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有哪些关于孝敬父母的深情诗句?

Random Image

古诗中有很多关于孝敬父母的深情诗句,它们以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子女对父母的敬爱、感激和思念之情。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诗句:

  1. 《游子吟》·孟郊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这首诗深情地描绘了母亲为远行的儿子缝制衣裳的情景,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以及子女难以报答的感激之情。
  2.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孟浩然

    •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 诗句描绘了诗人在年轻时穿着彩衣在母亲面前尽孝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珍惜和感激。
  3. 《慈乌夜啼》·白居易

    •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 通过慈乌失去母亲后的哀鸣和守候,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深切怀念和对反哺之情的感慨。
  4. 《燕诗示刘叟》·白居易

    •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 诗句以燕子为喻,回忆了雏燕离巢高飞时父母的牵挂,告诫人们要理解父母的苦心,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
  5. 《别老母》·黄景仁

    •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 诗句描绘了诗人在风雪夜中离别老母时的凄凉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愧疚和思念之情。
  6. 《墨萱图·其一》·王冕

    •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 诗句通过描绘慈母倚门盼望游子归来的情景,以及游子行路的艰辛和对母亲的愧疚,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7. 《将母》·王安石

    •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 诗句表达了诗人在月明之夜听到杜鹃啼声时对远方母亲的深深牵挂和思念。
  8. 《思母》·与恭

    •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 诗句描绘了诗人在母亲去世后看到秋天的霜把芦花打得满天飘飞时落下的伤心泪水,回忆了去年五月梅雨时节为奉养老母而典当袈裟籴米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愧疚之情。

这些诗句都以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子女对父母的敬爱、感激和思念之情,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孝道的体现。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14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4日

相关推荐

  • 改革开放主题诗选:记录时代巨变的诗性史诗

    改革开放主题诗选:记录时代巨变的诗性史诗 一、引言:诗歌与时代的共鸣 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不仅重塑了经济格局,也激发了文化艺术的蓬勃生机。诗歌作为时代的镜子,以凝练的语言和饱满的情感,记录了这场变革的壮阔历程。本文将通过代表性诗作,剖析诗歌如何以诗性史诗的形式呈现改革开放的历史轨迹与精神内核。 — 二、诗歌中的改革开放叙事 …

    2025年4月27日
    1210
  • 橙黄橘绿时是哪首诗?

    橙黄橘绿时是哪首诗? 苏轼《赠刘景文》 “橙黄橘绿时”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七言绝句《赠刘景文》。这首诗是苏轼赠予好友刘景文的勉励之作,通过描绘秋冬之际的景物,表达对人生成熟阶段的赞美。 原诗全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重点内容解析 1. 季节意象: – 诗中“荷尽”“菊残”点明秋…

    2025年6月26日
    550
  •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诗句,出自哪里?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诗句最早出自元·无名氏的《大战邳彤》,原文是“主公,便好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句话的意思是,兵来了用将抵挡,水来了用土掩住,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决定对策,灵活应对。 此外,也有说法认为这句谚语最早出自东周列国志第五回,原文为“水来土掩,兵至将迎,又何疑焉?”。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之口,用来劝说齐景公不要因为晋国强大…

    2024年12月15日
    3600
  • 民谣诗有哪些特点?民间歌谣与诗歌创作的融合

    民谣诗的特点及民间歌谣与诗歌创作的融合 一、民谣诗的定义与起源 民谣诗是一种融合民间歌谣与诗歌艺术的文学形式,既保留了民间歌谣的通俗性、口头性,又吸收了诗歌的凝练与艺术性。其起源可追溯至古代劳动人民的即兴创作,如《诗经》中的“国风”部分,便是早期民谣诗的典型代表。 二、民谣诗的核心特点 1. 语言通俗,贴近生活 民谣诗多以口语化表达为主,内容直接反映普通民众…

    2025年5月16日
    870
  • 写出带山的诗有哪些?在诗词中感受山川壮美

    带山的诗有哪些?在诗词中感受山川壮美 一、诗词中的“山”意象 山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既是自然景观的象征,也承载着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它可能代表巍峨壮丽、隐逸超脱,或羁旅愁思,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题材。 二、经典带“山”的诗词案例 1. 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重点分析:以庐山香炉峰为…

    2025年6月1日
    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