虚实相生,营造意境 独酌时,诗人常将现实与想象交织。如李白《将进酒》中“烹羊宰…

    2025年5月29日
    380
  • 第一个字是“见”的诗句,有哪些经典之作?

    以下是一些以“见”字开头的经典诗句: 刘禹锡《题王郎中宣义里新居》:“见拟移居作邻里,不论时节请开关。” 吴融《寄贯休上人》:“见拟沃州寻旧约,且教丹顶许为邻。” 薛嵎《万象亭》:“见说亭基从古在,拟将图志试寻看。” 欧阳修《瑞鹧鸪》:“见了又休还似梦,坐来虽近远如天。” 柳永《其三》:“见了千花万柳,比并不如伊。” 欧阳修《谢观文理尚书惠西京牡丹》:“见花…

    2024年12月14日
    1690
  • 刘诗诗影视原声带:歌声与剧情的共鸣时刻

    刘诗诗影视原声带:歌声与剧情的共鸣时刻 引言:声音与画面的双重叙事 在影视作品中,原声带(OST)不仅是背景音乐,更是情感的催化剂。刘诗诗作为兼具演技与观众缘的演员,其主演的影视剧原声带常因高度契合剧情而成为经典。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她的作品中歌声与剧情的深度共鸣。 — 一、《步步惊心》与《三寸天堂》:虐心之巅的绝响 重点案例:2011年爆款…

    2025年4月27日
    530
  • 半山体诗歌的艺术特色:王安石晚年的诗风转型

    半山体诗歌的艺术特色:王安石晚年的诗风转型 一、半山体的界定与背景 半山体是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今南京)半山园后形成的独特诗风,因其居所而得名。这一时期(1076-1086年),王安石经历了政治失意,诗歌创作从早期的政治讽喻转向禅理与自然的融合,语言风格也由雄健峭拔转为含蓄深婉。 二、艺术特色分析 1. 禅理与哲思的渗透 晚年王安石深受佛教影响,诗中常体现“…

    2025年4月16日
    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