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洞庭湖的诗句?

关于洞庭湖,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诗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洞庭湖诗句:

  1. 刘禹锡《望洞庭》

    • 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赏析:此诗描绘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宁静美景,将湖光秋月融为一体,潭面平静如镜,远望洞庭山水翠色欲滴,宛如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2. 李白《游洞庭五首·其二》

    • 诗句:“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 赏析:此诗描绘了月夜在洞庭湖泛舟的情景,南湖秋水清澈无烟,诗人产生了羽化登仙的浪漫念头,想要向洞庭湖赊来月色,将船停在白云边痛快地喝酒赏月。
  3.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诗句:“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赏析:此诗描绘了洞庭湖秋季壮阔的景象,湖水与天空相接,水天一色,云梦泽水汽蒸腾,波涛汹涌撼动岳阳城。
  4. 杜甫《登岳阳楼》

    • 诗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赏析:此诗描绘了岳阳楼上远眺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吴楚两地被洞庭湖分隔开来,天地日月仿佛都在湖水上浮动。
  5.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 诗句:“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 赏析:此词描绘了洞庭湖和青草湖相连,明月皎洁照耀,湖面广阔无垠,清澈澄澈,诗人泛舟其上,心境悠然自得。
  6. 其他诗句

    •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李白《游洞庭五首·其一》)
    •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李白《游洞庭五首·其二》)
    •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陈与义《登岳阳楼二首》)

这些诗句从不同角度、不同季节描绘了洞庭湖的美丽景色和壮阔气象,展现了诗人们对洞庭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27日 下午3:19
下一篇 2024年11月27日 下午3:21

相关推荐

  • 初中诗改散文有哪些?经典诗歌的现代散文化重构实践

    初中诗改散文有哪些?经典诗歌的现代散文化重构实践 一、诗改散文的概念与教育意义 诗改散文是将古典或现代诗歌通过保留原有意境和情感基调的方式,用散文语言进行重新表达。这种实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解构诗歌的凝练语言,训练学生扩展细节的能力– 深化文本理解:在改写过程中体会诗歌的意象组合与情感逻辑&#82…

    2025年5月11日
    1150
  • 李白经典八句诗全解析:绝句与律诗的艺术巅峰

    李白经典八句诗全解析:绝句与律诗的艺术巅峰 一、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李白被誉为“诗仙”,其诗歌以豪放飘逸、想象瑰丽著称,兼具浪漫主义与自然天成的艺术风格。他的八句诗(包括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部分绝句组合)集中体现了其语言凝练、意境深远的创作特点。 重点案例:>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2025年4月27日
    1470
  • 小度清明有哪些诗?AI视角下的传统节日新解

    小度清明有哪些诗?AI视角下的传统节日新解 一、清明诗词的传统意蕴 清明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历来是文人墨客抒怀的主题。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和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乌啼鹊噪昏乔木”)等作品,均以哀思、自然意象为核心,体现了对逝者的追忆与对生命的感悟。 重点内容:传统清明诗词的三大主题——1. 哀思祭奠(如“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

    2025年5月29日
    980
  • 陆续诗有哪些?南宋江湖诗派的群体创作现象

    陆续诗有哪些?南宋江湖诗派的群体创作现象 一、陆续诗的概念与特征 陆续诗是南宋江湖诗派中一种独特的群体创作形式,指多位诗人围绕同一主题或场景,以接续、唱和的方式完成诗作。其核心特征包括:1. 集体性:由多位诗人共同参与,形成诗歌链。2. 即兴性:多为宴饮、雅集时的即兴创作。3. 主题关联:前后诗作内容或意象相互呼应。 重点内容:陆续诗体现了南宋文人“以诗会友…

    2025年5月4日
    1390
  • 横眉冷对千夫指整首诗出自哪首诗?

    横眉冷对千夫指:诗句出处与文学解析 # 诗句的原始出处 “横眉冷对千夫指”出自鲁迅1932年创作的七言律诗《自嘲》,全诗如下: >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 创作背景解析 1. 时代语境:创作…

    2025年6月24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