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洗清秋,这句话出自哪里?

Random Image

一番洗清秋:出处与文学赏析

一、诗句出处

“一番洗清秋”出自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这首词是柳永羁旅行役词的代表作,创作于作者宦游江南时期,通过对秋景的描绘抒发了思乡怀人的情感。

全词原文:
>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二、词句解析

1. 字面意义

“一番洗清秋”中:
“一番”:一次,一阵
“洗”:洗涤,此处为拟人化手法
“清秋”:明净爽朗的秋天

整句描绘暮雨洗涤后秋空明净的景象,一个”洗”字将秋雨拟人化,赋予自然现象以生命活力。

2. 艺术特色

动态描写:通过”洒””洗”等动词展现雨势
视听结合:”潇潇”状雨声,”清秋”绘视觉
时空转换:由广角(江天)到特写(楼头)

三、经典案例

案例1:文学评论中的应用

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特别指出:”‘渐霜风凄紧’三句,气象宏阔,笔力遒劲,在屯田(柳永)集中仅见。“其中”一番洗清秋”作为起句,为后续的壮阔意境奠定基础。

案例2:现代创作借鉴

当代作家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化用此句:
> “敦煌的夜雨,一番番洗着千年的壁画,就像柳永笔下的’一番洗清秋’,只是这里洗涤的是时间本身。”

这个改编既保留了原句的意境,又赋予新的文化内涵。

四、文学史地位

1. 开创性价值
– 突破晚唐五代词局限
– 将羁旅题材提升到新高度

2. 影响后世
– 苏轼曾赞赏此词”不减唐人高处”
– 成为后世”秋词”创作范式

3. 语言创新
“洗”字的创造性使用
– 双声叠韵词”潇潇””苒苒”的运用

五、延伸阅读建议

1. 比较阅读:
–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
– 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2. 研究文献:
– 《柳永词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 《宋词鉴赏辞典》相关条目

重点提示:理解这句词需注意柳永”以赋为词”的创作特点,以及宋代文人”悲秋”传统的时代背景。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相关推荐

  • 鞘怎么读音?它是什么意思?

    鞘怎么读音?它是什么意思? # 一、鞘的读音 “鞘”是一个多音字,根据不同的语境和含义,有两种读音:1. qiào(第四声):最常见读音,指刀剑、弓箭等的外套或保护套。 *示例:刀鞘(dāo qiào)、剑鞘(jiàn qiào)*2. shāo(第一声):较少用,指鞭子末端的细长部分或某些植物的包裹结构。 *示例:鞭鞘(biān shāo)、叶鞘(yè s…

    2025年4月6日
    1410
  • 相由心生,这句话你怎么理解?出自哪里?

    相由心生:心理学与哲学的深度解读 1. 概念溯源与出处考证 “相由心生”这一表述最早可追溯至佛教经典《无常经》,其中明确记载:”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唐代裴休在《圆觉经序》中也提到:”发菩提心者,即是相由心生“。 在西方心理学领域,类似概念可见于查尔斯·达尔文的《人类和动物的表情》(18…

    2025年3月26日
    1830
  • 呢呢喃喃怎么读?拟声词发音指南!

    呢呢喃喃怎么读?拟声词发音指南! 什么是拟声词? 拟声词是模仿自然声音的词汇,常用于文学作品、日常对话中,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呢呢喃喃”就是典型的拟声词,常用来形容低声细语、连续不断的说话声。 “呢呢喃喃”的正确发音 拼音:ní ní nán nán– “呢”:第二声(阳平…

    2025年4月2日
    2030
  • 婧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

    婧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 # 一、“婧”的读音 “婧”的拼音为 jìng,是第四声(去声)。在《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中均标注为 jìng,与“静”“镜”同音。*常见错误读音*:有人误读为“jīng”或“qīng”,需注意纠正。 — # 二、“婧”的含义 ## 1. 基本释义 根据《说文解字》:– “婧”指女子有才能,如“婧,才…

    2025年4月3日
    4120
  • tighter怎么读?英语形容词比较级发音全掌握!

    Tighter怎么读?英语形容词比较级发音全掌握! 在英语学习中,形容词的比较级是一个重要的语法点,而发音更是其中的关键。本文将详细讲解“tighter”的发音规则,并帮助你全面掌握英语形容词比较级的发音技巧。 — 1. Tighter的发音解析 “Tighter”是形容词“tight”(紧的)的比较级形式,表示“更紧的”。它的发音为:/ˈtaɪ…

    2025年3月13日
    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