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远”一词出自诗经的哪一句?

Random Image

“思远”一词出自《诗经》的哪一句?

一、“思远”的出处考据

“思远”一词源自《诗经·国风·邶风·泉水》中的名句: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其中,“远父母兄弟”一句虽未直接出现“思远”二字,但后世文人常以“思远”概括诗中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成为表达怀远之思的经典意象。

二、《泉水》篇的文学解析

1. 主题:诗歌描写卫国女子远嫁他国后对故土的深切怀念,通过泉水奔流的意象隐喻绵长的思念
2. 关键词
“靡日不思”:强调无时无刻的牵挂,为“思远”情感的核心。
“远父母兄弟”:直接点明思念的对象与距离感。

案例:清代学者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评注此诗:“思远之作,哀而不伤”,印证了“思远”作为情感范畴的经典性。

三、“思远”在后世的化用

1. 文学创作
– 唐代杜甫《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与《泉水》的“思远”情感一脉相承。
2. 实际应用
企业命名:如“思远科技”取意“立足当下,展望远方”,体现《诗经》文化的现代转化。
品牌标语:某文旅项目以“思远怀古,心归自然”宣传,借典传递人文情怀。

四、结论

“思远”虽非《诗经》原文的直接词汇,但其精神内核源于《泉水》篇对距离与思念的深刻刻画。这一提炼既体现了古典文本的开放性,也展现了中华文化中情感母题的延续性。

重点提示:理解“思远”需结合原诗语境,而非仅拘泥于字面出处。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相关推荐

  • 乙醛怎么读?有机化合物名称发音详解!

    乙醛怎么读?有机化合物名称发音详解! 在化学领域,有机化合物的名称往往复杂且难以发音。掌握这些名称的正确发音不仅有助于学术交流,还能提升专业形象。本文将以乙醛为例,详细解析有机化合物名称的发音规则,并提供实际案例帮助理解。 1. 乙醛的发音 乙醛的拼音为 yǐ quán,其中:– 乙:读作 yǐ,第三声。– 醛:读作 quán,第二声…

    2025年3月9日
    1460
  • 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句话出自哪里?你知道吗?

    三千越甲可吞吴:典故溯源与历史启示 一、典故出处考证 “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句脍炙人口的典故,实际出自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编纂的《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三回。原文描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时,谋臣文种提出的战略构想:”臣闻‘三千越甲可吞吴’,今大王简练精兵,可得三千人乎?”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这句话…

    2025年3月26日
    1350
  • 虢都遗恨怎么读?历史事件名称发音解析!

    虢都遗恨怎么读?历史事件名称发音解析! 引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事件和地名因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发音而备受关注。虢都遗恨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名称,其发音和背后的故事常常引发讨论。本文将详细解析虢都遗恨的发音,并探讨其历史背景。 虢都遗恨的发音 虢的发音 虢字的拼音为 guó,声调为第二声。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在古代文献中频繁出现,通常指代古代的虢国。 …

    2025年3月22日
    1850
  • 小红帽的故事出自哪本童话?

    小红帽的故事出自哪本童话? 引言 小红帽是一个广为人知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去祖母家的路上遇到大灰狼的经历。这个故事不仅在欧洲广为流传,也在全球范围内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小红帽的故事究竟出自哪本童话呢? 小红帽的起源 小红帽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欧洲民间传说。然而,最为人所熟知的版本是由法国作家夏尔·佩罗(Charles Perrault)…

    2025年3月23日
    1670
  • 蕴怎么读音?它代表什么意思?

    蕴怎么读音?它代表什么意思? 一、“蕴”的读音 “蕴”的拼音是 yùn,属于第四声(去声)。– 常见错误:有人误读为“wēn”或“yūn”,需注意纠正。– 示例:在词语“蕴含”中,正确发音为 yùn hán。 二、“蕴”的含义 1. 基本释义 “蕴”本义指积聚、包含,引申为深藏的内在内容或哲理。– 重点内容:在《说文解字》…

    2025年4月3日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