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农忙的诗句怎样描绘勤劳?

六月农忙的诗句常常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出农民在炎炎夏日中辛勤劳作的场景,以下是一些描绘六月农忙中农民勤劳的诗句:

  1.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 解析:这句诗直接点明了农家生活的忙碌,特别是在五月(农历五月,相当于公历六月左右),农民们更加忙碌。它概括了农民一年到头少有闲暇,尤其在农忙季节,更是加倍辛劳。
  2.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 解析:这句诗描绘了夏夜南风起,小麦成熟的景象。小麦覆盖着田垄,一片金黄,预示着丰收的喜悦。同时,也暗示了农民们即将迎来紧张的收割季节。
  3.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 解析: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农忙时节的家庭场景。妇女和儿童都参与到农忙中来,她们提着食物和茶水,送到田间地头。丁壮男子则在南冈上辛勤劳作,全家人齐心协力,共同为丰收而努力。
  4.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 解析:这句诗细腻地刻画了农民在烈日下劳作的艰辛。双脚被暑气熏蒸,脊背被烈日烤灼,但他们却浑然不觉炎热,只珍惜这夏日的漫长时光,希望能多做一些农活。
  5.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解析:这句诗描绘了农民白天耕作、晚上绩麻的勤劳生活。村庄里的儿女们各自承担家庭责任,展现出一种勤劳、自立的精神风貌。
  6. 田家一雨插秧时,成把担禾水拍泥。

    • 解析:这句诗描绘了农民在雨后插秧的忙碌场景。他们成把地担着禾苗,在泥泞的水田中劳作,展现了农民不畏艰辛、勤劳耕作的品质。
  7.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 解析:这句诗以家庭为单位,描绘了农民在六月农忙时的辛勤劳动。父亲在平原上耕作,儿子在山下开荒,虽然六月的稻谷还未抽穗,但官家已经修好了仓库,准备收粮。这既展现了农民的勤劳,也暗示了封建社会的剥削与压迫。
  8.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 解析:这句诗以广阔的视野描绘了新晴后的原野景象,进而转到农忙时节。田野间一片空旷,没有尘埃污垢,村庄的门户临近渡头,村边的绿树连接着溪口。白水明亮地照耀着田野,碧峰从山后露出。在这个农忙的季节里,没有闲人,家家户户都在田地里辛勤劳动。

这些诗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农民在六月农忙时的勤劳与艰辛。它们不仅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还传达了对农民勤劳品质的赞美和同情。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30日 下午11:03
下一篇 2024年12月30日 下午11:05

相关推荐

  • 春天的古诗有哪些

    春天的古诗众多,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它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情感: 《春夜喜雨》(唐·杜甫) 内容:“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简介:此诗描绘了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和欣赏。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内容:“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2024年9月14日
    2490
  • 中秋思月的诗有哪些?从唐宋到明清的明月情思全解析

    中秋思月的诗有哪些?从唐宋到明清的明月情思全解析 一、唐宋时期:明月诗的巅峰时代 唐宋是中秋咏月诗的黄金时期,诗人常借月抒怀,表达思乡、怀人、哲思等情感。 1. 唐代:浪漫与豪放并存 –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此诗以朴素语言勾勒游子望月思乡之情,成为千古绝唱。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2025年6月4日
    900
  • 范仲淹最有名的是哪首诗?

    范仲淹最有名的是哪首诗? 一、范仲淹的文学地位 范仲淹(989-1052年)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其文学成就与政治贡献并重。他的作品以忧国忧民和豪放悲壮的风格著称,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最具代表性的诗作 范仲淹最有名的诗当属《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重点分析: 1. 主题…

    2025年7月1日
    850
  • 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提及宋词时,有哪些精辟的见解?

    好的,遵照您的要求,以下是关于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论及宋词的精辟见解的专业文章。 — 钱钟书《宋诗选注》中的宋词见解管窥 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虽以“宋诗”为名,但其序言和具体诗人的评注中,时常旁逸斜出,涉及对宋词的深刻评论。这些见解并非系统的词学论述,却如吉光片羽,以其一贯的渊博、犀利与睿智,为我们理解宋词提供了独特而精辟的视角。 # …

    2025年11月4日
    210
  • 晏殊《山亭柳·赠歌者》的“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如何寄托身世之感?

    晏殊《山亭柳·赠歌者》中“若有知音见采”的身世寄托探析 一、词作背景与核心意象解析 晏殊的《山亭柳·赠歌者》创作于其晚年贬官时期,表面写歌女境遇,实则暗含自身宦海浮沉的感慨。“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作为全词点睛之笔,通过“阳春白雪”这一高雅意象,既表明艺术追求,又暗喻政治理想。歌者等待知音赏识的状态,与晏殊寻求明君重用的心境形成双重映射。 二、身世寄…

    2025年11月2日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