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最有名的十首诗句欣赏

Random Image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其诗词作品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广受后世赞誉。以下是李清照最有名的十首诗句欣赏:

  1.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出处:《夏日绝句》
    • 诗句表达了词人崇高的爱国情怀和对英雄豪杰的仰慕,以楚霸王项羽的悲壮故事讽刺南宋当权者的苟且偷安。
  2.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出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 诗句描绘了词人深深的相思之情,无法排遣,刚从眉头舒展,却又涌上心头,体现了情感的缠绵悱恻。
  3.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出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 诗句通过自然景象的烘托,展现了词人因思念而憔悴的形象,情感真挚动人。
  4.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出处:《声声慢·寻寻觅觅》
    • 诗句以叠字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了词人孤独、凄凉的心境,情感深沉而强烈。
  5.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 出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 诗句通过描写暮春景象,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愁苦和无奈,情感细腻而含蓄。
  6.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同样出自《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 诗句以船载愁的奇特想象,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深重的愁苦,情感真挚而深切。
  7.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出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 诗句以花自飘零、水自流的自然景象,比喻词人与爱人之间的相思之苦和分离之愁,情感缠绵而哀婉。
  8.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 出处:《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 诗句表达了词人因思念而消瘦,并非因为饮酒或悲秋,情感真挚而深沉。
  9.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 出处:《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 诗句通过描写初春景象,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期待,情感清新而愉悦。
  10.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应是绿肥红瘦

    • 出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 诗句通过对话的形式,表达了词人对海棠花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怜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些诗句不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而且语言优美、韵律和谐,充分展现了李清照作为宋代著名女词人的卓越才华和深厚艺术功力。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15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5日

相关推荐

  • 朋友间思念的诗句,哪些最能表达深情厚谊?

    朋友间思念的诗句,往往蕴含着深情厚谊,以下是一些最能表达这种情感的诗句: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分析:这两句诗以明月为喻,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轮明月,传递着跨越时空的情谊。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分析:李白通过将自己的…

    2024年12月24日
    1440
  • 有哪些诗提到了白桦?俄苏文学与现代诗中的白桦意象解析

    俄苏文学与现代诗中的白桦意象解析 一、白桦在俄苏文学中的象征意义 白桦树(Берёза)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核心意象之一,常被赋予纯洁、坚韧、故土情怀等象征意义。其白色树干与四季变化的特点,使其成为诗人笔下重要的抒情载体。 1. 叶赛宁与白桦的“民族图腾” 谢尔盖·叶赛宁(Сергей Есенин)是俄语诗歌中白桦意象的集大成者。例如:> 《白桦》(1…

    2025年5月8日
    480
  • 冲冠一怒为红颜出自哪首诗?

    冲冠一怒为红颜:出处、背景与文化影响 一、诗句出处与原文 “冲冠一怒为红颜”出自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号梅村)的叙事长诗《圆圆曲》。该诗创作于1651年左右,全诗共78句,通过陈圆圆与吴三桂的故事,反映明清易代之际的历史风云。 《圆圆曲》关键段落 >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gt…

    2025年7月1日
    120
  • 文盲皇帝作诗现象:另类帝王的文学尝试

    文盲皇帝作诗现象:另类帝王的文学尝试 引言 在中国古代帝王中,文盲皇帝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或因出身寒微,或因政治动荡未能接受系统教育,却在登基后尝试进行文学创作,尤其是作诗。这种现象不仅反映了帝王对文化权力的渴望,也展现了皇权与文治的复杂互动。 文盲皇帝的界定与背景 文盲皇帝主要指未接受正规儒家教育或识字能力有限的统治者。这类帝王多出现在朝代更迭初期,如汉高…

    2025年4月20日
    600
  • 孤云独去闲出自哪首诗?

    孤云独去闲出自哪首诗? 诗歌出处 “孤云独去闲”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这首诗是李白晚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原诗全文 >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诗歌解析 1. 重点意象: – “孤云”:象征诗人的孤独与高洁,暗喻其漂泊无依的境遇。 &…

    2025年6月24日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