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怎么读?成语发音及意思全解析!

Random Image

退避三舍怎么读?成语发音及意思全解析!

一、成语发音

退避三舍的拼音为:tuì bì sān shè。其中,“舍”在这里读作“shè”,而不是常见的“shě”。这个发音是古代汉语中的用法,表示距离单位。

二、成语意思

退避三舍原指古代战争中,一方主动退让九十里(一舍为三十里),以示谦让或避免冲突。后来,这个成语引申为在冲突或竞争中主动退让,避免正面交锋

三、成语出处

退避三舍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故事讲述了晋国公子重耳(后来的晋文公)在流亡期间,受到楚国的礼遇。楚王问他:“如果你回到晋国,将如何报答我?”重耳回答:“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意思是,如果将来晋楚两国在中原交战,晋军将主动退让三舍(九十里),以示对楚王的感激。

四、实际案例

案例一:商业竞争中的退避三舍

在商业竞争中,退避三舍的策略常常被用来避免恶性竞争。例如,某家新兴的科技公司在进入市场时,发现市场上已经有一家巨头公司占据了主导地位。为了避免直接冲突,这家新兴公司选择了退避三舍,暂时避开巨头的核心业务领域,转而专注于细分市场。通过这种方式,新兴公司不仅避免了与巨头的正面交锋,还在细分市场中逐渐站稳了脚跟。

案例二:国际关系中的退避三舍

在国际关系中,退避三舍的策略也经常被使用。例如,某国在与邻国的领土争端中,为了避免冲突升级,选择了退避三舍,主动撤出争议地区,并通过外交途径寻求和平解决方案。这种策略不仅避免了战争的爆发,还为两国关系的改善创造了条件。

五、总结

退避三舍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成语,更是一种智慧和策略的体现。无论是在商业竞争还是国际关系中,主动退让往往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为长远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理解并运用这一成语,可以帮助我们在复杂的环境中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重点内容
退避三舍的拼音为tuì bì sān shè
– 成语原意为主动退让九十里,引申为避免正面冲突
– 实际案例展示了退避三舍在商业和国际关系中的应用。

(0)
上一篇 2025年3月1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6日

相关推荐

  • 操心怎么读?这个词组发音有何技巧?

    操心怎么读?这个词组发音有何技巧? 一、发音解析 “操心”的正确拼音为:cāo xīn– “操”:第一声(阴平),发音时声调平稳高亢,类似”高”的声调– “心”:第一声(阴平),注意舌尖抵住下齿龈,鼻腔共鸣轻微 常见错误:1. 将&#822…

    2025年4月5日
    230
  • 恍若怎么读?这个词语你读对了吗?

    恍若怎么读?这个词语你读对了吗? 一、“恍若”的正确读音 “恍若”的正确读音是 huǎng ruò,其中:– “恍”读第三声(huǎng),意为“仿佛、好像”。– “若”读第四声(ruò),意为“如同、相似”。 常见错误:许多人误读为“huǎng rě”或“huǎng luò”,这是不规范的发音。 — 二、词语释义与用法 …

    2025年3月29日
    450
  • 茜怎么读音?这个词有什么含义?

    茜怎么读音?这个词有什么含义? # 一、茜的读音 “茜”是一个多音字,在现代汉语中有两种常见读音:1. qiàn(第四声):** 这是最常用的读音,多用于指代植物或颜色。2. xī(第一声): 古音或方言中偶尔出现,现代较少使用。 示例:– “茜草”(qiàn cǎo):一种可作染料的植物。– “茜纱”(qiàn shā):指用茜草染…

    2025年4月3日
    210
  • 天时地利人和,这句话的完整出处你知道吗?

    天时地利人和:这句话的完整出处你知道吗? 引言 “天时地利人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句广为人知的谚语,常用于形容成功所需的三大要素。然而,许多人并不清楚这句话的完整出处及其背后的深层含义。本文将深入探讨这句话的来源、含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一、天时地利人和的出处 “天时地利人和”最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原文如下: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2025年3月23日
    270
  • 邮戳怎么读?邮政术语发音教学!

    邮戳怎么读?邮政术语发音教学! 在日常的邮政服务中,邮戳是一个常见的术语,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它的正确发音可能并不清晰。本文将详细介绍邮戳的发音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1. 邮戳的基本概念 邮戳是邮政部门在邮件上盖印的标记,用于记录邮件的寄发日期、地点等信息。它不仅是邮件处理的重要环节,也是集邮爱好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2. 邮戳的发音 …

    2025年3月22日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