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胀冷缩怎么读?物理现象发音指南!

Random Image

热胀冷缩怎么读?物理现象发音指南!

1. 热胀冷缩的正确发音

热胀冷缩的拼音为:rè zhàng lěng suō
热(rè):第四声,发音短促有力
胀(zhàng):第四声,注意“zh”是翘舌音
冷(lěng):第三声,发音时声调先降后升
缩(suō):第一声,平调

常见错误
– 误读为“rè zhāng lěng suō”(“胀”读成第一声)
– 误读为“rè zhàng lèng suō”(“冷”读成第四声)

2. 热胀冷缩的物理原理

热胀冷缩是指物体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温度降低时体积收缩的现象。其本质是分子热运动的变化:
温度升高:分子动能增加,间距变大,导致体积膨胀。
温度降低:分子动能减小,间距缩小,导致体积收缩。

重点公式
线性膨胀公式:ΔL = α·L₀·ΔT
– ΔL:长度变化量
– α:线膨胀系数
– L₀:初始长度
– ΔT:温度变化量

3. 实际案例与应用

案例1:铁轨间隙

现象:铁路铁轨之间会预留缝隙。
原因:夏季高温时铁轨膨胀,若无缝隙会导致变形甚至断裂。

案例2:玻璃瓶盖难打开

现象:玻璃瓶盖受热后更容易拧开。
原因:金属瓶盖受热膨胀,与玻璃瓶口的摩擦力减小。

案例3:桥梁伸缩缝

现象:大桥两端设有伸缩缝。
原因:避免因四季温差导致桥梁结构热胀冷缩产生应力破坏。

4. 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1. 并非所有物质都符合热胀冷缩
– 水在4℃以下反常膨胀(冷胀热缩),结冰时体积增大。
2. 不同材料膨胀系数不同
– 金属(如铝)膨胀系数较高,陶瓷较低。

5. 总结

掌握热胀冷缩的正确发音(rè zhàng lěng suō)和原理,能帮助理解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从铁轨到桥梁,这一物理规律在工程设计中至关重要!

(0)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的出处及警示意义是什么?

    多行不义必自毙:出处、警示意义及现实案例 一、出处溯源 “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左传·隐公元年》,原文记载郑庄公与其弟共叔段的政治斗争。共叔段不断扩张势力,谋臣祭仲劝郑庄公早做处置,庄公回应:”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后共叔段果然因叛乱失败而逃亡。 二、核心警示意义 1. 道德因果律强调违背道义的行为积累…

    2025年3月26日
    1440
  •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这是哪部名著的开头?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名著开头的深意 引言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这句充满情感色彩的开头,出自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这句话不仅揭示了小说的基调,也预示了故事中人物的命运和作者的情感寄托。 名著背景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通过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爱情…

    2025年3月23日
    1490
  • 垤泽门怎么读?地名或建筑名称发音教学!

    垤泽门怎么读?地名或建筑名称发音教学! 在日常生活或旅行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生僻的地名或建筑名称,比如“垤泽门”。这些名称的发音可能让人感到困惑,尤其是当它们包含不常见的汉字时。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垤泽门”的正确发音,并提供一些实际案例,帮助您更好地掌握地名或建筑名称的发音技巧。 垤泽门的正确发音 “垤泽门”由三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垤”、“泽”和“门”。以…

    2025年3月19日
    1210
  • 勰怎么读音?快来了解这个人名用字的发音!

    勰怎么读音?快来了解这个人名用字的发音! 一、勰的正确读音 “勰”的普通话拼音为 xié,声调为第二声(阳平),与“协”“谐”等字同音。该字属于生僻字,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某些人名或古籍中可能出现。 — 二、字形结构与字义解析 1. 字形构成:勰由“力”和“劦”(xié)组成,属会意字。2. 基本字义: – 《说文解字》释为“…

    2025年4月6日
    1430
  • 你能说出几个出自史记的成语?

    出自《史记》的成语及其实际案例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它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也是成语的宝库。以下是一些出自《史记》的成语及其实际案例。 1. 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形容下定决心,不留退路。这个成语源自项羽在巨鹿之战前,命令士兵打破炊具,沉没船只,以示决一死战。 实际案例:在现代商业中,许多企业…

    2025年3月23日
    1340