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攘怎么读?形容词发音指南!

Random Image

攘攘怎么读?形容词发音指南!

在汉语中,形容词“攘攘”是一个较为常见的词汇,但许多人对它的发音和用法感到困惑。本文将详细解析“攘攘”的发音、含义以及实际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词汇。

一、攘攘的发音

“攘攘”的拼音为 rǎng rǎng,其中“攘”字的声调为第三声。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攘”字在单独使用时可以读作第二声(ráng),但在“攘攘”这个叠词中,通常读作第三声。

发音要点:

攘(rǎng):第三声,发音时声调先降后升,类似于“让”字的声调。
攘攘(rǎng rǎng):两个“攘”字连读,声调保持一致。

二、攘攘的含义

“攘攘”是一个形容词,通常用来形容人群拥挤、喧闹的场景。它传达了一种热闹、繁忙的氛围,常用于描述集市、街道等人流密集的地方。

例句:

集市上人声鼎沸,攘攘熙熙,好不热闹。
节日的街头攘攘攘攘,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三、实际案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攘攘”的用法,以下是一些实际案例:

案例一:描述节日场景

在春节期间的庙会上,人们摩肩接踵,攘攘攘攘,各种小吃摊、游戏摊前都挤满了人。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大人们则忙着选购年货,整个庙会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案例二:描述交通状况

下班高峰期的地铁站,人流攘攘攘攘,乘客们匆匆忙忙地进出站台。站台上挤满了等待列车的人群,车厢内更是人满为患,大家都希望能尽快回家。

案例三:描述市场环境

周末的农贸市场,攘攘攘攘,摊贩们吆喝着招揽顾客,顾客们则在摊位前挑选新鲜的蔬菜水果。市场里充满了讨价还价的声音,热闹非凡。

四、总结

“攘攘”是一个生动形象的形容词,用于描述人群拥挤、喧闹的场景。通过掌握其正确的发音和用法,读者可以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更加准确地运用这一词汇,丰富语言表达。

重点内容
攘攘的拼音为 rǎng rǎng,声调为第三声。
攘攘常用于描述人群拥挤、喧闹的场景。
实际案例包括节日场景、交通状况和市场环境。

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攘攘”这一形容词,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2日

相关推荐

  • 笃读音是什么?这个字怎么解释?

    笃读音是什么?这个字怎么解释? 一、“笃”字的读音 “笃”的普通话拼音为 dǔ,属于第三声(上声)。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标注为“dǔ”,发音时需注意声调下降后略微上扬的特点。常见错误读音:因字形与“马”“竹”相关,易误读为“zhú”或“mǎ”,需特别注意。 — 二、“笃”字的基本解释 1. 本义与字形演变 – 本义:原指竹制马鞭,后引…

    2025年4月6日
    1280
  • “苜蓿菜”该怎么读?

    苜蓿菜的正确读音解析 什么是苜蓿菜? 苜蓿菜(学名:Medicago sativa L.)是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既是优质牧草,也是常见的食用野菜。在我国北方地区常被称为”金花菜“,江浙沪一带则多称作”草头“。 正确读音解析 重点内容:苜蓿的标准普通话读音为 mù xu(拼音标注),其中:– &…

    2025年4月10日
    1690
  • 吕氏春秋中有哪些经典成语?你能列出几个吗?

    《吕氏春秋》中的经典成语解析 # 一、《吕氏春秋》简介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国丞相吕不韦召集门客编撰的一部重要典籍,成书于公元前239年左右。作为杂家代表作,它融合了儒、道、墨、法、兵等各家思想,被誉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的百科全书式著作。书中不仅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还孕育了大量流传千古的成语。 # 二、经典成语列举与解析 # …

    2025年3月26日
    1960
  • 谏逐客书怎么读?历史文献发音全掌握!

    谏逐客书怎么读?历史文献发音全掌握! 引言 《谏逐客书》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一篇政论文章,由秦朝丞相李斯所著。这篇文章不仅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也在文学和语言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对于现代读者来说,如何正确阅读和理解这篇古文,尤其是其发音,是一个挑战。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谏逐客书》的阅读方法,并提供实际案例,帮助您全面掌握历史文献的发音。 一、了解《谏…

    2025年3月16日
    1400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哪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处与深意 引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中国古代经典中的一句名言,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本文将探讨这句话的出处、含义,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出处 这句话出自《周易》,具体在《周易·乾卦》的象辞中。《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经典,被誉为“群经之首”,其内容涵盖了哲学、伦理、政治等多个领域。乾卦是《周易…

    2025年3月23日
    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