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丰收的喜悦,在哪些诗句中得到体现?

Random Image

夏季丰收的喜悦,在以下诗句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1. 白居易《观刈麦》

    • 诗句: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 体现:诗人描绘了夏日麦收时节的繁忙景象。夜晚南风起,小麦成熟变黄,覆盖了田垄。农民们不顾酷热,争分夺秒地抢收小麦,体现了劳动的艰辛和对丰收的渴望。
  2. 范成大《刈麦》

    • 诗句:麦头熟颗已如珠,小厄惟忧积雨余。丐我一晴天易耳,十分终惠莫乘除!
    • 体现:诗人描绘了小麦成熟如珠,丰收在望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天气的担忧,希望晴天能持续,以便顺利收割,体现了对丰收的期盼。
  3.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体现:诗人行走在黄沙道中,闻到了稻花的香气,听到了青蛙的叫声,联想到这是丰收的预兆,心中充满了喜悦之情。
  4. 戴复古《嘉熙己亥大旱荒庚子夏麦熟》

    • 诗句:积雨喜新霁,山禽亦好音。白云开旷野,红日照高林。歉岁地惜宝,惠民天用心。君看大麦熟,颗颗是黄金。
    • 体现:诗人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白云散开,红日高照,大麦成熟,颗粒饱满,如同黄金一般。诗人对丰收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5. 郑獬《收麦》

    • 诗句:小麦深如人,澶漫不见地。一苞十馀茎,一茎五六穗。实粒大且坚,较岁增三倍。芟获载满车,累累犊衔尾。
    • 体现:诗人描绘了小麦丰收的壮观景象。小麦长得深如人高,一苞有十多茎,一茎有五六穗,颗粒饱满且坚硬。收割后的小麦载满车辆,连牛犊都衔着麦穗,体现了丰收的喜悦和满足。
  6. 苏轼《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

    • 诗句: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
    • 体现:诗人对今年二麦丰收感到惭愧(可能是自谦之词),描绘了麦田如细浪般在晴空中舞动的景象,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7. 杨万里《过平望三首》其一

    • 诗句:小麦田田种,垂杨岸岸栽。风从平望住,雨傍下塘来。
    • 体现:诗人描绘了小麦田田、垂杨岸岸的田园风光,以及风雨适时的景象,暗示了丰收的希望。
  8. 陆游《初夏闲居》

    • 诗句:蚕收户户缫丝白,麦熟村村捣麦香。
    • 体现:诗人描绘了初夏时节,蚕茧丰收,家家户户忙着缫丝;麦子成熟,村村传来捣麦的香气,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这些诗句都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夏季丰收的景象,展现了农民们辛勤劳作后获得丰收的喜悦和满足。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28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28日

相关推荐

  • 眷思量出自哪首诗?

    眷思量出自哪首诗? “眷思量”的出处 “眷思量”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古诗,而是源自现代古风动画《眷思量》的原创标题。该动画由赵禹晴执导,以独特的东方美学和玄幻题材受到广泛关注。不过,“眷思量”三字符合古典诗词的意境,其灵感可能借鉴了古诗词中常见的“眷恋”“思量”等意象。例如: — 古诗词中的类似表达 1. 李清照《一剪梅》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

    2025年6月28日
    630
  • 男变女的奇幻,在哪些诗句中被讲述?

    在古代诗词中,关于性别变化的奇幻题材并不常见,但一些诗句中却通过奇妙的幻想和故事情节间接表现了性别、身份或外貌的转变。这类奇幻与神话般的题材,往往融入了对命运、缘分、爱情的思考,具有浓厚的诗意和象征意义。以下是一些可能间接或直接涉及性别变换或身份转换的诗句: “朝霞不出门,晚霞空见水。”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尽管这句诗直接没有描述性别的转换,但通过李…

    2024年12月27日
    2660
  • 李清照婉约的诗句,如何体现其词风?

    李清照被誉为“婉约之宗”,她的婉约词风在宋代词坛独树一帜。她的诗句通过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女性特有的柔情与哀愁,体现了其独特的婉约词风。以下是一些李清照婉约诗句的赏析,以及它们如何体现其词风: 细腻的情感描绘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句: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体现:这首词通…

    2024年12月19日
    2040
  • 《水调歌头》这首古诗词有哪些不同版本?

    《水调歌头》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经典词作,创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上。全词以月起兴,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和想象,表达了对弟弟苏辙的思念和对人间的热爱。关于《水调歌头》的不同版本,实际上,这首词在流传过程中并未产生显著的异文或不同版本,其内容和形式在历代文献中均保持相对稳定。 不过,从传播和接受的角度来看,这首词可能存在…

    2024年12月9日
    2230
  • 历史上最烂的诗有哪些诗?反面教材中的诗歌审美启示

    历史上最烂的诗有哪些?反面教材中的诗歌审美启示 一、引言:何为“烂诗”? 诗歌作为文学艺术的精粹,其审美标准具有主观性,但公认的“烂诗”往往具备以下特征:– 语言粗糙:缺乏韵律、用词生硬– 内容空洞:无思想深度或情感共鸣– 逻辑混乱:意象拼凑、不知所云通过分析历史上著名的“烂诗”案例,我们可以提炼出诗歌创作的禁忌,并为当代…

    2025年6月1日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