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游船,哪些诗句描绘了这份悠然?

Random Image

水上游船的悠然自得,在古诗词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以下是一些描绘水上游船悠然的诗句:

  1.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渔翁》一诗,以渔翁的生活为题材,描绘了渔翁在清晨时分,于山水间悠然自得地行舟的情景。
  2. 触事老来情绪懒,西湖债未曾还。试呼小艇访孤山。昔年鸥鹤侣,总笑鬓斓斑。仙去坡翁山耐久,烟霏空翠凭阑。日斜尚觉酒肠宽。水云天共色,欸乃一声间。宋代诗人孙居敬的《临江仙·触事老来情绪懒》一词,通过描写在西湖上荡舟的情景,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3. 吴松江影漾清辉。山远翠光微。杨柳风轻日永,桃花浪暖鱼肥。东来西往。随情任性,本自无机。宋代诗人张抡的《朝中措·吴松江影漾清辉》一词,描绘了吴松江上的美景和游人悠然自得的心情。
  4. 晒网白鸥沙,冲烟青箬笠。欸乃一声长,江空楚天碧。明代诗人文征明的《渔村夕照·晒网白鸥沙》一诗,以渔翁的生活为背景,描绘了渔翁在江面上悠然自得地行舟的情景。
  5.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唐代诗人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一词,通过描写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游人悠然自得的生活,展现了水上游船的悠然自得。
  6.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宋代诗人张孝祥的《西江月·阻风山峰下》一词,描绘了船行在湖光秋色中的悠然自得。
  7.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宋代诗人欧阳修的《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一词,通过描写在西湖上泛舟赏荷的情景,展现了游人的悠然自得。
  8.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同样是宋代诗人欧阳修的《采桑子·画船载酒西湖好》一词,也描绘了水上游船的悠然自得。

这些诗句都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水上游船的悠然自得,无论是渔翁的自在生活,还是游人的悠然心境,都通过水上游船这一场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26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26日

相关推荐

  • 苏轼有哪些关于月的诗篇?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广泛且深刻,其中不乏关于月亮的佳作。以下是一些苏轼关于月亮的诗篇: 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内容摘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2024年11月2日
    2040
  • 关于李斯的诗有哪些?秦代政治家的文学遗产与历史评价

    关于李斯的诗有哪些?秦代政治家的文学遗产与历史评价 一、李斯的文学创作背景 李斯(约公元前280年—前208年)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辅佐秦始皇统一六国并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尽管其政治成就更为人熟知,但李斯在文学领域亦有贡献,尤其以政论散文和碑铭文著称。 重点内容:秦代文学以实用主义为主,李斯的作品多服务于政治需求,文学性虽不及《诗经》《楚辞》,但…

    2025年7月13日
    210
  • 背得快的诗作推荐:哪些诗适合快速记忆?

    背得快的诗作推荐:哪些诗适合快速记忆? 为什么有些诗更容易记忆? 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意象是影响记忆速度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押韵、短句和重复结构的诗歌更容易被大脑快速编码和存储。例如,中国的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因其固定的格律和简洁的表达,成为记忆的理想选择。 — 适合快速记忆的诗歌特征 1. 短小精悍:4-8句的诗作更易背诵。2. 押韵明显:如AA…

    2025年6月10日
    380
  • 夏天里,哪些诗句描绘了花的绚烂?

    夏天里,有许多诗句描绘了花的绚烂,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 荷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描绘了西湖六月中荷花盛开的美景,碧绿的莲叶接连天际,与映日荷花交相辉映,展现出夏日荷花的独特魅力。 石榴花 “别院深深夏篥清,石榴开遍透帘明。”(苏舜钦《夏意》) 诗中描绘了深深庭院中石榴花盛开的景象,红艳的石榴花透过帘幕映照…

    2024年12月25日
    2210
  • 苏轼诗词全集:东坡居士的豪放与婉约

    苏轼诗词全集:东坡居士的豪放与婉约 一、苏轼的文学地位与风格概述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文坛的集大成者。其诗词以豪放洒脱为主调,兼有婉约深情之作,展现了宋代士大夫的复杂精神世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在诗、词、散文、书法等领域均有极高造诣,尤以词作开“豪放派”先河。 重点内容:苏轼的创作风格可概括为“以诗为词”,打破传统词…

    2025年4月18日
    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