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丰收的喜悦,在哪些诗句中得到体现?

Random Image

夏季丰收的喜悦,在以下诗句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1. 白居易《观刈麦》

    • 诗句: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 体现:诗人描绘了夏日麦收时节的繁忙景象。夜晚南风起,小麦成熟变黄,覆盖了田垄。农民们不顾酷热,争分夺秒地抢收小麦,体现了劳动的艰辛和对丰收的渴望。
  2. 范成大《刈麦》

    • 诗句:麦头熟颗已如珠,小厄惟忧积雨余。丐我一晴天易耳,十分终惠莫乘除!
    • 体现:诗人描绘了小麦成熟如珠,丰收在望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天气的担忧,希望晴天能持续,以便顺利收割,体现了对丰收的期盼。
  3.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体现:诗人行走在黄沙道中,闻到了稻花的香气,听到了青蛙的叫声,联想到这是丰收的预兆,心中充满了喜悦之情。
  4. 戴复古《嘉熙己亥大旱荒庚子夏麦熟》

    • 诗句:积雨喜新霁,山禽亦好音。白云开旷野,红日照高林。歉岁地惜宝,惠民天用心。君看大麦熟,颗颗是黄金。
    • 体现:诗人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白云散开,红日高照,大麦成熟,颗粒饱满,如同黄金一般。诗人对丰收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5. 郑獬《收麦》

    • 诗句:小麦深如人,澶漫不见地。一苞十馀茎,一茎五六穗。实粒大且坚,较岁增三倍。芟获载满车,累累犊衔尾。
    • 体现:诗人描绘了小麦丰收的壮观景象。小麦长得深如人高,一苞有十多茎,一茎有五六穗,颗粒饱满且坚硬。收割后的小麦载满车辆,连牛犊都衔着麦穗,体现了丰收的喜悦和满足。
  6. 苏轼《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

    • 诗句: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
    • 体现:诗人对今年二麦丰收感到惭愧(可能是自谦之词),描绘了麦田如细浪般在晴空中舞动的景象,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7. 杨万里《过平望三首》其一

    • 诗句:小麦田田种,垂杨岸岸栽。风从平望住,雨傍下塘来。
    • 体现:诗人描绘了小麦田田、垂杨岸岸的田园风光,以及风雨适时的景象,暗示了丰收的希望。
  8. 陆游《初夏闲居》

    • 诗句:蚕收户户缫丝白,麦熟村村捣麦香。
    • 体现:诗人描绘了初夏时节,蚕茧丰收,家家户户忙着缫丝;麦子成熟,村村传来捣麦的香气,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这些诗句都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夏季丰收的景象,展现了农民们辛勤劳作后获得丰收的喜悦和满足。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28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28日

相关推荐

  • 宋朝词人作品有哪些诗?词体诗化的历史轨迹

    宋朝词人作品中的诗化现象与词体演变的历史轨迹 一、宋词与诗的界限模糊化 宋代词人在创作中常将诗的语言、题材、意境融入词体,形成“以诗为词”的创作倾向。这一现象的代表人物包括:– 苏轼:明确提出“词为诗裔”,其《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诗化的哲思拓展词境,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兼具诗的理性与词的抒情。–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

    2天前
    60
  • 诗歌类型大全:文学体裁分类与代表作品

    诗歌类型大全:文学体裁分类与代表作品 诗歌作为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历经数千年发展形成了丰富的类型体系。本文系统梳理诗歌的主要分类、体裁特征及代表作品,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专业参考。 — # 一、按形式分类 ## 1. 格律诗 严格遵循音韵、平仄、对仗规则的诗歌形式,常见于古典文学。– 中国律诗: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2025年4月18日
    220
  • 对联的诗句有哪些巧妙构思?

    对联的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巧妙构思,以下是一些具体例子: 一、嵌字与谐音 嵌字联:如“荐汾阳再造唐家,并无尺土酬功,只落得采石青山,供当日神仙笑傲;喜妃子能谗学士,不是七言感怨,怎脱去名缰利锁,让先生诗酒逍遥”。这副对联巧妙地将李白的事迹和名字嵌入其中,上联提到李白举荐郭子仪,下联则提到李白为杨贵妃写诗,既歌颂了李白的才华,又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谐音联:如“杏…

    2024年10月3日
    960
  • 有哪些诗和思乡有关?羁旅诗中的乡愁密码

    羁旅诗中的乡愁密码:诗与思乡的千年对话 一、思乡诗的文化基因 乡愁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永恒主题,尤以羁旅诗为典型。古代文人或因仕宦、战乱、游学远离故土,将孤独与思念凝练成诗句,形成独特的情感密码。 核心特征:– 时空阻隔(”独在异乡为异客”)– 物象触发(明月、雁、杜鹃等意象)– 今昔对比(&#8221…

    2天前
    90
  •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如何保持谦逊心态?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句话提醒我们,无论我们多么优秀或成就多高,总有人在某些方面比我们更出色,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总有我们未曾触及或超越的领域。保持谦逊心态,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修养。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我们保持谦逊心态: 认识自己的局限性: 承认自己在知识、技能、经验等方面都有不足。 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没有人是完美的。 持续学习与成长: 保…

    2025年1月10日
    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