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出自哪里?你知道吗?

Random Image

民以食为天:溯源与当代意义

一、“民以食为天”的出处

“民以食为天”是中国古代强调粮食重要性的经典论述,其最早可追溯至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原文记载了谋士郦食其(lì yì jī)劝谏刘邦时所言:
>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此处明确将粮食视为民众生存与国家稳定的根本。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思想在更早的《汉书·食货志》中亦有体现,但《史记》的表述更为直接,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源头。

二、历史背景与思想内涵

1. 农业社会的根基:古代中国以农耕文明为主,粮食产量直接决定政权兴衰。例如,隋朝建立“义仓”制度储备粮食,成为稳定社会的关键措施。
2. 儒家思想的延伸:孟子提出“黎民不饥不寒”是仁政的基础,与“食为天”理念一脉相承。

三、现代社会的实际案例

案例1:中国粮食安全战略

杂交水稻技术: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使亩产提高20%以上,直接保障了数亿人的口粮安全。
“菜篮子”工程:1988年启动的这项政策通过规模化生产,解决了城市居民副食品供应问题。

案例2:全球粮食危机警示

2022年俄乌冲突导致小麦出口受限,全球粮价上涨23%,再次验证“食为天”的普世价值。非洲部分国家因依赖进口粮食陷入社会动荡,凸显粮食自主的重要性。

四、当代启示

1. 科技创新:通过生物技术、智慧农业提升产量(如荷兰垂直农场单位产量达传统农田10倍)。
2. 政策保障:中国划定18亿亩耕地红线,立法禁止“非农化”开发。

结语:从《史记》的朴素智慧到现代粮食安全体系,“食为天”始终是文明存续的底层逻辑。在气候变化与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下,这一古训更具现实意义。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相关推荐

  • 塞车的读音是什么?掌握这个交通现象的发音技巧!

    塞车的读音是什么?掌握这个交通现象的发音技巧! 一、“塞车”的正确读音 “塞车”的普通话标准读音为“sāi chē”,其中:– “塞”:读第一声(sāi),意为“堵塞”。– “车”:读第一声(chē),指交通工具。 常见错误:– 误读为“sè chē”(“塞”读第四声):因“塞”是多音字,在“堵塞”义项中应读第一声。&#8…

    2025年4月6日
    2510
  • 智利怎么读?国家名称发音教学!

    智利怎么读?国家名称发音教学! 1. 智利的正确发音 智利(Chile)是南美洲的一个国家,其名称的发音对于非西班牙语母语者来说可能有些复杂。正确的发音是 [ˈtʃi.le],其中: – “Chi” 发音类似于英语中的 “chee”,但要注意 “ch” 是清音,类似于中文的 “吃”。– “le” 发音类似于英语中的 “lay”,但更短…

    2025年3月22日
    1230
  • “黑塞”这个名字怎么读?

    “黑塞”这个名字的读法,根据德语的发音规律,通常读作 hēi sāi。以下是对这个名字发音的详细解释: 发音解析 黑(hēi): 发音时,声带振动,口腔半开,舌位较低,气流不受阻碍地通过口腔,发出清晰的元音音素/eɪ/。在中文里,这个音类似于“黑”字的发音,但注意保持元音的饱满度。 塞(sāi): 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齿背,舌面前部贴近上齿龈,形成狭窄的通道,…

    2025年2月8日
    2000
  • 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讲的是什么?出自哪部典籍?

    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解析 故事概述 两小儿辩日是中国古代一则著名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两个小孩争论太阳在不同时间距离地球远近的问题。故事生动展现了古代儿童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体现了知识局限性的问题。 故事内容 两个小孩在争论:– 一个认为早晨太阳大如车盖,中午小如盘盂,因此早晨近、中午远– 另一个认为早晨凉快,中午炎热,因此早晨远、…

    2025年3月26日
    1370
  • Ably怎么读?副词发音及意义解析!

    Ably怎么读?副词发音及意义解析! 1. Ably的发音 Ably 是一个英语副词,发音为 /ˈeɪbli/。具体发音分解如下:– A 发音类似于字母 “A” 的发音,即 /eɪ/。– bly 发音为 /bli/,类似于单词 “blee” 的发音。 示例发音:– 你可以通过…

    2025年3月19日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